钟敏
-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长三角蔬菜种植区土壤有机质与氮素含量分析被引量:12
- 2011年
- 长三角是中国重要的蔬菜种植区,经营多年后土壤出现退化现象,了解该地区土壤养分状况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调查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无锡、镇江、扬州、苏州、常州5市的蔬菜大棚和露地菜地种植情况,采集土壤样品分析测定有机质与氮素含量状况。结果表明:5市蔬菜地土壤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与无机氮,而全氮含量则相对较低;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有机质与全氮均显著下降,而无机态氮则有一定的深层累积现象;蔬菜大棚要比露地积累了更多的有机质及无机氮,但无显著差异。土壤无机氮含量相对较多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今后的生产工作中应对此加以重视。
- 孙晓钟敏庄舜尧
-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氮素
- 不同种植年限雷竹林土壤有机氮的矿化被引量:4
- 2011年
- 通过采集不同种植年限的雷竹林土壤,分析土壤基本性质,进行土壤中有机氮的矿化培养试验,研究种植年限对雷竹林土壤基本性质及有机氮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大量施肥和冬季覆盖措施使雷竹林土壤氮素和有机质含量明显增加,并主要累积于0~20 cm表层。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中有机氮含量虽然也随之增加,但可矿化活性有机氮的比率却在下降,集约经营下雷竹林土壤有机质的急剧增加不利于有机氮的积累,降低了土壤的供氮能力。大量使用氮肥只是短期内提高土壤中无机氮含量,而无机氮易于损失,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需要通过合理施肥、严格控制氮肥的滥用才能有利于雷竹林的可持续经营,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 钟敏戎静庄舜尧桂仁意
- 关键词:氮素矿化有机质
- 滨海盐碱地中垄作模式对菊芋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7
- 2011年
- 菊芋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种植菊芋对改良滨海盐碱地并提高土壤固碳量有很大的潜力。为了提高菊芋在滨海盐碱地中的生物量及固碳量,采用垄作模式栽种,探讨菊芋的生长及土壤养分吸收过程,从而为更好地种植菊芋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垄作处理可显著提高菊芋产量、生物量及养分吸收量,菊芋产量可提高约15%,全株干物质量提高47%,生物固碳量提高29%。垄作模式有利于滨海盐碱地中菊芋产量提高与固碳量增加。
- 庄舜尧钟敏孙晓谢祖彬
- 关键词:菊芋垄作盐碱地
- 古水稻土有机质及有机氮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1年
- 研究古水稻土有助于了解人类活动对土壤演变及碳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在江苏昆山绰墩遗址发现的稻田群、浙江慈溪不同利用年限的水稻土,给相关研究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笔者先概述了不同利用年限水稻土中有机质组成、分布、性质以及与土壤矿物之间的关系,从土壤有机质角度比较了古今水稻土。再概述了国内外近年对土壤有机氮形态成分的研究,提出要结合上述已知古今水稻土的有机质差异,比较古今水稻土在土壤有机氮形态,可溶性有机氮和土壤氨基酸旋光度方面的差异,以初步了解水稻土历史发展中的碳氮循环。最后,对古水稻土今后的碳氮研究作了展望。
- 钟敏庄舜尧
- 关键词:古水稻土有机质有机氮
- 滨海盐碱地垄作模式对籽粒苋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为了提高籽粒苋在滨海盐碱地上的生物量,研究了垄作方式对籽粒苋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垄作方式可显著提高籽粒苋生物量32%,籽粒产量增加7%,同时增加了籽粒苋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因此,在滨海盐碱地上采用垄作方式可以促进籽粒苋生长及肥料利用率,对土壤脱盐固碳有良好作用。
- 庄舜尧钟敏孙晓谢祖彬
- 关键词:籽粒苋盐碱地垄作
- 绰墩埋藏古水稻土中木质素特征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利用CuO氧化方法分析了苏州绰墩山埋藏古水稻土中木质素分解酚酸产物及特征,以此了解长期利用条件下水稻土中木质素的来源、保存及变化。通过比较相邻埋藏土壤剖面植稻和非植稻层次中木质素源的酚酸化合物特征,探讨水稻种植对土壤木质素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埋藏古水稻土中木质素源的总酚酸含量在0.004~0.035 mg kg-1之间,显著低于现代水稻土(0.27~0.34 mg kg-1),而在埋藏土壤中,植稻与非植稻土壤层次中木质素无显著差异。埋藏古土壤中木质素源酚酸的组成(香草基类/紫丁香基类(S/V)及肉桂类/紫丁香基类(C/V)比分别为0.40~1.55、0.15~0.89),可证实此古土壤曾种植非木本被子植物;而S/V和C/V在植稻与非植稻土壤中没有显著差异,表明利用木质素特征难以区分同类(不同草本)有机质的具体来源。在埋藏古土壤中木质素碳占总有机碳比例很小,说明木质素在土壤中并非如通常所预期的容易被保存。
- 钟敏庄舜尧曹志洪
- 关键词:木质素土壤有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