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观

作品数:3 被引量:5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生物有效
  • 1篇生物有效性
  • 1篇生育
  • 1篇生育期
  • 1篇施氮
  • 1篇水稻
  • 1篇水稻生育
  • 1篇水稻生育期
  • 1篇水稻土
  • 1篇酶活
  • 1篇环境因子
  • 1篇旱地
  • 1篇胞外酶
  • 1篇胞外酶活性
  • 1篇PROFES...
  • 1篇不同生育期
  • 1篇IDLE
  • 1篇FOREST...
  • 1篇TOWN
  • 1篇COOPER...

机构

  • 3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亚...
  • 1篇湖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篇蔡观
  • 2篇葛体达
  • 2篇王久荣
  • 2篇吴金水
  • 1篇袁红朝
  • 1篇朱红梅
  • 1篇李巧云
  • 1篇祝贞科
  • 1篇胡亚军
  • 1篇王婷婷
  • 1篇汤珍珠
  • 1篇魏亮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
  • 1篇Agricu...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生物有效性的农田土壤磷素组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4
2017年
适宜的磷素分级方法是研究磷素组分特征与评价其有效性的关键.以磷素的化学与生物活化特点,采用改进的生物有效性的磷素分级方法,应用其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旱地土与水田土中磷素组分与有效磷(Olsen-P)的关系,并分析环境因子对磷组分的影响.磷素分级方法将磷素分为4个组分:(1)自由扩散或根际截留的磷(CaCl_2-P);(2)有机酸活化和无机弱结合磷(Citrate-P);(3)系列酶矿化的有机磷(Enzyme-P);(4)潜在活化的无机磷库(HCl-P).结果表明,旱地土及水田土4种磷素组分含量均表现为:HCl-P>Citrate-P>Enzyme-P>CaCl_2-P,且旱地土各磷组分均显著高于水田土.Olsen-P与各磷素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各磷素组分对有效磷都有贡献.具体表现为:在旱地土中,Olsen-P与CaCl_2-P和Enzyme-P相关性较高(R^2=0.359;R^2=0.386);在水田土中,Olsen-P与Citrate-P相关性较高(R^2=0.788),说明旱地土中有效磷主要来自土壤自由扩散的无机磷和易矿化的有机磷部分,而水田土中有效磷主要来自弱酸活化的无机磷.冗余分析结果表明,磷素组分主要受土壤pH和黏粒含量的影响,指示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可通过调节土壤pH值,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
蔡观胡亚军王婷婷袁红朝王久荣李巧云葛体达吴金水
关键词:生物有效性环境因子
水稻不同生育期根际与非根际土壤胞外酶对施氮的响应被引量:25
2017年
与稻田土壤碳氮循环(矿化、转化等)密切相关的酶活性可以反映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为明确水稻不同生育期根际与非根际土壤胞外酶对施氮的响应,采用根际袋法区分水稻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利用96微孔酶标板荧光分析法,测定其碳氮过程关键酶β-1,4-葡萄糖苷酶(BG)和β-1,4-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探讨根际效应、施氮和生育期对土壤酶活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结果表明,施氮使拔节期土壤BG酶活性相对于不施氮处理降低了7.4~13.5 nmol·(g·h)^(-1),而使成熟期BG酶活性增大了7.0~31.4 nmol·(g·h)^(-1),同时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BG酶活性也随水稻的生育期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施氮使水稻成熟期非根际土壤NAG酶活性增加了1.1倍,根际土壤降低了0.3倍.施氮和生育期显著影响土壤BG酶活性,而水稻生育期、施氮和根际效应及其交互作用均对NAG酶活性有极显著影响.RDA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主要影响水稻根际土壤胞外酶活性;而非根际土壤中酶活性的变化主要受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和铵态氮(NH_4^+-N)的影响.土壤酶活性与多种因素存在复杂关系,需要综合考虑植物生理特征、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特征,分析N添加对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魏亮汤珍珠祝贞科蔡观葛体达王久荣吴金水
关键词:水稻土水稻生育期施氮胞外酶活性
Problems in Use of Inefficient and Idle Forestland——A Case of Lutian Town被引量:1
2013年
In order to improve fragile eco-environment and develop economy in mountainous regions, problems during use of barren mountains and forestlands were explored with Lutian Town as an example through a survey of 97 farm households in the researc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arren lands in Lutian Town were exten- sive and the barren rate was as high as 48.6%. It is notable that the rate is in- creasing as farmer ages and education declines. It is proposed that forestry cooper- atives should be established and land management laws and rules can be formulated to promote mountainous area economy and forestland use.
蔡观朱红梅
关键词:AFFORESTATION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