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宇航
-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基于J2EE的林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 2009年
- 林业生产安全是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林业安全管理信息化在林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对目前国内的林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详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采用J2EE技术开发林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并将其与其它林业信息管理系统相融合,对整个"数字林业"建设将会是有益的补充。
- 苏宇航张光磊
- 关键词:林业安全林业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
- 四种藜科植物不同器官主要营养元素化学计量特征比较被引量:3
- 2023年
- 土壤营养匮乏是盐碱地植物生物量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藜科植物是盐碱地的优势类群。为了明晰盐环境中不同藜科植物主要营养元素计量特征及其与矿质土壤环境间的关系差异,本研究以呼伦贝尔4种典型藜科植物——碱蓬(Suaeda glauca)、尖头叶藜(Chenopodium acuminatum)、刺沙蓬(Salsola tragus)、雾冰藜(Bassia dasyphylla)为对象,比较4种藜科植物生境土壤因子和不同器官7种元素计量特征。结果显示:(1)碱蓬种群土壤Na含量和土壤电导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藜科植物种群,刺沙蓬种群土壤N含量最低,雾冰藜种群土壤P含量最低。(2)叶片C/N依次为碱蓬种群>刺沙蓬种群>尖头叶藜种群>雾冰藜种群,尖头叶藜种群根C/P显著高于其他3种植物。雾冰藜种群、碱蓬种群和刺沙蓬种群叶N/P>16,除尖头叶藜种群外,3种植物种群根N/P<14。(3)雾冰藜种群具有显著高的叶、茎和根K含量,刺沙蓬种群具有显著高的叶、根Ca含量,碱蓬种群具有显著高的叶、茎和根Na含量,雾冰藜种群具有显著高的叶、根Mg含量。(4)刺沙蓬种群各器官具有显著高的N富集系数和Ca富集系数,雾冰藜种群各器官具有显著高的P富集系数和K富集系数,碱蓬种群各器官具有显著高的Na富集系数。结果表明,碱蓬具有最高的N利用效率,尖头叶藜根具有最高的P利用效率,碱蓬从土壤中吸收Na能力最强,雾冰藜从土壤中吸收P和K能力最强,刺沙蓬从土壤中吸收N和Ca能力最强。
- 苏宇航宋晓倩郑晶文张衷华唐中华
- 关键词:盐碱地藜科植物营养元素
- 四种典型盐生藜科植物营养元素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 土壤营养匮乏是盐碱地植物生物量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藜科植物是盐碱地的优势类群,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本研究选择呼伦贝尔4种典型盐生藜科植物碱蓬(Suaeda glauca(Bunge)Bunge)、尖头叶藜(Chenopo...
- 苏宇航
- 关键词:盐碱地藜科植物土壤因子
- 呼伦贝尔盐生藜科植物不同器官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被引量:8
- 2022年
- 盐碱土区植物可利用营养匮乏是植物生物量限制的主要因素之一,藜科(Chenopodiaceae)植物是盐碱环境中的最大类群,其整体营养策略对盐碱地育种和农业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呼伦贝尔4种典型盐碱地藜科植物碱蓬(Suaeda glauca)、尖头叶藜(Chenopodium acuminatum)、刺沙蓬(Salsola tragus)、雾冰藜(Bassia dasyphylla)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器官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试图揭示藜科植物C、N、P计量特征共性及其与土壤因子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显示:(1)藜科植物茎、叶N/P>16,根N/P<14;各器官C、N含量显著相关,且根C含量>茎C含量>叶C含量,N含量表现为叶N含量>茎N含量>根N含量,表明N元素从根、茎到叶之间具有良好的转移效率。(2)相对于C元素和N元素,各器官内P元素含量具有最大变异系数,叶P、茎P含量与叶N、根N含量显著正相关,根P含量与叶N、根N含量显著负相关,表明N、P元素在叶和根中具有较强的协调关系。(3)RDA排序表明土壤P是影响植物叶片化学计量的主要因素,土壤K是茎化学计量变异的主要因素,土壤N是根化学计量变异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发现藜科植物通过叶N、叶P积累和N、P协调降低土壤N、P限制的影响,对于盐碱土营养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 苏宇航苏宇航郑晶文张衷华唐中华
- 关键词:盐碱地藜科植物土壤因子
- 适度紫外辐射增强对白鲜光合特性和药用活性成分的影响
- 2022年
- 次生代谢成分环境调控是药用植物优质栽培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然而,迄今为止,短期紫外光诱导对药用活性成分积累效应方面的研究仍然比较薄弱。该文以光环境敏感植物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为研究对象,探索短期不同强度(低剂量和中剂量)紫外(UV)辐射增强对其根、茎和叶中黄柏酮、梣酮、白鲜碱和柠檬苦素4种有效成分的诱导效应。结果表明:(1)无论是低剂量还是中剂量UV-A和UV-B辐射条件下,白鲜叶片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均大于0.76;PSⅡ实际光合量子产量Y(Ⅱ)、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PQ)、基于“湖泊模型”光化学淬灭系数(qL)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与对照(未经紫外辐射处理)相比均没有显著差异;低剂量与中剂量UV-B辐射均显著增加白鲜PSⅡ的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O)。(2)适度短期紫外辐射增强能够诱导白鲜药用活性成分快速积累,根中4种有效成分最高可提升51%,主要在白鲜根中积累。其中,中剂量UV-A辐射和低剂量UV-B辐射效果最明显,不仅根中黄柏酮、梣酮、白鲜碱和柠檬苦素4种活性成分明显提升,还促进茎中白鲜碱和叶中梣酮的积累。综上所述,该研究结果表明短期紫外辐射增强能有效诱导白鲜药用活性成分的积累,并通过提升白鲜PSⅡ非光化学效率来提升白鲜光强耐受性。
- 苏宇航苏宇航郑晶文曹梦张衷华唐中华
- 关键词:紫外辐射白鲜次生代谢药用成分光合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