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美霞

作品数:6 被引量:52H指数:3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玉米
  • 2篇性状
  • 2篇杂交
  • 2篇农艺
  • 2篇农艺性
  • 2篇农艺性状
  • 1篇诱处4号
  • 1篇雨水集蓄
  • 1篇玉米品种
  • 1篇育种
  • 1篇杂交群体
  • 1篇杂交组合
  • 1篇杂种
  • 1篇杂种后代
  • 1篇早熟
  • 1篇早熟玉米
  • 1篇审定
  • 1篇审定玉米品种
  • 1篇生物菌
  • 1篇生物菌肥

机构

  • 6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 1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作者

  • 6篇王美霞
  • 3篇邓妍
  • 3篇张丽光
  • 1篇杨利艳
  • 1篇杨利艳
  • 1篇任鹏
  • 1篇郭红霞
  • 1篇李贵全
  • 1篇贾亚敏
  • 1篇罗瑜
  • 1篇高运帆

传媒

  • 1篇种子
  • 1篇玉米科学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早熟玉米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被引量:23
2021年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9个玉米杂交组合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株高>生育期>倒折率>穗行>行粒>秃尖>含水量>百粒重>穗位高>倒伏率>穗长>出籽率>穗粗。在育种工作中应该注重对株高、生育期和倒折率的选择,同时要结合不同性状间相互关系的综合表现进行育种,使玉米产量有较大提升。
王美霞陈保国张之奇王创云
关键词:早熟玉米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及水肥高效利用技术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黄河流域,农业生产以雨养和旱作农业为主,发展省域有机旱作农业是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分析梳理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省域内年降水量呈逐年下降趋势、集中降水时期与作物需水临界期重合较差、水土流失和风蚀严重等诸多制约因素,提出了适用于有机旱作模式的水肥高效利用措施:从作物生理节水、农业节水、工程节水、地膜覆盖节水等方面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加强雨水集蓄、耕作保墒、增施有机肥、调亏灌溉等措施的科学合理利用,协调农田可用水、土壤水肥保蓄和供应性能,以水促肥,以肥调水,充分发挥水肥协同效应和激励机制,全面促进粮食安全、农产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贾亚敏何化春赵丽张丽光郭虹霞邓妍王美霞王创云
关键词:土壤水库雨水集蓄节水农业
生物菌肥与无机肥配施对藜麦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7
2021年
为探索适宜晋北地区推广应用的藜麦栽培管理模式,实现藜麦产量和品质提升,本试验选用当地自有品种华青1号,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以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比例为变量,设常规施肥CK(有机肥0 kg hm^(-2),尿素和磷酸二胺各450 kg hm^(-2))、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比例T1(有机肥1500 kg hm^(-2),尿素和磷酸二胺各225 kg hm^(-2))、T2(有机肥2250 kg hm^(-2),尿素和磷酸二胺各225 kg hm^(-2))、T3(有机肥3000 kg hm^(-2),尿素和磷酸二胺各225 kg hm^(-2))4个处理,分析藜麦生育进程、农艺性状的差异,揭示藜麦产量和品质同步提升的农学性状,探求藜麦高产优质适宜的有机无机配施比例。结果表明,生物菌肥与无机肥配施可增加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降低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及土壤pH,显著增加速效钾含量,且随生物菌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提高,pH降低;与常规施肥CK相比,配施生物菌肥能够缩短藜麦生育期,提高成熟期藜麦株高、茎秆直径和茎秆强度,从而降低倒伏率;增加藜麦分枝数、千粒重,提高了产量;可增加蛋白质和脂肪含量,T2处理表现明显;降低淀粉含量,以T2处理最低,但与其他两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生物菌肥与无机肥配施可提高植株对肥料的利用,随生物菌肥施用量的增加,氮肥利用效率、磷肥利用效率及氮磷肥偏生产力先升后降,均以T2处理最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藜麦籽粒产量与千粒重的关系最密切,籽粒蛋白质含量与产量、千粒重、分枝数和茎秆强度也呈正相关,籽粒淀粉含量与千粒重呈负相关。因此,本试验条件下,晋北地区有机无机配施量为氮磷肥各225 kg hm^(-2)配施生物有机菌肥2250 kg hm^(-2)时利于藜麦实现产量品质同步提升。
邓妍王娟玲王创云赵丽张丽光郭虹霞郭红霞秦丽霞王美霞
关键词:生物菌肥农艺性状
2013-2022年山西省审定玉米品种品质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4年
本研究以2013-2022年山西省审定的683个普通玉米品种为材料,按春播特早熟I区、春播特早熟Ⅱ区、春播早熟区、春播中晚熟区、机收组和南部复播区6个不同区组分类,分析玉米品种的品质变化趋势。4个品质指标分析结果显示,中晚熟区品种容重含量平均值最高,特早熟I区品种最低,两者间差异显著(P<0.05);粗淀粉含量年度变化规律整体呈上升趋势。各品质指标在不同区组间的变异,特早熟I区最大,早熟区次之。未来5~10年山西省玉米选育品种和审定上,中晚熟玉米品种的比例会继续增多。
王美霞程丹阳陈保国王创云
关键词:玉米育种
晋大62号×诱处4号杂种后代产量因子主成分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大豆自然异交率非常低,对晋大62×诱处4号杂交亲本及后代的产量性状进行分析,目的是对突变育种与杂交育种相结合的后代群体进行分析,并确定其中的高产品系。利用Excel、SPSS软件对后代的21个农艺性状进行了产量因子的主成分分析,从而概括出与单株产量显著相关的一些性状。结果表明:利用诱变材料做亲本配制杂交组合,其后代群体变异类型丰富,遗传基础广,基因重组类型多,在72个分析群体(包括2个亲本)中有7个品系是高产品系,50个中产品系,15个低产品系。杂交后代的高产品种的选育应选择单株荚数、有效分枝数、主茎粗、单株粒数、百粒重、主茎荚数等均具有明显优势的后代材料,以提高大豆育种工作的效率,尽早选育出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品种。
罗瑜李贵全任鹏王美霞高运帆
关键词:大豆杂交群体主成分
玉米ACO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为培育玉米抗虫品种,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玉米ACO基因家族进行成员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玉米ACO基因家族成员有8个,等电点4.97~5.49。ACO基因分布在第2,4,5,7及10号染色体上。二级结构显示,该家族蛋白结构主要以α-螺旋、β-折叠和不规则卷曲为主。根据氨基酸序列相似性,玉米、拟南芥和水稻中的ACO蛋白可分为3个亚族:ACOⅠ~ACOⅢ,同族成员基因结构分布及氨基酸序列有很高的相似度。基因保守基序分布显示,ZmACOs蛋白均含有motif6-motif4-motif2-motif1-motif8分布的5段保守基序。基因启动子作用元件分析显示,玉米ACO基因启动子元件类型可分为激素应答元件和胁迫应答元件两大类。受粘虫取食后,除ZmACO2外,其它玉米ACO家族基因表达量均升高,其中ZmACO6和ZmACO7在取食前后表达量差异最明显,推测其参与了玉米的抗虫响应。
杨利艳杨利艳史瑞翔王创云邓妍邓妍张丽光郭虹霞秦丽霞王美霞
关键词:玉米生物信息学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