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晶晶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工商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4篇黄酒
  • 3篇固定化
  • 2篇色谱
  • 2篇气相
  • 2篇气相色谱
  • 2篇相色谱
  • 2篇香气
  • 2篇香气物质
  • 2篇发酵
  • 1篇多菌种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频移
  • 1篇载波
  • 1篇载波频率
  • 1篇载波频率偏移
  • 1篇噪声
  • 1篇乳酸
  • 1篇乳酸菌
  • 1篇频率偏移
  • 1篇主发酵

机构

  • 5篇浙江工商大学

作者

  • 5篇王晶晶
  • 4篇蒋予箭
  • 1篇谭檑华

传媒

  • 1篇酿酒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酿酒科技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包埋量固定化酵母对黄酒发酵及风味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通过使用不同包埋量的固定化酵母,进行黄酒发酵实验,探索发酵过程中黄酒的理化指标及风味物质的变化。以不同浓度酵母发酵液与1.5%的海藻酸钠及4%CaCl2溶液制成固定化酵母,进行黄酒发酵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化酵母包埋量为1.0×107个/mL生成的酯类总量最高,发酵体系醇酯比较小(3.77),同时香气K值较大(12.87),香气强度大,在固定化条件下是理想的酵母包埋量。
徐岳正王晶晶蒋予箭李智慧周建弟
关键词:固定化黄酒酵母黄酒
固定化条件下主发酵温度对黄酒中高级醇含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对固定化条件下主发酵温度与高级醇生成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固定化条件下黄酒的高级醇含量,比较了不同主发酵温度对高级醇生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温度过高(34℃)时,酵母量少,酒精度低(8.5%vol)且总酸含量(9.7 g/L)明显高于其他水平,出现酸败现象。温度过低(26℃),酵母的酒精发酵作用受到影响,酒精度偏低。发酵结束时,总高级醇含量的高低顺序为:ρ_(30℃)>ρ_(28℃)>ρ_(26℃)>ρ_(32℃)>ρ_(34℃),含量分别是386.49、348.13、325.00、320.92、304.54 mg/L。综合考虑,32℃是固定化条件下比较合适的黄酒发酵温度。
王晶晶谭檑华蒋予箭
关键词:高级醇气相色谱
UFMC系统的干扰分析和接收机重构算法研究
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促使了移动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过去的四十年间从1G的诞生到5G投入商用,移动通信技术逐渐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与5G通信系统相比,6G通信系统有高速率、低时延、高频谱效率等优势,但5G研究时期提...
王晶晶
关键词:载波频率偏移多普勒频移相位噪声
多菌种共固定化发酵对黄酒典型香气物质形成的影响
2020年
通过共固定化条件下,研究乳酸菌与酵母菌复配比例对黄酒典型香气物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共固定化条件下,当乳酸菌与酵母菌复配比例为2∶1和1∶1时,有利于主要高级醇的形成;乳酸菌与酵母菌复配比例为1∶2时有利于主要酯类物质的形成;乳酸菌与酵母菌不同复配比例对主要醛类物质和乙酸的形成影响不大。
应维茂周建弟王晶晶冯佳茹蒋予箭
关键词:黄酒香气物质
黄酒固定化发酵过程及香气物质形成的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将黄酒酵母用海藻酸钙包埋制成固定化酵母,研究游离酵母与固定化酵母的黄酒发酵过程理化指标和香气物质生成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经过主发酵5 d(28℃),后发酵15 d(15℃),固定化酵母发酵过程的酒精度、总糖、总酸变化曲线与游离发酵过程曲线差异不大,固定化酵母发酵性能稳定,杂菌污染可控。用气相色谱(GC)分析乙酸乙酯等9种黄酒特征性香气物质,发现游离发酵黄酒正丙醇、异丁醇、异戊醇、β-苯乙醇的总高级醇含量为680.91 mg/L,固定化发酵第1,2,3,4,5批黄酒的总高级醇含量分别为633.63,649.79,658.17,637.63,614.68 mg/L,说明固定化发酵有利于控制黄酒中的高级醇含量。固定化发酵酯类总量高于游离酵母,且随着固定化酵母发酵批次的增加而递增,即:固定化第5批(115.90 mg/L)>第4批(90.81 mg/L)>第1~3批(80.10~81.81 mg/L)>游离酵母(55.66 mg/L),表明固定化发酵使黄酒的酯类香气愈加浓郁。根据香气阈值计算的固定化发酵酿得的黄酒的香气不比游离酵母酿得的黄酒差,固定化酵母发酵生产黄酒有商业化应用的前景。
蒋予箭何炯灵王晶晶
关键词:黄酒香气物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