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刚
-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三维自散焦介质中交叉传输的光束诱导聚焦被引量:1
- 2009年
- 关于自散焦介质光束的诱导聚焦问题,二维理论模型与三维体材料中的实验结果只能定性而不能定量地吻合。只有三维理论模型才能定量地描述体材料中的实验现象,但这样的结果至今没有报道。讨论了三维空间中具有一定夹角的双光束传输问题,严格推导出这种情形下的光束耦合传输方程,并且证明了对小夹角双光束传输过程的描述,可以通过具有对横向空间坐标线性"啁啾"相位的初始条件和平行双光束非线性薛定谔耦合方程构成的Cauchy(初值)问题来实现。三维理论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和Stentz的实验结果定量地吻合。
- 李华刚
- 关键词:非线性光学非线性折射率自散焦介质
- 非均匀分布介质对光束偏转的影响
- 2007年
- 自散焦介质中双光束斜入射耦合能发生光束偏转,通过数值模拟发现在非线性折射率不是均匀分布时光束偏转能降低抽运光功率并且偏转角度不减小,在相同的功率条件下,能产生更大的偏转.此现象对光开关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李华刚
- 关键词:非线性光学非线性折射率自散焦介质
- 椭圆高斯光束在自散焦介质中的诱导聚焦被引量:3
- 2005年
- 研究了在自散焦介质中诱导光束聚焦过程中椭圆高斯光束对光束聚焦的影响。通过数值计算讨论了在不同初始抽运光束振幅、初始光束间距和波长比情况下椭圆高斯光束对信号光束聚焦的影响。影响光束聚焦过程的方程参量和初始条件共有6个,即两光束波长比(方程参量)、抽运光束和信号光束的初始振幅、两光束初始中心间距和两光束X、Y初始束宽比。采用此理论模型验证了Hickmann在1992 年得出的实验结果,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理论结果能够和实验结果定量地吻合。
- 李华刚郭旗
- 关键词:非线性光学非线性折射率自散焦介质
- 入射角度对在自散焦介质中光束聚焦的影响
- 2007年
- 自散焦介质中的光束聚焦是通过交叉相位调制效应,强抽运光束诱导弱光束聚焦。自Agrawal发现这一现象以来,许多学者做了广泛的研究。通过推导1+1维自散焦介质中斜入射光束的传输方程,并应用数值计算斜入射角度对弱光束聚焦的影响,得到了入射角度的最佳值(σ=0时,光束最大压缩2.23倍;σ=4.07光束最大压缩2.62倍)。此结果是对自散焦介质中的光束聚焦理论的补充,对利用此现象进行光束压缩实验的实验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李华刚林佩珠
- 关键词:非线性光学非线性折射率自散焦介质
- 自散焦介质中的光束传输偏转
- 2006年
- 推导具有一定夹角的双光束传输耦合传输方程,通过数值模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一强抽运光束的诱导聚焦条件下,信号光束的传输方向发生了偏转,并且偏转的角度比较大.此现象对光开关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李华刚林洽武
- 关键词:非线性光学非线性折射率自散焦介质
- 强非局域介质中的双光束耦合传输
- 2005年
- 推导强非局域克尔介质中的双光束耦合传输方程,通过对方程非线性项的分析,得到满足一定条件的简化耦合方程.比较简化耦合方程与同频率单光束方程的模拟结果,得到简化方程满足的条件为光束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4.
- 李华刚郭旗林洽武
- 关键词:空间光孤子孤子相互作用相位调制
- 入射角度对在对数饱和非线性介质中光束传输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推导(1+1)维对数饱和非线性介质中斜入射光束的传输方程.通过数值计算斜入射角度对双光束传输的影响,得到了入射角度能够破坏光束演化的周期呼吸结构并导致光束强度不同的结论.
- 李华刚
- 关键词:非线性光学
- 克尔型光学格子中的光束传输被引量:1
- 2009年
- 推导具有横向和纵向折射率周期性调制的克尔型非线性介质光学格子中的光束传输方程,通过数值模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适当的调制周期使光束分裂成两束斜向传输的光束,并且调制周期过大或过小都不能产生这个现象.此现象对光学格子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李华刚
- 关键词:非线性光学非线性折射率自相位调制效应光学格子
- 金属比热容测量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在传统金属比热容测定方法基础上,经过多方面研究得出两种测量改进方法:选择高温点为水,用混合法测量金属比热容;用比较方法,根据牛顿冷却定律测定金属的比热容.两种方法均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且操作方便.
- 罗质华李华刚
- 关键词:牛顿冷却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