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
- 作品数:6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科技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电解质等离子抛光对不锈钢表面状态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螺旋测微仪和维氏硬度计研究了电解质等离子抛光技术对不锈钢零件形状、表面粗糙度、微观形貌、元素成分及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质等离子抛光技术能够以稳定的去除速率打磨零件,显著降低其表面粗糙度,获得均匀一致且无明显缺陷的表面。
- 陈虎杨卫英李剑
- 关键词:不锈钢粗糙度微观形貌
- 硫酸-磷酸-铬酸电化学抛光对钼片表面状态的影响
- 2014年
- 以硫酸-磷酸-铬酸体系为电解液,对钼片进行电化学抛光。通过测定阴极极化曲线,研究了抛光过程中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表征了抛光前后钼片的微观形貌、粗糙度和尺寸等。在2.0 A/cm^2下对钼片电化学抛光30 s,可得到均匀平整、无明显坑点的表面,粗糙度由抛光前的0.20μm降至0.05μm。通过严格控制抛光时间可有效保证样品的几何尺寸精度。
- 陈虎杨卫英伍智李剑
- 关键词:钼电化学抛光表面形貌粗糙度几何尺寸
- 超声波功率密度对镀镍层组织结构和内应力的影响
- 2014年
- 为了获得性能良好的镍镀层并将其用于电真空器件,在瓦特镍体系镀镍过程中引入超声场电沉积。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共聚扫描显微镜(CLSM)、孔隙率测试、X射线衍射仪(XRD)、弯曲阴极法研究了超声波功率密度对镀镍层形貌、粗糙度、孔隙率、物相、内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可以有效消除镀镍层的针孔现象,当超声波功率密度小于0.24 W/cm2时,镀层结晶颗粒细小、致密、孔隙率相对较小;超声波功率密度增加,有利于镀层在(200)晶面上的生长,晶面择优取向由(111)向(200)晶面转变;超声可以降低镀层的内应力,不用超声时为280 MPa,超声波功率密度0.48 W/cm2时降至120 MPa左右。
- 陈虎胡守亮李剑
- 关键词:镀镍层超声波功率密度内应力
- 真空用R_2Co_(17)稀土钴磁柱表面净化工艺的改进
- 2013年
- 本文对R2Co17磁柱零件的表面净化工艺加以改进,采用电化学工艺,效果良好。结果表明,R2Co17稀土钴磁柱零件采用电化学净化工艺,表面残留磁粉少,表面平整光亮,更好地满足了真空器件对该零件的要求。
- 李蓉陈虎李剑唐国云伍智
- 关键词:电化学法
- 振动镀在陶瓷二次金属化中的应用
- 2015年
- 采用振动电镀的方法在经过金属化的陶瓷表面镀镍(即二次金属化)。利用扫描电镜(SEM)、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LSCM)和X荧光测厚仪(XRF)考察了振动频率、电压以及电流对镍镀层形貌、表面粗糙度以及沉积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振动镀所得镍镀层表面致密,电流和电压对镀层粗糙度的影响较小,振动频率为17.4 Hz时镀层表面粗糙度最小。随着电流或电压的增加,镍的沉积速率加快。振动镀所得镍镀层的结合力满足陶瓷二次金属化后烧结的要求,焊料在其表面的浸润性也良好。
- 陈虎李剑胡守亮徐万里
- 关键词:陶瓷镍金属化粗糙度结合力
- 阴极移动对不规则零件镀镍层性能的影响
- 2014年
- 在电真空器件的制造过程中,不规则零件的镀镍是关键步骤之一。采用阴极移动技术在不规则零件表面沉积了镀镍层。利用X射线荧光仪、激光共聚扫描显微镜、弯曲阴极法研究了阴极移动对镀层沉积率、表面形貌、孔隙率和内应力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阴极移动速率在1.5m/min以上时,可以明显降低不规则零件的针孔现象,但无法完全消除:阴极移动不会影响不规则零件的电沉积速率,但会使镀层的结晶颗粒变大,导致零件表面粗糙度增大;阴极移动可以显著地降低镀层的孔隙率和镀层的内应力,但是与移动的速率关系不大。
- 陈虎胡守亮李剑杨卫英伍智
- 关键词:电镀镍孔隙率内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