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丽

作品数:12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仔鼠
  • 4篇胁迫
  • 3篇叶绿
  • 3篇过氧
  • 3篇过氧化
  • 3篇胞外ATP
  • 2篇蛋白
  • 2篇氧化物歧化酶
  • 2篇叶绿素
  • 2篇叶绿素荧光
  • 2篇生物胁迫
  • 2篇拟南芥
  • 2篇歧化酶
  • 2篇细胞
  • 2篇酶活性
  • 2篇抗氧化
  • 2篇活性
  • 2篇过氧化氢酶
  • 2篇过氧化氢酶活...
  • 2篇非生物

机构

  • 12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作者

  • 12篇李丽
  • 6篇冯汉青
  • 5篇肖世南
  • 5篇俞诗源
  • 5篇左文涛
  • 5篇王元春
  • 4篇贾凌云
  • 3篇王昱
  • 1篇庞海龙
  • 1篇王俊龙
  • 1篇张继
  • 1篇孙坤
  • 1篇赵潇
  • 1篇马芳
  • 1篇马建博

传媒

  • 4篇解剖学报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植物研究
  • 1篇植物学报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1
  • 2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胞外ATP参与调控拟南芥对过量强度光照的部分生理学响应
2022年
植物在自然环境中往往受到过量强度光照的影响。作为植物中较新鉴定的信号分子,胞外ATP (extracellular ATP,eATP)是否参与了植物对过量强度光照的生理学响应尚不清楚。本研究发现,过量强度光照使得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植株叶片胞外ATP水平上升、光系统II (photosystem II,PSII)受到抑制、气孔开度下降,而过氧化氢(HO)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升高。通过野生型(Col)和植物胞外ATP受体突变型(dorn1-3)拟南芥对比发现,在过量强度光照下2种植株叶片PSII均受到损伤,但较之野生型植株,dorn1-3植株受损伤程度较低。过量强度光照引起了野生型植株叶片中APX和POD活性的升高,但并未引起dorn1-3植株内2种酶活性显著性变化。同时,在过量强度光照下dorn1-3植株叶片气孔开度显著高于野生型,但过量强度光照下dorn1-3植株叶片H_(2)O_(2)含量和野生型相比无显著差异。因此,上述结果表明,在过量强度光照下,拟南芥eATP水平的上升通过刺激其受体DORN,参与了植物PSII的抑制和气孔的关闭,并同时调节了抗氧化酶APX和POD的活性。
王馨李丽李颖贾凌云冯汉青
关键词:胞外ATP叶绿素荧光H2O2抗氧化酶
盐胁迫下褪黑素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0
2022年
盐碱地会严重影响小麦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为了探究褪黑素对盐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了NaCl(100 mmol·L^(-1))胁迫下不同浓度的褪黑素(5、50、100、150、250μmol·L^(-1))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光化学活性、叶绿素含量以及根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发现,100μmol·L^(-1)褪黑素能够显著缓解NaCl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100~150μmol·L^(-1)褪黑素可明显改进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的生长状况,显著缓解盐胁迫对PS(光系统)Ⅱ光化学活性的抑制和小麦幼根细胞死亡的发生;150μmol·L^(-1)褪黑素显著促进了小麦叶片叶绿素合成。综合分析表明,施用外源褪黑素可有效缓解盐胁迫对小麦造成的萌发率、光化学活性、叶绿素含量下降、生长迟缓、根细胞死亡等不利影响,以100~150μmol·L^(-1)褪黑素的缓解效果最为明显。
刘佳奇李丽杨红红孙敏冯汉青
关键词:盐胁迫小麦褪黑素
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系统性反应中信号传递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4年
由于植物无法逃离逆境,因此进化出高度灵敏而精确的适应机制以应对自然环境中的各种非生物胁迫。当植物局部组织或器官受到非生物胁迫时,通过细胞间信号传递产生系统性反应,使其整体产生对该胁迫的适应性(即系统获得性适应)。目前,大量研究阐明了植物系统获得性适应中细胞间信号传递分子(主要包括活性氧信号、钙信号、电信号、植物激素、磷脂酰肌醇和pH信号)、类受体蛋白激酶以及其它蛋白激酶在系统性信号传递中的作用。该文综述了非生物胁迫引发植物系统获得性适应中细胞间信号传递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信号之间的可能关系,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张悦婧桑鹤天王涵琦石珍珍李丽王馨孙坤张继冯汉青
关键词:非生物胁迫钙信号电信号植物激素
三聚氰胺对仔鼠肾脏组织结构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观察三聚氰胺灌胃后仔鼠肾重、肾脏组织结构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探讨三聚氰胺对仔鼠肾脏发育的影响。方法对160只昆明小鼠(出生7d)分别以0.3、0.8、1.3g/(kg.d)剂量的三聚氰胺和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灌胃6、12、18、24、30d称量检测仔鼠肾脏的变化,用比色法测定肾脏SOD、CAT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肾脏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灌胃18~30d后,实验组部分仔鼠肾脏水肿,颜色呈土黄色,肾重高于对照组。0.3g/(kg.d)和0.8g/(kg.d)组仔鼠肾SOD、CAT活性先升高后降低;MDA含量则先降低后升高;1.3g/(kg.d)组仔鼠肾SOD和CAT活性逐渐降低,始终低于对照组;MDA含量呈上升趋势,且始终高于对照组。随着灌胃天数的增多,实验组仔鼠肾脏皮质和髓质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出现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肿胀、空泡化、坏死;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肾小管和集合管管腔和胞质内出现胶体样物质;肾小球肿胀、充血,肾小囊腔狭窄,肾小囊腔内出现红染性胶体样物质;细胞核染色质凝聚,细胞核降解。三聚氰胺对肾组织的影响存在剂量-时间效应。结论三聚氰胺影响仔鼠肾脏组织结构发育,这可能与肾脏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和丙二醛含量升高有一定的关系。
李丽俞诗源马建博马芳肖世南王元春左文涛
关键词:三聚氰胺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仔鼠
非生物胁迫对烟草悬浮细胞胞内和胞外AT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以烟草悬浮细胞BY-2(Nicotiana tabacum ‘Bright Yellow-2’)为材料,研究了NaCl、PEG(6000)、低温3种非生物胁迫对细胞内ATP(intracellular ATP,iATP)和细胞外ATP(extracellular ATP,eATP)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50~200 mmol·L^(-1)NaCl处理导致烟草悬浮细胞膜通透性显著增加(P<0.05),100和200 mmol·L^(-1)NaCl处理时iATP和eATP水平显著降低(P<0.05)。随着PEG质量浓度的增加(50、100、200 g·L^(-1)),烟草悬浮细胞膜通透性和eATP水平逐渐增加,其中在200 g·L^(-1)PEG处理时eATP水平显著增加至对照的3.4倍(P<0.05),而iATP水平则在200 g·L^(-1)PEG处理时显著降低至对照的0.5倍(P<0.05)。0~10℃低温处理后,烟草悬浮细胞膜通透性和iATP水平呈不同程度增加,其中0℃处理时iATP水平增加至对照的1.9倍,而eATP水平在10℃时显著下降至对照的0.8倍(P<0.05)。上述结果表明,虽然植物的iATP是eATP的来源,但在非生物胁迫下iATP不是影响eATP水平变化的唯一因素,细胞运输ATP等因素可能也影响着eATP的水平。
李丽王馨张悦婧贾凌云庞海龙冯汉青
关键词:胞外ATP细胞膜通透性
逆境胁迫对拟南芥细胞质、叶绿体和细胞外AT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ATeam蛋白作为ATP生物传感器,建立检测拟南芥细胞质、叶绿体和细胞外ATP的检测体系,研究植物在不同非生物胁迫(NaCl、 PEG 6000和低温)下细胞质、叶绿体和细胞外ATP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较高强度的胁迫(200 mmol/L NaCl、 10%~20%w(PEG6000)和0~4℃)下,细胞质ATP水平下降.在各水平PEG 6000胁迫下,叶绿体中ATP水平保持稳定;10℃低温处理导致叶绿体中ATP水平升高,200 mmol/L NaCl处理导致叶绿体ATP水平下降,其他强度的NaCl以及低温处理未显著改变叶绿体ATP水平.在中等强度的NaCl和PEG 6000胁迫(100 mmol/L NaCl和5%~10%w(PEG 6000))下,细胞外ATP水平升高;4~10℃低温胁迫处理导致细胞外ATP水平下降.
李丽达晓伟张悦婧杨红红石珍珍贾凌云冯汉青
关键词:拟南芥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细胞外ATP对壳聚糖诱导的叶片活性氧及相关生理反应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以野生型和植物胞外ATP受体缺失突变体(dorn1-3)拟南芥植株为材料,探讨胞外ATP对壳聚糖引起的植株叶片活性氧(ROS)水平、气孔开度以及光系统Ⅱ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00μg/mL壳聚糖处理下两种类型拟南芥叶片内ROS均显著升高,野生型植株ROS水平升高幅度高于dorn1-3突变型.25~100μg/mL壳聚糖处理会引起野生型拟南芥叶片气孔关闭,且存在浓度梯度效应,但在相应浓度的壳聚糖处理下,不会引起dorn1-3突变型拟南芥叶片中气孔关闭;200μg/mL壳聚糖处理下突变型拟南芥叶片气孔开度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在较低浓度壳聚糖处理下叶片的实际光合效率(Y(Ⅱ))、经过光系统Ⅱ的相对电子传递效率(ETR)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 P)值都升高,且突变型植株升高的幅度大于野生型;在高浓度壳聚糖处理下,拟南芥叶片Y(Ⅱ)、ETR和q P趋于下降.表明细胞外ATP可能参与调控壳聚糖诱导的ROS、气孔开度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杨德丽王馨李丽达晓伟贾凌云冯汉青
关键词:壳聚糖胞外ATP活性氧叶绿素荧光参数
基于主成分分析微波提取圆头蒿多糖工艺中单糖组分变化被引量:4
2020年
为探索微波提取是否影响产物的结构特性,本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研究方法,从统计学的角度对不同微波提取条件下得到的圆头蒿多糖(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polysaccharide,ASP)进行了单糖组成分析。ASP由L-阿拉伯糖、D-木糖、D-来苏糖、D-甘露糖、D-葡萄糖、D-半乳糖六种单糖组成(摩尔比为1∶4.98∶1.69∶27.86∶3.76∶13.92),其中甘露糖和半乳糖为主要单糖组成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过程中工艺条件的改变明显影响ASP单糖组分含量的变化,其中微波提取时间对ASP主要单糖组分含量的影响最为显著,最适微波辅助提取工艺条件为辐照时间30~60 min、功率400~600 W、提取温度50~70℃。本研究为微波提取在生物质资源利用过程中提供了数据支撑和依据。
郭淑娟朱晟永贾悦李敏王露露李丽王俊龙赵潇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微波提取单糖组成
X线对仔鼠胃组织结构及总抗氧化能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X线辐射后仔鼠胃组织结构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动态变化,为电离辐射防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160只仔鼠(出生6~7d)用不同吸收剂量(0Gy、1Gy、3Gy、5Gy、7Gy)X线进行全身辐射,分别于辐射后1d、5d、10d和20d,用比色法检测仔鼠胃组织中T-AOC、GSH-PX、GR酶活性的变化,用显微技术观察仔鼠胃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 1Gy辐射组仔鼠胃T-AOC活性在1~20d时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GR活性在1~10d时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他各辐射组T-AOC和GR在辐射后始终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1Gy辐射组仔鼠胃GSH-PX活性在辐射后1d时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以后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3Gy辐射组GSH-PX在辐射后1d时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以后始终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其他各辐射组GSH-PX活性始终低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大,实验组仔鼠胃黏膜上皮和腺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上皮肿胀、空泡化、脱落,胃底腺细胞排列松散、部分降解,胃出血。结论 X线辐射影响仔鼠胃组织结构,这可能与胃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有关。
左文涛俞诗源王昱王元春李丽肖世南
关键词:X线总抗氧化能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还原酶比色法仔鼠
X线辐射对仔鼠大脑颞叶皮层结构及乙酰胆碱酯酶活性、Bax蛋白和表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X线辐射对仔鼠大脑颞叶皮层结构及大脑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颞叶Bax蛋白和表皮生长因子(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对160只仔鼠(出生6~7d)用不同吸收剂量(0Gy、1Gy、3Gy、5Gy、7Gy)X线进行全身辐射,分别在辐射后1d、5d、10d和20d,用比色法检测仔鼠大脑皮层AChE活性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颞叶皮层中Bax蛋白和EGF的表达,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仔鼠大脑颞叶皮层结构的变化。结果 X线辐射影响仔鼠大脑的生长发育。X线辐射仔鼠后,1Gy组在5d~20d时颞叶Bax蛋白阳性细胞数低于对照组,EGF阳性细胞数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AChE活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3Gy组EGF阳性细胞数和AChE活性先降低后升高,Bax蛋白阳性细胞数先增多后减少,差异显著(P<0.05);5Gy、7Gy组Bax蛋白和EGF呈强阳性表达,阳性细胞数高于对照组,AChE活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辐射组仔鼠大脑颞叶皮层变薄、结构模糊,除1Gy组在1d时仔鼠大脑颞叶皮层第Ⅱ、Ⅲ、Ⅴ层,在5d时第Ⅰ、Ⅲ、Ⅳ、Ⅴ层及在20d时第Ⅱ、Ⅴ层的细胞面密度值高于对照组以外,其他辐射组颞叶皮层细胞密度值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X线辐射影响了仔鼠大脑颞叶皮层的组织结构,这可能与大脑中AChE酶活性的降低及Bax蛋白、EGF表达的变化有一定关系。
王元春俞诗源王昱左文涛肖世南李丽
关键词:X线颞叶乙酰胆碱酯酶BAX蛋白仔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