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烽明
-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能选择性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无影响.现有研究显示胃癌病变部位TRAIL表达低于毗邻的正常胃组织,提示TRAIL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本文研究TRAIL 3'非翻...
- 易烽明
- 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在晚期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研究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在晚期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化疗疗效判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30例晚期胃癌患者和1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Treg的表达水平。结果晚期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Treg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为(10.41±2.85)%,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5.05±1.32)%(t=8.04,P<0.01),也明显高于化疗2周期后(7.07±1.45)%,(t=5.72,P<0.01)和化疗4周期后(7.30±1.65)%(t=5.17,P<0.01)。晚期胃癌患者化疗2周期后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Treg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为(7.07±1.45)%,与化疗4周期后(7.30±1.6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7,P>0.05)。晚期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Treg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胃癌相关肿瘤抗原及肿瘤部位无相关性(P>0.05),低分化程度与中分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胃癌患者化疗2周期后缓解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外周血CD4^+T细胞中CD4^+CD25^+CD127low/-Treg的水平为(6.25±1.08)%与化疗2周期后未缓解组(病变稳定^+疾病进展)的(7.98±1.2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P<0.01)。结论晚期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Treg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缓解情况有关。
- 钟锐冯龙兰琼玉易烽明蒋为民吴建兵
- 关键词:T淋巴细胞晚期胃癌
- YAP1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YAP1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结直肠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中30例结肠腺癌患者的30份标本作为A组,30例直肠腺癌患者的30份标本作为B组,28例良性结肠息肉患者的28份标本作为C组,测量切片组织中YAP1的含量,评价YAP1的表达强度。结果A、B组的YAP1表达强度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YAP1在结直肠腺癌细胞恶性转化及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李洁易烽明冯龙
- 关键词:结直肠腺癌
- 瑞戈非尼治疗快速进展肝癌患者1例被引量:1
- 2020年
- 虽然手术是治疗原发性肝癌主要的手段之一,但术后复发率高,多数患者在术后1~2年内会发展为晚期病变。晚期肝细胞癌以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治疗为主,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肝细胞癌治疗中也获得突破性疗效。索拉非尼自2007年在中国上市以来,即成为晚期肝细胞癌一线治疗的标准。索拉非尼进展后,二线治疗选择包括瑞戈非尼和PD-1单抗。该例患者特点为巨块型肝癌,且术后病理提示微血管浸润,术后短期内即复发。在使用瑞戈非尼治疗期间多学科联合TACE消除局部活性病灶,患者病情一直保持稳定,迄今已经超过15个月。瑞戈非尼与索拉非尼相比,虽同为以抗血管生成为主要靶点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药物,但是瑞戈非尼的靶点更多,因此其在抗血管生成、抑制肿瘤形成即改善肿瘤微环境方面都有作用。个体化综合治疗有助于患者生存获益最大化,该患者合理布局晚期肝细胞癌药物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时间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未来,随着更多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的不断问世及联合使用,必将会为晚期肝癌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获益。
- 余薇陶巧梦张玉凤易烽明冯龙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 胆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circRNAs差异性表达谱筛选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目的 全面检测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s CCA)组织及癌旁组织环状RNA(circRNAs)表达谱,筛选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的circRNAs;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预测差异表达circRNA...
- 易烽明辛龙祥冯龙
- 关键词:胆管癌生物信息学
- 左心室心肌应变对无症状蒽环类药物化疗后相关心功能不全的预测价值
- 2023年
- 目的探讨左心室心肌应变对乳腺癌患者行蒽环类药物化疗后发生癌症治疗相关心功能不全(CTRCD)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0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蒽环类药物治疗的乳腺癌患者216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共29例出现无症状CTRCD,根据无症状CTRCD患者治疗结束后24个月内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分为MACE组和无MACE组。获取二维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2D-LVGLS)、三维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3D-LVGLS)、三维左心室整体径向应变(3D-LVGRS)、三维左心室整体圆周应变(3D-LVGCS)、三维左心室整体面积应变(3D-LVGAS)。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识别用于预测后期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3D-LVGLS(HR=1.496,95%CI 1.397~1.775,P<0.001)、2D-LVGLS(HR=1.154,95%CI 1.036~1.369,P=0.023)是无症状CTRCD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2、0.746,3D-LVGLS以-16.1%作为截断值预测发生MACE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和64%。结论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估左心室心肌应变可定量预测乳腺癌患者行蒽环类药物化疗后CTRCD的发生,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 张诗渊应康钟勇熊祎玭胡震易烽明
- 关键词:斑点追踪成像心肌应变蒽环类药物心脏不良事件
- 基于芯片筛选肝内胆管细胞癌差异表达的环状RNA_000585并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
- 2021年
- 目的通过对肝内胆管细胞癌(iCCA)和配对的癌旁组织的circRNA芯片比较分析,发现并验证iCCA中异常表达的circRNA,进而揭示其潜在的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7月—12月收治的3例iCCA患者肿瘤组织标本,采用微阵列芯片杂交的方法检测iCCA和癌旁组织中circRNA的差异表达,并收集同一时期15例iCCA患者样本,采用实时定量PCR(RT-PCR)验证差异表达的circRNA。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差异表达的circRNA的下游分子,并进一步采用RT-PCR对潜在分子进行验证。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采用1.5倍作为差异表达界值,结果发现iCCA相比癌旁组织中117个circRNAs出现上调,104个circRNAs出现下调。采用3倍作为界值,发现iCCA中10个circRNAs出现上调(circRNA_002172、circRNA_002144、circRNA_001588、circRNA_000166、circRNA_000585、circRNA_000167、circRNA_402608、circRNA_006853、circRNA_001589、circRNA_008882),3个circRNAs出现下调(circRNA_406083、circRNA_104940、circRNA_006349)。收集15例病理证实的iCCA及癌旁组织,采用RT-PCR进行验证差异表达的circRNA,结果发现circRNA_000585在iCCA中表达显著升高(t=3.607,P=0.003)。进一步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circRNA_000585/miR-615-5p/AMOT/YAP可能是iCCA发生的潜在通路,RT-PCR验证发现该通路中miR-615-5p在iCCA中显著下调(t=5.724,P<0.001),而AMOT和YAP分子在iCCA中显著上调(t值分别为2.664、2.986,P值分别为0.019、0.0098)。结论多种circRNAs在iCCA中出现异常表达,其中circRNA_000585在iCCA中显著上调,其可能通过circRNA_000585/miR-615-5p/AMOT/YAP信号通路在iCCA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 易烽明辛龙祥冯龙
- 关键词:胆管上皮癌基因表达计算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