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刚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四川省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实证
  • 2篇实证研究
  • 1篇多层线性模型
  • 1篇虚拟经济
  • 1篇征管
  • 1篇直管
  • 1篇中部六省
  • 1篇省直管县
  • 1篇省直管县改革
  • 1篇收入份额
  • 1篇数字鸿沟
  • 1篇数字经济
  • 1篇税收
  • 1篇税收征管
  • 1篇嵌入性
  • 1篇嵌入性视角
  • 1篇相互性
  • 1篇礼物
  • 1篇劳动收入份额
  • 1篇技术创新

机构

  • 5篇西南财经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5篇彭刚
  • 3篇彭刚
  • 1篇聂富强
  • 1篇徐佳舒

传媒

  • 1篇调研世界
  • 1篇统计与信息论...
  • 1篇社科纵横
  • 1篇河南社会科学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19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SNA视角下中国虚拟经济总量核算问题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从马克思虚拟资本的内核出发,依照SNA的理论基础,探究了虚拟经济总量核算理论、核算范围及难点等问题,并估算了中国2007—2015年虚拟经济资产价值的总量。理论研究表明,虚拟经济总量核算体系的构建,应以虚拟经济资产存量价值总量为基础,以核算期内虚拟经济资产价值变动总量为核心,以数量变化引起价值变动总量和价格变化引起价值变动总量为结构。测算结果显示,中国虚拟经济资产存量价值扩张迅速,但资产价值变动总量波动较大,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向虚趋势。
彭刚彭刚
关键词:虚拟经济
中部六省技术创新效率受制于何——基于超效率DEA和多层线性模型的实证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技术创新战略关乎中部地区能否顺利崛起,是化解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矛盾的关键一环。基于2000~2016年中部六省的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综合技术创新效率,基于新经济社会学的相关理论构建了影响技术创新效率的多层线性模型。结果表明:R&D经费支出和R&D人员全时当量对技术创新效率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两者作用在中部六省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中部六省的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直接影响的因素有技术创新效率百度指数和城市化率,具有显著间接影响的有教育财政支出规模、外贸依存度、技术创新效率百度指数和工业化程度。
刘曼赟彭刚符学忠
关键词:技术创新效率嵌入性视角超效率DEA多层线性模型
数字经济、数字鸿沟和城乡要素配置——基于我国257个城市的实证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本文基于我国2011—2019年257个城市面板数据,探究了数字经济对城乡要素配置的影响和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要素配置差异呈现先缩小后扩大的U型特征,数字鸿沟可能存在。第二,地区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要素配置差异扩大效果明显,而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则具有缩小配置差异的功能。第三,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要素配置差异分别在产业结构升级和财政支出占比上存在门槛效应。根据研究发现提出重视缩小数字鸿沟,强化数字农村建设,实现数字经济与城乡融合共同发展的建议。
彭刚彭刚
关键词:数字经济数字鸿沟城乡融合
财政压力、税收征管与劳动收入份额——来自财政“省直管县”改革的证据
2023年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以促进共同富裕是“十四五”规划就收入分配和共同富裕问题做出的明确政策指向。以财政“省直管县”改革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工业企业数据和双重差分模型识别市级政府财政压力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改革使市政府辖区内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显著上升。机制分析表明,改革引致的财政压力激励市级政府加强税收征管,提高了企业实际所得税税率、劳动密集度,最终提高劳动收入份额。进一步分析发现,改革效果仅体现在所得税由地税局负责征管的企业;同时,改革的影响在税基窄、土地财政能力弱、税收征管强度弱的地区更为明显。此研究有助于解读“压力型”财政激励下地方政府的应对策略及要素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
赵乐新彭刚
关键词:劳动收入份额财政压力税收征管
从礼物的视角看现代公益——由佛教背景的公益慈善项目引起的思考
2017年
研究利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方法,以佛教背景的公益组织"心栈奉粥"志愿项目为切入点,思考现代公益的相互性问题。首先在关注信仰和公益的基础上,以佛教公益慈善开展公益项目为具体情境,从礼物的给予、接受和回报的过程展开研究,论证公益可以作为礼物存在。然后,借鉴莫斯礼物中关于礼物相关内涵和内在逻辑的论述,进一步展开公益双方相互性问题的讨论,并丰富礼物的现代蕴含。研究认为个体之间不同价值观的理解和相互的包容,在更加平等的互动环境中进行多次礼物的交换有益于公民精神的塑造。公益成为链接传统共同体与现代社会的重要途径。
徐佳舒彭刚
关键词:礼物相互性公民精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