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庄杰

作品数:14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迁移
  • 3篇多孔介质
  • 3篇有机质
  • 3篇土壤
  • 3篇农田
  • 3篇截留
  • 2篇土壤有机
  • 2篇土壤有机质
  • 2篇团聚体
  • 2篇农药
  • 2篇污染
  • 2篇菱镁
  • 2篇菱镁矿
  • 2篇零价铁
  • 2篇活性材料
  • 2篇杆菌
  • 2篇大肠杆菌
  • 2篇PRB
  • 1篇原体
  • 1篇沙星

机构

  • 14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田纳西大学

作者

  • 14篇庄杰
  • 12篇陈希娟
  • 9篇石亚楠
  • 3篇曾祥峰
  • 2篇徐爽
  • 1篇秦秦
  • 1篇牟文燕
  • 1篇庄杰

传媒

  • 4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7
  • 2篇201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强还原过程对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形态转化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设施菜地由于污水灌溉、粪肥施用等导致重金属污染.本文通过土柱淹水同时添加玉米秸秆培养和后期通水淋洗,研究强还原法对设施土壤重金属(Cd、Cu、Pb和Zn)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强还原处理使土壤p H显著降低,玉米秸秆处理变化更显著;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迅速下降至-280 m V左右.玉米秸秆处理可以促进土壤中Cd、Cu、Pb和Zn活化,第9天土壤中有机物及硫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Cd、Cu、Pb和Zn含量比重下降;至15 d培养结束,土壤中4种重金属含量较对照分别减少18.1%、19.0%、16.1%和15.7%.玉米秸秆处理可以增加土壤中Cd和Zn的溶出量,但是Cu的溶出量减少;胶体结合态Cd和Pb含量较对照增加、Cu较对照显著减少、Zn没有显著变化.强还原可以引起设施土壤重金属活化,提高蔬菜积累重金属的风险,而且其随土壤水分的运移可能导致水体的污染.
孙延琛曾祥峰杨立琼石亚楠陈希娟庄杰
关键词:设施菜地重金属
基于Fe(0)的PRB对农田退水中氮、磷和农药的去除
本文研究了以Fe(0)为反应介质的可渗透反应墙(PRB)对农田退水中硝酸盐、磷酸盐和农药的去除效果,为污染农田退水的修复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污染溶液pH值6.0-7.0,达西流速0.48 cm/h条件下,(1)37d...
仝冬丽庄杰陈希娟
关键词:PRB零价铁硝酸盐磷酸盐农药
一种活性材料对废水中大肠杆菌和病原体的去除方法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活性材料对废水中大肠杆菌和病原体的去除方法,包含如下步骤:将多孔材料装填到土柱中;对土柱自下而上通入气体;顺次将背景溶液、废水注入土柱中;所述多孔材料为零价铁屑、菱镁矿、秸秆生...
陈希娟庄杰石亚楠杨立琼
文献传递
趋化性对微生物在多孔介质中迁移和保持的影响
近年来,病原体污染频繁爆发,严重威胁到公共饮用水、农业灌溉、畜牧业及食品安全健康,研究病原体在地下环境中的迁移至关重要.在影响微生物迁移的诸多因素中,趋化性是一种重要生物因素,同时其在生物修复方面的巨大潜力.本研究利用饱...
杨立琼曾祥峰庄杰
关键词:趋化微生物迁移多孔介质
一种非饱和土柱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本发明属于污染物迁移特性研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非饱和土柱系统及其应用方法。本发明公开的非饱和土柱系统包括进料泵、测重装置、非饱和土柱机构和出料泵,其中进料泵、非饱和土柱机构和出料泵顺次连接,测重装置用于测量非饱和土...
陈希娟庄杰石亚楠
有机质对药品和个人护理品在土壤中分布和截留影响机制
药品和个人护理品(简称PPCPs)是一类新型有机污染物,包括用于防治人类和动物疾病的各种处方和非处方药物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香料、芳香剂、染发剂、香皂等[1].
秦秦陈希娟庄杰
有机质和团聚体对双酚A迁移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土壤有机质和团聚体会影响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吸附和迁移。本研究以双酚A(BPA)为目标污染物,用采自吉林省朝阳坡、公主岭、榆树三地的农田表层土壤,采用等温吸附实验和室内土柱迁移实验探究土壤有机质和孔隙结构对双酚A吸附和迁移的影响,为评估类似于双酚A等有机污染物对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风险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双酚A在土壤中的吸附量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迁移能力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榆树土壤中,双酚A的穿透率为22.5%,最大穿出相对浓度(C/C0)为0.3,而在去有机质土壤中,双酚A的穿透率为82.5%,最大穿出相对浓度(C/C0)为0.94。(2)同一土壤全土、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有机质差异较小,双酚A的吸附量表现为微团聚体>大团聚体>全土。双酚A在微团聚体中的迁移能力明显弱于全土和大团聚体,说明微孔结构会增加双酚A在土壤中的滞留。(3)低表面张力溶液能够从背景溶液洗脱后的土壤中再次洗脱出部分双酚A,说明疏水作用是土壤吸附双酚A的机制之一。
李仁杰杨立琼庄杰庄杰石亚楠
关键词:双酚A土壤有机质土壤团聚体迁移
离子强度与水分饱和度对大肠杆菌在多孔介质中迁移和分布的耦合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离子强度和水分饱和度对微生物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滞留等环境行为有重要影响。本试验以自发光大肠杆菌T7为目标微生物,通过柱迁移实验和实时成像技术探究了离子强度(2、50、100 m M)和土壤水分饱和度(85%、100%)对大肠杆菌T7在石英砂中迁移和分布特征的影响。同离子强度下,大肠杆菌T7在饱和(水分饱和度100%)条件下的迁移能力强于非饱和(水分饱和度85%)条件。离子强度100 m M时,大肠杆菌T7在饱和柱中出流百分比Meff为34%,非饱和柱中为8%。一维对流扩散模型拟合结果与迁移实验结果相符,100 m M时非饱和条件下的一级吸附速率katt是饱和条件下的8.7倍。DLVO作用能和毛管力作用能计算结果分析表明,大肠杆菌T7在非饱和条件下迁移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毛管力作用下的气-液界面附着。饱和条件下,提高离子强度会促进大肠杆菌T7的滞留。离子强度从2 m M提高至100 m M时,大肠杆菌T7在饱和柱内的滞留百分比Mres从47%增加至58%,其主要原因是双电层静电斥力减小以及大肠杆菌T7平均半径增加。非饱和条件下,提高离子强度也会促进大肠杆菌T7的滞留,且促进程度强于饱和条件。离子强度从2 m M提高至100 m M时,大肠杆菌T7在非饱和柱内的Mres从46%增加至84%,增幅是饱和柱的3.5倍,其主要原因是静电斥力减弱以及毛管力增强。实时成像结果显示,饱和柱中大肠杆菌T7在入口处滞留量较高,提高离子强度会促进入口处滞留。随着时间延长,滞留曲线随深度呈指数递减分布。非饱和条件下,大肠杆菌滞留曲线出现非单调分布,减小离子强度使滞留最大值向出口处移动。
康佳杨立琼石亚楠庄杰
关键词:离子强度
二氧化锰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多孔介质中吸附和迁移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土壤中的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锰等能够影响污染物(如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吸附、迁移和降解等环境行为。本实验以环丙沙星(CIP,一种广泛使用的氟喹诺酮抗生素)为目标污染物,用二氧化锰覆盖石英砂(MOCS)模拟土壤中金属氧化物,采用等温吸附实验和土柱迁移实验探究金属氧化物对CIP在多孔介质中吸附和迁移的影响规律及机制。其中,等温吸附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使用Freundlich模型定量分析二氧化锰对CIP的吸附作用,土柱迁移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不同含量的二氧化锰(0、55和109μg Mn·g-1sand)在多孔介质中对CIP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大比表面积的MOCS对CIP吸附的KF值是石英砂的1.63倍,导致随着锰含量从0增加至109μg Mn·g-1sand,最大出流比C/C0从0.96降低至0.72,说明随着二氧化锰含量的增加,其对CIP迁移产生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该结果与一维对流扩散模型拟合结果一致,109μg Mn·g-1sand土柱的katt1、katt2和Smax1值是55μg Mn·g-1sand土柱相应值的2.04~2.33倍,是0μg Mn·g-1sand土柱相应值的4.21~12.69倍。使用低表面张力溶液(20%乙醇背景溶液)淋洗土柱后,CIP总的质量回收率达到95%以上,表明本实验中二氧化锰对CIP的吸附是可逆的。由CIP迁移实验结果可知,二氧化锰对有机阳离子有较强的吸附作用,使机阳离子在土柱中的迁移受到抑制。
李叶石亚楠陈希娟庄杰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二氧化锰迁移
一种应用工程废料作为PRB填料处理农田退水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工程废料作为PRB填料处理农田退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静态试验选择合适的工程废料,之后将其作为活性材料填充在PRB反应装置中,按照一定的流速将模拟农田退水注入PRB反应装置,每隔一段时间在PRB...
陈希娟庄杰仝冬丽石亚楠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