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东
-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食管癌组织中β-catenin、E-cadherin及MMP-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β-链蛋白(β-catenin)、E钙黏素(E-cadherin)及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60例食管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β-catenin、E-cadherin及MMP-9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所有患者随访24个月,观察不同β-catenin、E-cadherin及MMP-9蛋白表达患者的生存情况,并分析食管癌患者癌组织中β-catenin、E-cadherin及MMP-9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食管患者癌组织中β-catenin及MMP-9蛋白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E-cadherin蛋白阳性率低于癌旁组织(P<0.05)。中低分化、TNM分期为III+IV期、有淋巴结转移者β-catenin及MMP-9蛋白阳性率高于高分化、TNM分期为I+II期、无淋巴结转移者,E-cadherin蛋白阳性率低于高分化、TNM分期为I+II期、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经Logrank检验发现,癌组织中β-catenin(-)、E-cadherin(+)、MMP-9(-)患者生存率高于β-catenin(+)、E-cadherin(-)、MMP-9(+)患者(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食管癌患者癌组织中β-catenin蛋白表达与E-cadher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与MMP-9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MMP-9蛋白表达与E-cadher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存在β-catenin、MMP-9异常高表达,E-cadherin异常低表达,其表达与食管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检测β-catenin、MMP-9、E-cadherin的表达情况有助于预测食管癌患者生存预后。
- 王涛宋东马牧原赵阳叶晓锋
- 关键词:食管癌Β-链蛋白金属基质蛋白酶-9
- 细粒棘球绦虫抗原Fis1T细胞表位肽缓解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免疫学作用研究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细粒棘球绦虫Fis1蛋白的T细胞表位肽(Eg.Fis183-102)对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缓解作用及免疫学作用机制。方法1)体内试验:将24只6~8周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其中B组为对照组,C组为过敏性哮喘组(OVA),T组为干预组(OVA+Eg.Fis183-102)。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OVA特异性IgE水平;采用HE,PAS,MASSON组织染色检查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肺脏和脾脏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Th1和Th2的分群及比例。2)体外试验:采用裂红法分离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每孔以1×106个细胞铺板,分为3组(每组3个复孔),其中B组为对照组,C组为刀豆蛋白刺激组(ConA),T组为干预组(ConA+Eg.Fis183-102),培养3 d后收集上清,采用ELISA法检测IFN-γ和IL-4水平。结果1)体内试验:与C组相比,T组小鼠肺组织的炎细胞浸润、胶原沉积等病理损伤有所改善,血清OVA特异性IgE水平、肺组织嗜酸性粒细胞比例、肺脏和脾脏Th2细胞比例均显著下降(均P<0.05),肺和脾Th1细胞比例显著上升(均P<0.05)。2)体外试验:与B组相比,C组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4水平均显著上升(均P<0.05);与C组相比,T组脾脏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水平显著上升,IL-4水平显著下降(均P<0.01),与体内试验结果一致。结论Eg.Fis183-102可缓解过敏性哮喘小鼠肺组织炎症损伤,降低IgE的分泌,并可能通过纠正Th1/Th2免疫应答失衡抑制OVA诱导的过敏性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
- 辛云卓宋东谢笑多杨雪金海容赵嘉庆
- 关键词:过敏性哮喘细粒棘球绦虫
-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及胃肠激素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7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实施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实施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比2组患者手术前后胃动素水平、术后胃泌素水平、免疫指标、并发症及一般情况。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平均止痛次数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P <0. 05);淋巴结清扫数量2组患者无明显差距(P> 0. 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应用腹腔镜根治术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恢复速度和预后效果。
- 宋东王涛郭卫东
- 关键词:结直肠癌腹腔镜胃肠道功能胃肠激素预后效果
- 帕瑞昔布钠与地佐辛超前镇痛对甲状腺术后镇痛效果比较及对β-内啡肽的影响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与地佐辛在临床常规剂量下行超前镇痛对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对血清β-内啡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患者90例(ASAI-II级),分为3组(n=30),分别于麻醉前30 min,帕瑞昔布钠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地佐辛组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和生理盐水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3组术后均未行术后镇痛,分别记录每组患者术后0.5、2和6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并于上述3个时间点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的血清β-内啡肽水平。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帕瑞昔布钠组和地佐辛组术后0.5、2、6 h各时间点的VAS评分明显减低(P<0.05),帕瑞昔布钠组与地佐辛组比较,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帕瑞昔布钠组和地佐辛组血清β-内啡肽水平明显降低(P<0.05),帕瑞昔布钠组与地佐辛组比较,β-内啡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帕瑞昔布钠40 mg与地佐辛5 mg超前镇痛均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抑制术后应激反应,且其镇痛效果相近。
- 李文彬陈学新马富强井蕊廖红宋东
- 关键词:地佐辛Β-内啡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