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雪旺细胞
  • 2篇细胞
  • 2篇细胞治疗
  • 2篇成肌细胞
  • 1篇运动神经
  • 1篇运动神经元
  • 1篇神经元
  • 1篇神经再生
  • 1篇前角
  • 1篇前角运动神经...
  • 1篇周围神经
  • 1篇周围神经再生
  • 1篇注射
  • 1篇肌肉
  • 1篇肌肉注射
  • 1篇脊髓
  • 1篇脊髓前角
  • 1篇脊髓前角运动...
  • 1篇靶肌肉注射
  • 1篇促进周围神经...

机构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西南科技大学
  • 2篇黑龙江省卫生...

作者

  • 2篇刘明辉
  • 2篇杨志明
  • 2篇贾继峰
  • 2篇李秀群
  • 2篇唐洁
  • 2篇金连宏

传媒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年份

  • 2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细胞治疗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注射异体不同细胞于大鼠失神经靶肌肉,对神经再生的促进及防止运动终板变性、促进肌肉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取1周龄SD乳鼠400只,体重20.0±2.3g,制备雪旺细胞、成肌细胞和肾内皮细胞。将SD成年雌性大鼠36只,体重120~150g,随机分为四组,每组9只。无菌条件下切断左侧坐骨神经,一期神经外膜缝合。术后即于小腿三头肌处注射相应细胞,每7天注射1次,共4次。A组注射1×106/ml单纯雪旺细胞1ml,B组注射1×106/ml雪旺细胞加成肌细胞1ml(雪旺细胞∶成肌细胞为1∶1),C组注射1×106/ml混合细胞提取液1ml(雪旺细胞∶成肌细胞∶肾内皮细胞为1∶1∶1),D组注射无血清培养液1ml作对照。术后行大体观察,术后3个月取材行靶肌肉的组织形态学观察,行单位面积运动终板个数检测、单位面积靶肌肉Actin阳性肌纤维个数检测,以及酶组织化学观察。于神经缝合口近、远端检测神经鞘细胞密度和再生神经纤维面积的观察。结果术后1~3个月A、B、C组大鼠患肢由不同程度的足踝部溃疡逐渐愈合,肿胀消退,恢复正常行走;D组患侧下肢肌肉萎缩,足踝溃疡、肿胀,足趾挛缩明显,拖行。术后3个月,单位面积靶肌肉运动终板个数、Actin阳性细胞数、失神经肌肉各种酶活性和再生神经的组织学改变,C组优于A、B组(P〈0.01)。A、B、C组实验结果均明显优于D组(P〈0.01)。结论雪旺细胞、雪旺细胞加成肌细胞、混合细胞提取液均有促进神经再生及防止运动终板变性、促进肌肉功能恢复的作用,混合细胞提取液作用优于雪旺细胞及雪旺细胞加成肌细胞移植。
刘明辉杨志明金连宏贾继峰李秀群唐洁
关键词:雪旺细胞成肌细胞靶肌肉注射周围神经再生
细胞治疗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注射不同的异体细胞于大鼠失神经靶肌肉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雌性6周龄SD大鼠36只,体重120~150g;随机分为四组,每组9只。无菌条件下切断左侧坐骨神经,一期神经外膜缝合。术后即于小腿三头肌处注射相应细胞,7d注射1次,共4次。A组注射1×106/ml单纯雪旺细胞1ml、B组注射1×106/ml雪旺细胞加成肌细胞1ml(雪旺细胞∶成肌细胞为1∶1)、C组注射1×106/ml混合细胞提取液1ml(雪旺细胞∶成肌细胞∶肾内皮细胞为1∶1∶1)、D组无血清培养液1ml作对照。术后3个月进行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内C-Jun表达及酶组织化学观察。结果术后3个月,A、B及C组的C-Jun阳性表达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形态均较D组好,神经元数目明显多于D组。各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内C-Jun活性表达:A组128.591±0.766,B组116.729±0.778,C组100.071±2.017,D组144.648±2.083;D组与A、B及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间及B、C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内酶组织化学观察:A、B及C组神经元胞体轮廓清楚,胞体饱满,D组神经元胞体轮廓模糊,胞浆和细胞核界限不清晰。各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酶活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雪旺细胞、雪旺细胞加成肌细胞、混合细胞提取液均有保护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作用,混合细胞提取液优于雪旺细胞及雪旺细胞加成肌细胞。
刘明辉杨志明唐洁金连宏贾继峰李秀群
关键词:雪旺细胞成肌细胞运动神经元脊髓前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