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
- 作品数:27 被引量:73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人民医院仁术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面颅底大金属异物击入损伤颈内动脉一例被引量:1
- 2021年
- 本文报道了湖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1例面颅底大金属异物击入损伤颈内动脉岩段(C2段)的病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提示异物侧颈内动脉颅内段血流完全中断,经手术探查发现异物导致颈内动脉岩段管壁破裂并长段血栓形成,以钛夹夹闭颈内动脉远心端,经颈部结扎颈内动脉近心端后,安全取出异物。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出院。
- 周恩刘斌苗刚勇谭志强杨慕肖旭平
- 关键词:颈内动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金属异物对症支持治疗手术探查
- 经外耳道耳内镜手术诊治鼓膜完整的传导性聋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经外耳道耳内镜手术诊治鼓膜完整的传导性聋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鼓膜完整的传导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外耳道耳内镜手术探查。结果:16例患者经鼓室探查均明确诊断,先天性中耳畸形6例,先天性中耳胆脂瘤5例,先天性中耳胆脂瘤合并中耳畸形2例,耳硬化2例,外伤性听骨链中断1例。经外耳道耳内镜手术探查鼓室并根据术中情况行听力重建,14例(14耳)中植入PORP 7例,TORP 5例,Piston 2例,其余2例未行听力重建。术后14例患者平均气导听阈由术前的(61.7±6.5)dB HL下降到术后的(29.8±10.7)dB HL(P<0.01),平均气骨导差由术前的(36.8±3.2)dB HL下降到术后的(10.7±6.9)dB HL(P<0.01)。1例先天性中耳胆脂瘤合并中耳畸形患者仅切除病灶,未行听力重建;1例患者听骨链畸形,镫骨底板固定,术中因无合适听骨,未行人工听小骨植入。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外耳道耳内镜手术适合鼓膜完整的传导性聋患者的诊治,该手术微创、并发症低,行听力重建后患者听力恢复较好。
- 谭志强彭韬刘斌苗刚勇卜梅香周恩肖旭平凌科技
- 关键词:听觉丧失传导性内镜外科手术听骨链重建
- 全喉切除术应用带蒂甲状腺组织瓣与传统带状肌修复发生咽瘘的临床对比研究
- 2024年
- 目的:对比全喉切除术应用带蒂甲状腺组织瓣与传统带状肌修复术后咽瘘的发生差异,寻找降低全喉切除术后咽瘘的有效修复方式。方法:60例局部晚期喉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30例。全喉切除施行后实验组采用带蒂甲状腺组织瓣修复加固咽吻合口,对照组采用传统带状肌修复加固咽吻合口。收集2组患者性别、年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颈淋巴结清扫、合并糖尿病、术后低蛋白血症、肿瘤分期、修复方式及术后咽瘘的数据,比较2组患者咽瘘的发生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全喉术后咽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全喉切除术后采用带蒂甲状腺组织瓣修复术后咽瘘的发生率为3.3%(1/30),采用传统带状肌修复术后咽瘘的发生率2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颈淋巴结清扫、糖尿病、肿瘤分期与咽瘘之间未呈现出显著相关性;术后低蛋白血症和修复方式与咽瘘发生具有相关性;修复方式是全喉切除术后咽瘘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全喉切除术应用带蒂甲状腺组织瓣修复较传统带状肌修复术后咽瘘发生率明显降低,其可作为一种有效地降低术后咽瘘的临床手术修复方式。
- 苗刚勇周恩刘斌肖旭平谭志强凌科技彭韬
- 关键词:咽瘘全喉切除术
- 等离子点状激发技术在儿童OSA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联合围手术期快速康复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等离子点状激发技术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联合围手术期实施快速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计划的应用疗效研究。方法纳入160例OSA患儿,所有患儿均行等离子扁桃体切除及腺样体消融术,围手术期均采用快速康复路径,根据住院号单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等离子点状激发技术)和对照组(采用常规等离子手术方式)各80例。评估2个组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结果所有手术患儿术后疼痛程度均较轻,随着时间推移疼痛逐渐减轻,术后第7天绝大部分患儿疼痛均几乎消失;同时间点观察组患儿疼痛低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手术时间(26.850±2.536)min、术中出血量(1.738±0.896)mL较对照组手术时间(29.188±2.960)min、术中出血量(4.838±2.923)mL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术后经口进食能量达标率高于对照组(χ^(2)=12.172,P<0.01)。对照组1例患儿在术后7 d出现一过性口咽部出血,经对症处理后好转,观察组术后无再发出血患儿,两组在术后低热、再发出血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等离子点状激发技术应用于儿童OSA扁桃体腺样体切除可优化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方案,降低术中出血,减少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罗露周恩肖旭平林志强方志杰吕晓虹
- 关键词:ERAS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围手术期
-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究鼻渊通窍颗粒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1
- 2022年
-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鼻渊通窍颗粒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设置药物的参数范围在TCMSP平台筛选鼻渊通窍颗粒的活性成分,并挖掘各个活性成分相对应的靶点,在DrugBank、GeneCards、OMIM、PharmGKB和DisGeNET数据库探索“慢性鼻窦炎”的有关靶点,将上述共同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获得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Cytoscape 3.8.0的CytoNCA插件获取网络核心靶点。再利用R语言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 3.8.0软件进行“药物–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疾病”网络模型构建与分析,最后使用Sybyl软件进行核心靶点和药物成分的分子对接并预测其结合能力。结果鼻渊通窍颗粒有14种药物组分,共筛选出149个活性成分,这些活性成分和慢性鼻窦炎的共同靶点有85个,其中核心靶点有7个,主要与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通路、人巨细胞病毒感染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等相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靶点与活性成分均有一定的结合活性,其中CASP3与汉黄芩素、β-谷甾醇、千层纸素A、黄芩素、刺槐素,JUN与β-谷甾醇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鼻渊通窍颗粒可能从抑制炎症反应、参与免疫调节、防止氧化应激、调节脂质代谢以及提高黏液纤毛传输功能等多方面发挥对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作用,为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 李杉杉周恩李湘胜
- 关键词:鼻渊通窍颗粒慢性鼻窦炎分子对接汉黄芩素Β-谷甾醇黄芩素
- 鼻骨海绵状血管瘤1例被引量:1
- 2022年
- 1临床资料患者,女,48岁,因"发现左侧鼻部新生物4年"入院。鼻窦区无压痛,鼻前庭无红肿,双鼻腔黏膜无充血,双下鼻甲不大,鼻中隔不偏,鼻中道未见脓性分泌物,总鼻道内可见少量黏涕,各鼻道未见新生物及出血点。左侧鼻背部可见一2 cm×1.5 cm×0.5 cm大小的肿物,伴有轻压痛,质硬,边界较规则,表面光滑,周围组织无红肿、破溃、异常分泌物。患者既往体健,自诉2岁时曾被外物砸伤鼻背部,未行特殊处理,具体受伤情况不详。
- 任昱肖旭平杨慕袁康龙周恩
- 关键词:鼻骨
- 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致颈深部脓肿误诊误治一例被引量:2
- 2021年
- 本文报道了1例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病例。患者女,37岁,因“反复发热、咳嗽5个月,左颈部胀痛2周”入院,入我院前患者辗转国内多家医院,考虑“血行播散性结核”进行抗结核治疗,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改善不佳,经过我院手术活检及术后多次引流液培养,明确诊断为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经抗真菌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我科门诊定期电话随访,出院后半年患者于当地死亡,具体原因不详。
- 袁康龙周恩杨慕凌科技任昱梁剑肖旭平
- 关键词:误诊误治抗真菌治疗左颈部手术活检颈深部脓肿
- 一种气管堵管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管堵管器,包括盖板、卡环、密封管、锥形管以及拉环,所述盖板的底部一侧设有第一夹条,所述盖板的底部另一侧设有第二夹条,所述第一夹条设置于第二夹条的底部,且所述第一夹条与第二夹条之间呈相对设置,所述第一...
- 刘小白谭本芝阳二连刘亮周恩
- 42例喉癌患者血清microRNAlet-7a水平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42例喉癌患者血清microRNAlet-7a水平的变化及其对喉癌的诊断价值。方法qRT-PCR检测42例喉癌患者(手术前后)及42例健康体检者血清miRNA let-7a的表达,分析血清let-7a水平与喉癌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其对喉癌的诊断效能。结果血清let-7a在实验组比正常对照组相对表达下降分别为:0.38±0.0831、0.933±0.0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喉癌患者术前比术后1周血清let-7a的相对表达下降为:0.38±0.0831、0.488±0.1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let-7a的相对表达量与淋巴结转移有关联(P<0.05);与年龄、性别、饮酒、吸烟、浸润深度、肿瘤分型、TNM分期、分化程度无关联(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显示以0.765为血清let-7a相对表达量的最佳临界值诊断喉癌,其灵敏度为76.5%,特异度为76.1%,AUC为0.850,95%置信区间为0.776~0.932。结论喉癌患者血清miRNAlet-7a水平较健康者出现下调,let-7a有望成为诊断喉癌的新的分子标志物。血清let-7a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有关,有助于肿瘤病情判断与术后病情监测,但有待进一步研究。
- 罗露周恩欧阳思陈义肖旭平王继华
- 关键词:喉癌MICRORNA血清
- 耳内镜下软骨岛技术结合栅栏软骨技术修补鼓膜次全穿孔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软骨岛技术结合栅栏软骨技术修补鼓膜次全穿孔的鼓膜愈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湖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89例,分为高年资耳科医师组(组1)和低年资耳科医师组(组2)。组1(100例)分为2个亚组:A组单用软骨岛技术完成68例,B组采用软骨岛技术结合栅栏软骨技术32例;组2(89例)分为2个亚组:C组单用软骨岛技术50例,D组采用软骨岛技术结合栅栏软技术39例。结果:组1鼓膜愈合率为96.0%(96/100),组2为87.6%(78/89),两组间鼓膜愈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4,P=0.034)。A组鼓膜愈合率为94.1%(64/68),B组为100%(32/32),C组为80.0%(40/50),D组为97.4%(38/39)。其中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61,P=0.161),C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49,P=0.013),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92,P=0.019),B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32,P=0.362)。结论:对于初学鼓膜成形术的术者,耳内镜下采用软骨岛技术结合栅栏软骨技术能明显提高鼓膜次全穿孔鼓膜成形术的成功率。
- 谭志强刘映辰刘斌肖旭平肖欢彭韬周恩
- 关键词:鼓膜成形术耳内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