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荣丽

作品数:2 被引量:73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岩相
  • 2篇构造古地理
  • 2篇古地理
  • 1篇多岛洋
  • 1篇岩相古地理
  • 1篇岩相古地理特...
  • 1篇岩相特征
  • 1篇造山带
  • 1篇三叠
  • 1篇三叠纪
  • 1篇山带
  • 1篇特提斯
  • 1篇特提斯洋
  • 1篇盆山转换
  • 1篇昆仑造山带
  • 1篇古地理特征
  • 1篇古特提斯
  • 1篇古特提斯洋
  • 1篇二叠-三叠纪
  • 1篇二叠纪

机构

  • 2篇西安地质矿产...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2篇计文化
  • 2篇陈守建
  • 2篇李荣社
  • 2篇赵振明
  • 2篇刘荣丽
  • 1篇王国灿
  • 1篇朱迎堂
  • 1篇李国栋

传媒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球科学(中...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巴颜喀拉构造带二叠-三叠纪岩相特征及构造演化被引量:40
2011年
特提斯洋的形成与演化问题是青藏高原重大基础地质问题之一,通过多年的野外观察、分析测试和综合研究,结合覆盖全区及相邻地区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及其他前人研究成果,尤其是对巴颜喀拉构造带二叠-三叠纪地层、岩相特征及构造古地理环境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探讨了其构造演化,以期对提高青藏高原特提斯洋演化历史和潘吉亚大陆形成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有所禆益.巴颜喀拉构造带未出露前二叠纪地层,二叠-新近纪地层均有出露,尤以三叠纪地层广泛出露为其主要特征.其中,二叠-三叠系主要为海相沉积,比较连续,尤以海相三叠系最具特色,著名的巴颜喀拉山群横贯全区,分布广泛,厚度巨大,侏罗-第四系主要为陆相河湖沉积.二叠系黄羊岭群岩性为碎屑岩、碳酸盐岩夹火山岩,自下而上表现为浅海相-深海、半深海相-浅海相沉积演化特征;三叠系主要为巴颜喀拉山群,岩性单调,主要为砂泥质类复理石沉积,局部地区夹钙质及火山物质,沉积环境总体表现为浅海相-深海、半深海相-滨浅海相-陆相沉积演化序列.二叠-三叠纪构造古地理环境表现为拉张裂陷形成洋(海)盆-汇聚、部分碰撞形成残留洋(海)盆、前陆盆地-拉张裂陷形成洋(海)盆-汇聚、部分碰撞形成残留洋(海)盆、前陆盆地-完全碰撞造山,海水退出,进入陆相沉积演化的历史.巴颜喀拉地区是塔里木-中朝陆块与南方大陆(冈瓦纳陆块)之间古特提斯洋域的主洋盆所在地区之一,与其南部龙木错-双湖洋盆共同构成古特提斯洋域的双洋域.
陈守建李荣社计文化赵振明李国栋刘荣丽戴传固朱迎堂
关键词:构造古地理古特提斯洋
昆仑造山带二叠纪岩相古地理特征及盆山转换探讨被引量:34
2010年
昆仑造山带基本构造-地层格架主要奠基于古生代,是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多次洋陆转换、碰撞造山的结果。早中二叠世是晚古生代昆仑多岛洋盆(昆南洋)伸展裂陷最为强烈期,海相沉积广布,昆北为活动边缘裂谷,大部分区域为滨浅海相沉积,局部为火山盆地相沉积;昆中洋岛大部分为海水淹没,发育滨浅海相沉积;康西瓦—木孜塔格—阿尼玛卿一线及其以北昆南区为深海-半深海相沉积。早中二叠世总体表现为南深北浅的多岛小洋盆构造-古地理格局。中二叠世晚期昆仑地区发生了一次显著的汇聚作用(华力西运动),洋盆和活动大陆边缘裂谷闭合,隆升遭受剥蚀,完成了一次盆山转换。晚二叠世早期,大部分地区仍为剥蚀区,局部地区形成陆相红色碎屑岩建造,其后东昆仑东部海水从东南进入,西昆仑东部海水从西北进入,在较局限的区域内沉积了滨浅海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进入了另一个盆山发展时期。笔者通过多年的野外观察、分析测试和综合研究,结合覆盖全区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及其他前人研究成果,选择昆仑造山带晚古生代盆山转换关键时期——二叠纪,对其地层、岩相特征及构造古地理环境进行研究,并探讨了其构造演化,以期对提高昆仑造山带的研究水平和指导找矿工作有所禆益。
陈守建李荣社计文化赵振明刘荣丽贾宝华张振福王国灿
关键词:昆仑造山带二叠纪构造古地理盆山转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