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秋

作品数:7 被引量:56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增殖
  • 3篇细胞
  • 3篇细胞增殖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3篇淋巴细胞增殖
  • 3篇SIVMAC...
  • 3篇B淋巴细胞
  • 3篇B淋巴细胞增...
  • 2篇血压
  • 2篇猕猴
  • 2篇患病
  • 2篇高血压
  • 2篇CD4+T淋...
  • 1篇人中
  • 1篇上清
  • 1篇上清液
  • 1篇体质指数
  • 1篇突变
  • 1篇突变基因

机构

  • 7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广东药学院

作者

  • 7篇刘晓秋
  • 6篇赵景波
  • 3篇赵南
  • 3篇姚振江
  • 3篇王从菊
  • 3篇李佳娜
  • 2篇赵玉娟
  • 1篇张敏
  • 1篇董礼行
  • 1篇李婧
  • 1篇马牧原
  • 1篇高孟
  • 1篇马晓萍
  • 1篇傅世英
  • 1篇温馨
  • 1篇李莹
  • 1篇陈扬

传媒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4篇2012
  • 3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高血压危险因素聚集对高血压患病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黑龙江省城市与农村居民高血脂、高血糖、饮酒和超重的聚集与高血压患病危险性的关联。方法选择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兰西县平山镇共5 984名居民,调查其高血压患病和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吸烟、饮酒等生活方式,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检测血糖、血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危险因素聚集项数与高血压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调整年龄和性别因素后,城市居民高血压危险因素聚集1~4项的OR值(95%CI)分别为2.075(1.709~2.319),3.259(2.611~4.068),5.596(4.106~7.262)和5.597(2.993~10.465);农村居民高血压危险因素聚集1~4项的OR值(95%CI)分别为1.298(1.072~1.572),2.145(1.729~2.662),2.986(2.185~4.079)和2.169(1.1293~3.954);危险因素聚集2项及以上的OR值均高于1项的OR值。结论黑龙江地区城市和农村人群高血压患病危险性均随着危险因素的聚集项数增加而增加。
李佳娜赵玉娟赵南刘晓秋傅世英兰心竹温馨陈扬增生赵景波
关键词:高血压
SIVmac239对猕猴B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机制
2009年
目的:探讨SIVmac239感染CD4+T淋巴细胞后,能否产生某些可抑制B淋巴细胞生长的活性因子,及其抑制作用的机制,为HIV/AIDS进一步的病原学研究和控制提供有益的线索。方法:用MTT实验观察不同时间收集的SIV-mac239感染的CD4+T淋巴细胞上清和未感染SIVmac239的CD4+T淋巴细胞的上清对猕猴B淋巴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用3Hthymidine uptake assay判断这些上清是否抑制B淋巴细胞的DNA合成,用凝胶电泳方法检测DNA合成被抑制是否为凋亡的机制,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yclin D1的表达情况。结果:SIVmac239感染的CD4+T淋巴细胞上清含有抑制猕猴B淋巴细胞生长的因子,并且,其抑制效果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这些因子可较强的抑制CD4+T淋巴细胞的DNA合成,最高抑制率可达81%。凝胶试验结果未见DNA梯状条带。Western blot试验发现Cyclin D1表达被抑制。结论:SIVmac239感染CD4+T淋巴细胞可产生抑制B淋巴细胞生长的因子。此因子可较强的抑制猕猴B淋巴细胞DNA的合成,但并不引起B淋巴细胞凋亡。其主要机制为抑制猕猴B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蛋白D1的产生,使B淋巴细胞停止在G1期,即抑制作用的主要的机制为细胞被捕获在细胞周期的G1期。本研究结果发现一个新的现象,即猕猴B淋巴细胞虽然不被SIVmac239感染,但可被SIVmac239感染的CD4+T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所捕获,抑制其细胞DNA合成,从而可导致该细胞的功能发生障碍和影响机体体液免疫作用。
赵景波刘晓秋王从菊姚振江
关键词:SIVMAC239CD4^+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
解耦联蛋白2-45bp插入缺失突变与体质指数在中国人中无相关性
目的:目前关于解耦联蛋白2(CP2)-45bp插入缺失突变基因多态性(I/D)与体质指数(BMI)的关系尚存在争议:我们开展了一个病例对照研究来探索中国汉族人群中UCP2-45bpI/D基因多态性与BMI是否相关。  方...
刘晓秋
关键词:解耦联蛋白2体质指数汉族人群
被动吸烟与脑卒中危险性关系Meta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被动吸烟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有研究数据显示,美国大约有50%不吸烟者受二手烟的侵扰〔1〕,而在中国遭受二手烟危害的人群则高达5.4亿〔2〕。研究表明,被动吸烟者吸入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的CO、尼古丁及各类致癌物,其危害可能会比主动吸烟更大〔3〕。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被动吸烟与脑卒中危险性关系进行了研究,但研究结果存在差异。
刘晓秋赵南李佳娜李莹马牧原高孟马晓萍李婧赵景波
关键词:被动吸烟脑卒中META分析
SIVmac239感染T淋巴细胞后的上清液对B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
2009年
目的探讨恒河猴免疫缺陷病毒SIVmac239感染CD4+T淋巴细胞后,能否产生某些可抑制B淋巴细胞生长的活性因子。方法用MTT实验观察不同时间收集的SIVmac239感染的CD4+T淋巴细胞上清液和未感染SIVmac239的CD4+T淋巴细胞(C8166)的上清液对猕猴B淋巴细胞(MM133)生长的抑制作用情况。结果SIVmac239感染的CD4+T淋巴细胞上清含有抑制猕猴B淋巴细胞生长的因子,并且,其抑制效果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SIVmac239感染CD4+T淋巴细胞可产生抑制B淋巴细胞生长的因子。
赵景波张敏王从菊刘晓秋姚振江
关键词:SIVMAC239CD4+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
SIVmac239对猕猴B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机制
2009年
目的:探讨SIVmac239感染CD+4T淋巴细胞后,能否产生某些可抑制B淋巴细胞生长的活性因子,及其抑制作用的机制,为HIV/AIDS进一步的病原学研究和控制提供有益的线索。方法:用MTT实验观察不同时间收集的SIVmac239感染的CD4+T淋巴细胞上清和未感染SIVmac239的CD4+T淋巴细胞的上清对猕猴B淋巴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用3H thymidineuptake assay判断这些上清是否抑制B淋巴细胞的DNA合成,用凝胶电泳方法检测DNA合成被抑制是否为凋亡的机制,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yclin D1的表达情况。结果:SIVmac239感染的CD4+T淋巴细胞上清含有抑制猕猴B淋巴细胞生长的因子,并且,其抑制效果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这些因子可较强的抑制CD+4T淋巴细胞的DNA合成,最高抑制率可达81%。凝胶试验结果未见DNA梯状条带。Western blot试验发现Cyclin D1表达被抑制。结论:SIVmac239感染CD4+T淋巴细胞可产生抑制B淋巴细胞生长的因子。此因子可较强的抑制猕猴B淋巴细胞DNA的合成,但并不引起B淋巴细胞凋亡。其主要机制为抑制猕猴B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蛋白D1的产生,使B淋巴细胞停止在G1期,即抑制作用的主要的机制为细胞被捕获在细胞周期的G1期。本研究结果发现一个新的现象,即猕猴B淋巴细胞虽然不被SIVmac239感染,但可被SIVmac239感染的CD4+T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所捕获,抑制其细胞DNA合成,从而可导致该细胞的功能发生障碍和影响机体体液免疫作用。
赵景波刘晓秋王从菊姚振江
关键词:SIVMAC239CD4+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
哈尔滨市社区居民高血压前期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43
2012年
目的探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社区居民高血压前期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哈尔滨市的2个社区1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35岁居民空腹静脉血标本进行血糖及血脂的检测。结果共调查5 348人,男性2 152人,女性3 196人。高血压前期总患病率为33.10%,男性高血压前期患病率(39.41%)高于女性(2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09.83,P<0.001)。≥35岁的男性居民高血压前期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逐渐降低趋势(Z=-7.50,P<0.001),而女性在≥45岁显示高血压前期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呈降低趋势(Z=6.22,P<0.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男性、年龄(≥45岁)、高血压家族史、腰围(男性≥85cm,女性≥80cm)、体质指数(≥25.0 kg/m2)和甘油三酯(≥1.7mmol/L)是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是高血压前期的保护因素。结论高血压前期的患病在城市中较普遍,应及早预防,降低高血压前期转化为高血压的风险。
赵南赵景波赵玉娟李佳娜刘晓秋傅世英董礼行
关键词:高血压患病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