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新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辽宁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哲学
  • 2篇社会
  • 2篇社会主义
  • 2篇主义
  • 2篇和谐社会
  • 1篇邓小平理论概...
  • 1篇易传
  • 1篇易经
  • 1篇哲学视角
  • 1篇政府
  • 1篇中国化马克思...
  • 1篇认同度
  • 1篇儒学
  • 1篇社会构建
  • 1篇社会主义核心
  • 1篇社会主义核心...
  • 1篇社会主义核心...
  • 1篇社会主义和谐...
  • 1篇社会资本
  • 1篇生态

机构

  • 7篇辽宁工业大学

作者

  • 7篇刘志新
  • 2篇赵伟
  • 1篇代海燕
  • 1篇王俭
  • 1篇邱红
  • 1篇王凤

传媒

  • 7篇辽宁工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PPP模式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2017年
为加快推进城市建设,政府和社会资本采用PPP的合作模式,这是一种新型的项目融资方式,以提高效率,降低风险为目的。前期通过论证项目的物有所值和财政可承受能力的报告,来确定项目是否可以实施。报告审核通过之后通过签署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以此来保证合作的顺利完成。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PPP模式在我国城镇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的投资建设和运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地政府纷纷建立PPP项目库,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PPP模式的应用对于缓解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压力、存量债务压力、降低系统性风险、提升公共服务效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推动效应。
王凤刘志新
关键词:PPP模式社会资本财政负担
先秦儒学“天人合一”思想与和谐社会构建被引量:1
2011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先秦儒学"天人合一"的思想恰恰为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重要的借鉴价值。
代海燕刘志新
关键词:和谐社会
对“邓小平理论概论”教学方法改进的几点思考被引量:2
2008年
"邓小平理论概论"教学方法改革,是提高教学整体质量和实际效果的需要,改进教学方式是"邓小平理论概论"教学改革的重要条件。本文从授课方式、方法入手,力图改变单纯从书面出发传授知识的作法,在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方面下功夫,讲活邓小平理论概论课。
刘志新
关键词:教学方式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视角——从多重关系的相互统一谈起被引量:1
2008年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多重关系的统一。本文以处理关系为切入点,试图说明和谐就是关系的和谐。论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处理好的重要的几个关系,应该以人为本,使和谐社会充满活力,实现人们对社会至善和尽美的追求。
刘志新邱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周易》思想的若干体现
2011年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新型的马克思主义,它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思想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新的理论结晶。这决定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周易》是中华文化最有代表性的典籍之一,在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方针指导下,辩证分析《周易》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其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内容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相联系,有利于赋予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更加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从《周易》的若干合理思想出发,结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探究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周易》思想的若干体现。
赵伟刘志新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周易易经易传
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认同度的调查及分析——以辽宁工业大学为例
2017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创新理论,它可以对人们的思想行为、社会的精神风尚具有导向的功能,通过本课题组的分析,结论是高校大学生的主流是认知度高,且认同感强,但也有部分人的认识存在偏差,需要通过各种切实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措施的采用,使大学生的实际行为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涵。
王俭刘志新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人与自然——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视阈被引量:2
2009年
人与自然的关系之所以被纳入到生态文明的视阈,决不是简单的理论推论,而是现实的呼唤。因为生态文明建设究竟沿着什么路线走,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有其赖以建立的理性条件和现实基础。它的现实基础很简单:这就是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使人们认识到生存问题的严重,使人开始关注自身与自然的关系,认真思考在自然中的位置。人们面对生态危机,需要寻求摆脱危机的路径,这既是人类本能的使然,也是人类的理性使然,更是对人的生存和意义做出的体现时代精神的全新的诠释。本文从分析中国古代生态伦理基本思想入手,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准则,面对生态危机的现实,重新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人与自然关系,旨在说明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神圣使命。
刘志新赵伟
关键词:生态文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