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雪姣
-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导向分离翻白草活性成分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研究翻白草Potenlilladiscolor的化学成分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方法以4-硝基苯基-α-吡喃葡萄糖苷(PNPG)为底物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筛选。利用硅胶、聚酰胺、Sephadex LH-20凝胶、ODS及反相HPLC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运用核磁共振波谱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翻白草全草95%乙醇水浸提物的二氯甲烷、醋酸乙酯、正丁醇等萃取物经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的30%乙醇水洗脱部分显示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对其进一步的化学成分研究共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3′,4,4′-四羟基联苯(1)、反式银椴苷(2)、顺式银椴苷(3)、柚皮素-5-O-β-葡萄糖苷(4)、异杞柳苷(5)、黑色五味子单体苷(6)、紫椴苷B(7)、(-)-异落叶松脂素-9′-O-β-D-吡喃木糖苷(8)、2-羰基-坡模酸(9)、齐墩果酸(10)、熊果酸(11)、2α,3α,19α-三羟基-12-烯-28-熊果酸(12)、2α-羟基齐墩果酸(13)、覆盆子酸(14)、山柰酚(15)、山柰酚-3-O-β-D-葡萄糖醛酸苷(16)、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6′′-甲酯(17)。结论化合物1、3~8均为首次从委陵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17均对α-葡萄糖苷酶有抑制作用。
- 高冰苏艳芳张杰马雪姣王玮
- 关键词:委陵菜属翻白草Α-葡萄糖苷酶齐墩果酸
- 假升麻中2个新的单萜苷类化合物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研究假升麻Aruncus sylvester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硅胶及反相ODS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综合运用NMR、HR-ESI-MS等波谱手段以及ECD计算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假升麻乙醇提取物正丁醇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2个新的单萜苷,分别鉴定为(2E,4S,5R)-4-hydroxy-3-[2-(β-D-glucopyranosyloxy)ethylidene]-5-(2-methylprop-1-en-1-yl)dihydrofuran-2(3H)-one(1)、(2Z,4S,5R)-4-hydroxy-3-[2-(β-D-glucopyranosyloxy)ethylidene]-5-(2-methylprop-1-en-1-yl)dihydrofuran-2(3H)-one(2)。结论化合物1和2均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假升麻苷A和假升麻苷B。
- 马雪姣栗章彭苏艳芳
- 关键词:单萜苷
- 莛子藨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莛子藨Triosteum pinnatifidum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反相ODS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综合运用质谱、核磁共振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莛子藨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包括2个单萜二糖苷:(E)-(6S)-8-[α-L-arabi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yloxy]-2,6-dimethyloct-2-eno-1,3"-lactone(1)、urceolide(2)和8个酚类化合物:2,3-二氢穗花杉双黄酮(3)、芹菜素4'-O-β-D-葡萄糖苷(4)、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5)、原儿茶酸(6)、没食子酸乙酯(7)、tachioside(8)、icariside F2(9)、icariside E4(10)。结论除化合物2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结构中的阿拉伯糖应更正为~1C_4式的α-L-阿拉伯糖。
- 赵泽青苏艳芳黄雄周家莉马雪姣
- 关键词:忍冬科原儿茶酸
- 华蟹甲中1个新的酚苷类化合物
- 2018年
- 目的研究华蟹甲Sinacalia tangutica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硅胶及反相ODS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综合运用~1H-NMR、^(13)C-NMR、DEPT、HSQC、HMBC和HR-ESI-MS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华蟹甲乙醇提取物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得到1个新的酚苷,鉴定为5-羟基丁香酚-4-O-β-D-木糖基-(1→6)-O-β-D-葡萄糖苷(1)。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华蟹甲苷。
- 马雪姣黄雅雯苏艳芳王玮
- 关键词:酚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