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晶
- 作品数:10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语言·思维·文化”三位一体的英语专业听力教学模式探析被引量:1
- 2014年
- 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以及中西方迥异的思维模式是影响我国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主因。本文从语言与思维、文化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文化背景知识和思维方式对听力理解能力的影响,探讨"语言·思维·文化"三位一体的英语专业听力教学模式,以提升教师对导入多元文化、培养英语思维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视与践行,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 陈晶
- 关键词:语言文化思维听力教学
- 作家的灵魂、时代的灵魂、人物的灵魂——论析莎士比亚戏剧中的鬼魂形象意蕴被引量:1
- 2011年
- 在莎士比亚剧中涉及鬼魂形象的剧目数量相当可观,如《理查三世》、《哈姆雷特》、《麦克白》等。可以说鬼魂已成为莎士比亚戏剧常有的描写对象。该文力图将视角锁定在莎士比亚的鬼魂形象上,从表意性上来谈谈对它的艺术表现方式的一些理解。
- 陈晶郑佳燕
- 关键词:莎士比亚鬼魂意蕴
- 论《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被虐和自虐被引量:1
- 2009年
- 该文从心理学的角度论述了小说《呼啸山庄》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一生从被虐到自虐的过程,并分析了他被虐和自虐之间的相互关系。
- 郑佳燕陈晶
- 关键词:希斯克利夫自虐人性心理
- 试析“手”的语法化被引量:2
- 2010年
- 作为一种解释语言现象的框架,语法化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为语言学中的一个研究热点。语法化研究可以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进行。在阐述语法化的机制、现代汉语中的"手"的本义及引申的基础上,对"手"这一常见词项进行共时的语法化分析,发现通过隐喻和转喻,"手"的语法意义与最初的实在意义之间存在联系,实在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分布有制约作用。
- 陈晶何金娥
- 关键词:语法化认知语言学隐喻转喻
- 浅析布什关于朝鲜核试验演说的文体特点
- 2010年
- 从文体分析的角度,通过对语言描写即从语音、词汇、句法及语篇内在结构等角度分析和对文本语篇所选择语言成分的得体性进行分析,探讨了美国前总统布什的朝鲜核试验演说的文体特点。旨在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英语演说文体的敏感,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意义。
- 袁勤陈晶
- 关键词:文体分析语言描写演说文体特点
- 论《紫颜色》中的黑人音乐与人物被引量:1
- 2010年
- 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紫颜色》多处描述黑人的歌声,歌声成为黑人自由抒发情感的最好方式,同时也成为他们战胜痛苦和艰辛生活的精神支柱;音乐是黑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体现了黑人生活中的苦与乐,见证了黑人女性在逆境中的成长。
- 郑佳燕陈晶
- 关键词:黑人音乐唱歌蓝调《紫颜色》
- 隐喻在习语语义形成和抽象化过程中的作用--以“手”为例被引量:1
- 2008年
- 语言源于人们的生活体验,语言中的词汇通过隐喻的影射作用,获得新的语义。以"手"为例,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结合实证的研究方法,说明自然语言中的大部分习语和普通词汇一样,其抽象语义也是通过隐喻的影射作用而获得的;在不同语言的习语中,隐喻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共性。
- 陈晶郑佳燕
- 关键词:习语认知语言学隐喻理据
- 思辨能力在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培养——以“四层学习身份模型”为视角被引量:2
- 2015年
- 学习者的"四层学习身份模型"与思辨能力中的认知能力六级模型的契合为英语精读教学中批判性阅读的非传统教学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本文将其应用并探讨了在英语精读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的基本思路,结合教学案例设计了将讨论与反思等较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和更多的实现学习者"文本分析者"和"文本使用者"身份的课堂活动模式,通过与传统教学的对比,总结了培养思辨能力的英语精读教学在教学环境、教学过程、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特点。
- 陈晶
- 关键词:思辨能力英语精读教学设计
-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讨被引量:1
- 2008年
- 简述自主学习的定义,分析影响自主学习的障碍,论述自主学习的意义,探讨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为其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 陈晶
-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