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亚冰

作品数:7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肿瘤
  • 2篇脂肪
  • 2篇射频
  • 2篇射频消融
  • 2篇棕色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癌
  • 2篇消融
  • 2篇肝细胞
  • 2篇肝细胞癌
  • 2篇白色脂肪
  • 1篇导管
  • 1篇导管消融
  • 1篇导管消融术
  • 1篇短期疗效
  • 1篇血清
  • 1篇血清ALP
  • 1篇循环肿瘤细胞
  • 1篇阳性
  • 1篇阳性率

机构

  • 7篇吉林大学第一...

作者

  • 7篇王楠娅
  • 7篇董亚冰
  • 4篇赵恒军
  • 2篇崔久嵬
  • 2篇赵玲玲
  • 1篇李薇
  • 1篇马超
  • 1篇钱磊
  • 1篇何华
  • 1篇崔国振
  • 1篇陈晓
  • 1篇杨光
  • 1篇赵玲玲

传媒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肿瘤代谢与营...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血清ALP、GGT水平对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治疗前血清ALP、GGT水平对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15年6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中心收治的165例经病理或临床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并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术前的临床资料。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回归分析治疗前血清ALP、GGT水平与患者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及临床特点的关系。结果治疗前血清ALP正常(≤135 U/L)及异常(〉135 U/L)患者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91%和79%,2年生存率分别为90%和68%,5年生存率分别为35%和1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血清GGT正常(≤45 U/L)及异常(〉45 U/L)患者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95%和87%,2年生存率分别为85%和71%,5年生存率分别为37%和2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血清ALP[风险比(HR)=1.766,95%可信区间(95%CI):1.068~2.921,P=0.027]及GGT(HR=2.312,95%CI:1.367~3.912,P=0.002)与原发性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的总生存期密切相关,是其独立预后影响因素。治疗前血清ALP正常及异常患者的1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2%和50%,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2%和21%,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4%和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血清GGT正常及异常患者的1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1%和56%,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2%和35%,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8%和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血清ALP(HR=1.653,95%CI:1.001~2.729,P=0.049)及GGT水平(HR=1.949,95%CI:1.296~2.930,P=0.001)与原发性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的无进展生存期密切相关。在ALP异常患者中,男性患者比例高,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差,腹水发生率高;GGT异常患者中,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差,肿瘤分期晚,肿瘤≥5 cm患者比例高,肝性脑病发生率高。结论治疗前血清ALP、GGT水平可用于预测原发性肝癌患�
朱歌赵玲玲钱磊董亚冰赵恒军崔久嵬王楠娅
关键词: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导管消融术
肝细胞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检测阳性率与射频消融治疗后短期疗效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循环肿瘤细胞(CTC)的检出率与其他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射频消融治疗后短期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7例HCC并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术前均进行CTC检测,并搜集患者临床特征、血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的水平。术后1、3个月分别进行肝脏增强CT/MRI的检查,依据mRECIST标准评价患者的短期疗效,并应用Fisher精确检验法统计术前外周血CTC的检出率及其与AFP、AFP-L3肿瘤标志物水平、射频消融治疗后短期疗效的关系。结果术前CTC阳性患者为8例(21.6%)。其中巴塞罗那(BCLC)分期为0~A期20例,CTC检测阳性者7例(35%),BCLC分期为B^C期17例,CTC检测阳性者1例(5.9%),不同BCLC分期患者CTC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48)。经过射频消融治疗后,21例在1个月和3个月时进行疗效评价达完全缓解(CR),16例为部分缓解(PR)或在3个月内疾病进展。3个月内复查达到CR的21例有3例(14.3%)CTC检测阳性。疗后达PR或3个月内进展的16例中5例(31.3%)CTC阳性。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254)。8例CTC阳性的患者中有1例AFP>400 ng/ml、5例AFP-L3>1;CTC阴性的29例患者中有8例表现为AFP>400 ng/ml、4例表现为AFP-L3>1,两组AF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649)、AFP-L3水平有明显差异(P=0.012)。结论初诊为中晚期HCC患者的CTC检测阳性率无显著提高,随AFP-L3水平升高CTC阳性率增高,但对于AFP而言该趋势不明显。
马超何华董亚冰赵玲玲赵恒军王楠娅
关键词:肝细胞癌循环肿瘤细胞射频消融
影响肿瘤患者癌痛治疗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6
2018年
疼痛是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也是最恐惧的症状之一。进展期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可高达60%~80%,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心理也会产生不良影响。目前,中重度癌痛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并遵循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三阶梯镇痛原则,但仍有20%左右的患者疼痛控制不佳。若疼痛控制不佳,会导致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下降,并影响预后。导致癌痛治疗失败的因素多种多样,目前尚无一致共识。既往肿瘤科医师主要关注肿瘤相关因素对癌痛治疗的影响,主要包括肿瘤的部位、大小、分期、转移的部位、治疗方法等;而随着对"总疼痛"概念的认识加深,非肿瘤因素对癌痛治疗效果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心理、社会支持等。本文就进展期肿瘤镇痛治疗影响因素作一综述,为提升癌痛诊疗水平提供参考。
董亚冰王楠娅赵恒军
关键词:癌痛影响因素
门静脉癌栓对FOLFOX4方案系统治疗晚期肝细胞癌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治疗存在门静脉癌栓的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7年6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中心确诊为BCLC C期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FOLFOX4方案系统化疗2疗程以上。按照是否合并门静脉癌栓分为2组:无门脉癌栓20例,有门静脉癌栓组17例,分析疗效与是否存在门静脉癌的关系。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 Whitney U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 Meier估算,组间生存曲线的比较则用log-rank检验,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变量分析,以风险比(HR)和95%可信区间(95%CI)表示。结果 37例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个月(1~30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9个月(1~34个月)。无门静脉癌栓组客观缓解率为40. 0%,疾病控制率为85. 0%,而有门静脉癌栓组客观缓解率为5. 9%,疾病控制率为35. 3%,客观缓解率(χ2=4. 1,P=0. 042)及疾病控制率(χ2=7. 65,P=0. 006)在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的生存期(P <0. 001)和6个月(χ2=16. 76,P <0. 001)、12个月(χ2=8. 70,P=0. 003)及24个月(χ2=1. 12,P <0. 001)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常见的毒副作用为白细胞减少、神经毒性、消化道反应以及肝损伤,所有毒副反应经积极处理均缓解。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负荷(HR=0. 045,95%CI:0. 009~0. 216,P=0. 001)及门静脉癌栓(HR=0. 181,95%CI:0. 066~0. 497,P <0. 001)是影响疗效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无门静脉癌栓的患者化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存在门静脉癌栓的患者,门静脉癌栓是晚期肝细胞癌系统化疗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杨光董亚冰赵玲玲崔国振赵恒军王楠娅
关键词: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门静脉癌栓
STAT3在肿瘤恶病质中作用
董亚冰王楠娅陈晓崔久嵬李薇
脂肪组织与恶液质——白色棕色的敌友之争被引量:4
2017年
人体的脂肪组织分为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组织两种。白色脂肪主要负责储存能量,而棕色脂肪组织的主要作用是产热和消耗能量。近期研究显示,在白色脂肪组织内还存在第三类脂肪组织即浅褐色脂肪组织,其由白色脂肪转化而来,在功能上与棕色脂肪细胞相似,这一过程称为"白色脂肪棕色化"。白色脂肪棕色化是肿瘤恶液质脂肪代谢的重要特征之一。一方面,其通过棕色化后热量消耗增加而影响代谢,引起脂肪减少;另一方面,棕色化本身也会参与肿瘤恶液质的发生、发展全过程。肿瘤组织分泌的白介素-6和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两大驱动因子主要通过兴奋交感神经系统、去甲肾上腺素释放,作用于脂肪细胞上的β3肾上腺素受体,再进一步激活相应转录因子和产热基因如UCP1的表达,而引起棕色化。它既是肿瘤恶液质发生的早期事件,又贯穿恶液质全程,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干预该过程的各个环节,改善临床结局,为肿瘤恶液质的早期诊断、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
董亚冰王楠娅
关键词:脂肪组织白色脂肪棕色脂肪
肿瘤恶液质中的白色脂肪棕色化
董亚冰王楠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