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金阳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氧化亚氮
  • 3篇土壤
  • 2篇有机肥
  • 2篇土壤N
  • 2篇O
  • 1篇稻麦
  • 1篇稻麦轮作
  • 1篇稻麦轮作系统
  • 1篇稻田
  • 1篇芽孢
  • 1篇芽孢杆菌
  • 1篇油菜
  • 1篇生物有机肥
  • 1篇蔬菜
  • 1篇土壤剖面
  • 1篇温度敏感性
  • 1篇温室
  • 1篇温室蔬菜
  • 1篇硝化
  • 1篇硝化作用

机构

  • 5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鹤壁市农业科...

作者

  • 5篇王金阳
  • 3篇邹建文
  • 2篇熊正琴
  • 2篇张啸林
  • 2篇刘平丽
  • 1篇杨波
  • 1篇黄太庆
  • 1篇潘晓健
  • 1篇丁敏
  • 1篇韩召强
  • 1篇刘英烈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农业资源与环...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13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海拔茶园土壤N_(2)O排放的温度敏感性被引量:1
2024年
针对氧化亚氮(N_(2)O)排放对增温响应在不同生物群落中可能存在差异和茶园土壤高度异质性会加剧其对增温响应的不确定性的问题,以海拔分别为(E1)537、(E2)433、(E3)350、(E4)308和(E5)238 m的茶园土壤为对象,在3个温度(15、25和30℃)下进行了为期35 d的培养实验,探究不同海拔茶园土壤N_(2)O温度敏感性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增温会促进不同海拔茶园土壤N_(2)O排放,但对于不同海拔的影响并不一致.具体而言,增温降低了E1处理的N_(2)O累计排放量,但差异不显著;同时增加了E2~E5处理的N_(2)O累计排放量,其中E3~E5处理的排放量显著增加.不同海拔茶园土壤N_(2)O的Q_(10)值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Q_(10)值的范围为0.90~4.98,其中:E4>E5>E3>E2>E1.多元回归模型分析表明,土壤理化和微生物共同解释了不同海拔茶园土壤N_(2)O温度敏感性变异的97.4%,其中N_(2)O温度敏感性与细菌beta多样性PCo A1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认为,增温可促进不同海拔茶园土壤N_(2)O排放,但海拔与N_(2)O温度敏感性变化之间没有一致的变化规律,而N_(2)O温度敏感性主要受细菌beta多样性的影响.
沈梦雪王金阳李竹焘林海燕郭姝敏邹建文
关键词:茶园海拔
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桃园N_(2)O和NO排放的影响
2024年
有机肥替代作为一种减肥增效和多元化肥替代技术在农业生产中被大力推广.然而,目前尚缺乏对于有机肥在果园N_(2)O和NO排放方面的影响综合评估.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周年观测桃园种植过程中N_(2)O和NO的排放,比较了单施化肥和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处理对桃园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分别降低桃园N_(2)O和NO排放总量15.0%和9.4%,同时N_(2)O和NO排放系数降低21.3%和21.1%.有机肥处理土壤的矿质氮含量低于单施化肥处理.有机肥处理提高了硝化作用中AOA的贡献,降低AOB的贡献,从而减少了硝化作用产生的N_(2)O.此外,双同位素混合模型[δ^(18)O(N_(2)O/H_(2)O) vs.δ^(15)NSP]结果表明,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反硝化(b D/n D)是桃园土壤N_(2)O排放的主要途径.施用有机肥增强了土壤反硝化作用,导致更多的N_(2)O和NO被还原.因此,有机肥部分替代可以缓解果园氮氧化物排放,是实现农业绿色低碳的可行措施.
徐品上郭姝敏郑皓晨王金阳邹建文
关键词:有机肥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
不同水旱轮作体系稻田土壤剖面N2O的分布特征被引量:17
2011年
通过原位采集淹水和排水状态下土壤剖面4个层次的气体,研究氧化亚氮(N2O)在水旱轮作体系稻田土壤剖面中的动态分布特征.试验设置小麦-单季稻和油菜-双季稻两种轮作体系,包括施N和不施N两种施肥方式.结果表明:施用N肥极显著促进了土壤剖面N2O的产生(P<0.01),不同层次间N2O浓度相关性极显著(P<0.01),小麦、油菜生长期施N和无N处理下层30cm和50cm处N2O浓度均高于表层7cm和15cm处;早稻无N处理则为表层7cm和15cm处高于下层30cm和50cm处(P<0.05),其他水稻处理各层次间无显著差异.无N处理土壤N2O峰值出现在旱作向水稻的转变期,施N处理则出现在旱作第2次追肥后,季节转变期也有较高的N2O浓度.
刘平丽张啸林熊正琴黄太庆丁敏王金阳
关键词:氧化亚氮土壤剖面稻田油菜耕作制度
应用DNDC模型分析管理措施对稻麦轮作系统CH_4和N_2O综合温室效应的影响被引量:14
2013年
以南京地区稻麦轮作体系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农业管理措施对CH4和N2O排放通量及年度动态变化的影响,用田间观测数据验证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DNDC)在该耕作制度下的适用性;利用DNDC模型模拟不同环境因子和管理措施对CH4和N2O综合温室效应(GWP)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对照和麦季对CH4排放的模拟偏差较大外,DNDC对其余各处理模拟的CH4和N2O累积排放量与田间观测结果基本吻合,相对偏差变幅7.1%~26.3%,可以直接应用DNDC模型模拟环境因子和主要管理措施对CH4和N2O累积排放量引起GWP的影响.模型灵敏度检验结果表明,年均温度、土壤容重、土壤有机碳、土壤质地、土壤pH等环境因子对GWP的影响显著;施用氮肥、秸秆还田量和烤田期长短等管理因子对GWP的影响明显.在估算我国稻麦轮作制度下温室气体的点或区域排放规律时,应考虑上述这些影响因子.
张啸林潘晓健熊正琴王金阳杨波刘英烈刘平丽
关键词:稻麦轮作DNDC模型氧化亚氮
生物有机肥减少菜地土壤N_(2)O排放的潜力与机制
2025年
富含植物根际益生菌的生物有机肥替代矿质氮肥作为改善土壤质量和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措施被广泛推广。然而,目前尚缺乏生物有机肥对土壤氧化亚氮(N_(2)O)排放影响的综合评估。为了探究生物有机肥替代矿质氮肥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及潜在微生物驱动机制,以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盆栽试验,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常规施肥,CF;富含芽孢杆菌的生物有机肥,BOF;经过γ射线灭菌的BOF,MBOF)下N_(2)O排放特征、小白菜生物量、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与CF处理相比,BOF可减少42.25%的N_(2)O排放,同时增加15.52%的小白菜生物+量。而与BOF处理相比,MBOF处理N_(2)O累积排放量增加7.22%。生物有机肥替代矿质氮肥降低了土壤NH4-N含量并提高了AOA-amoA+基因的丰度,BOF土壤中较低的NH4-N含量可能更有利于AOA主导氨氧化过程,导致单位N_(2)O-N排放的减少。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髌骨菌门(Patescibacteria)与N_(2)O排放呈正相关,与nosZⅡ功能基因丰度呈负相关,BOF处理下N_(2)O低排放可能与细菌共生网络中以Patescibacteria为代表的关键物种丰度增加有关。此外,土壤芽孢杆菌丰度与(AOA+AOB+nirK+nirS)/nosZⅠ值呈负相关,BOF处理中较高丰度的芽孢杆菌可能通过改变氮循环功能基因的丰度降低硝化和反硝化过程的N_(2)O/N_(2)产物比。由此可见,生物有机肥替代矿质氮肥是一种兼具增产和减少N_(2)O排放的环境友好型施肥策略。
田伟程梓伦周琪冷熠韩召强王金阳王金阳
关键词:生物有机肥氧化亚氮芽孢杆菌温室蔬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