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龙
-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生物学更多>>
- 静息细胞转化赤藓糖醇生产L-赤藓酮糖条件优化被引量:8
- 2014年
- 应用响应面法设计对Gluconobacter kondonii静息细胞转化合成L-赤藓酮糖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RSM)对转化条件进行优化,并建立了各因素与L-赤藓酮糖之间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静息细胞浓度、p H值、赤藓糖醇浓度、反应时间以及温度对L-赤藓酮糖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影响。响应面预测产L-赤藓酮糖的最佳工艺为静息细胞浓度1.65%、赤藓糖醇浓度97.9 g/L、温度30.2℃、p H值为5,反应时间18 h,此时L-赤藓酮糖产量为96.1 g/L,与响应面极值相吻合,转化率为98.2%,生产强度达到5.34 g/(L·h),表明优化方案达到了预期效果。
- 潘龙靳魁奇刘宇鹏
- 关键词:响应面设计赤藓糖醇
- 离子排斥色谱法对发酵液中的L-赤藓酮糖及赤藓糖醇的测定
- 2015年
- 采用离子排斥色谱法对赤藓糖醇及发酵产物L-赤藓酮糖进行了分析。以高交联度磺化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多孔微球作为固定相的Aminex HPX-87C离子色谱柱为分析柱,利用示差折光检测器分析了发酵液中赤藓糖醇和L-赤藓酮糖。通过色谱条件优化,选定了60℃柱温和30%(V/V)乙腈作为流动相。发酵液样品中赤藓糖醇和L-赤藓酮糖的平均回收率在97.2%~101.8%,精密度偏差在0.9%~2.4%范围内。
- 潘龙祁静靳魁奇郑小娟张磊刘宇鹏
- 关键词:赤藓糖醇
- 发酵液中L-赤藓酮糖的紫外法测定被引量:4
- 2014年
- 采用紫外法测定发酵液中的L-赤藓酮糖。以谢里瓦诺夫(Seliwanoff)试剂为显色剂,考察了显色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显色稳定时间等因素,确定了优化后的试验条件。紫外法的线性范围为0~1.2 g/L,样品回收率为101.5%~101.9%,测定结果不受发酵液中底物及菌体自溶物影响,具有快速准确的优点。
- 刘宇鹏潘龙郑小娟靳魁奇安珊珊
-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
- 利用生物柴油副产物粗甘油生产二羟基丙酮被引量:2
- 2014年
- 以来自餐饮废油的生物柴油副产物粗甘油作为廉价底物,对弗托氏葡糖杆菌(Gluconobacter frateurii)CGMCC5397发酵转化生产二羟基丙酮(DHA)进行初步研究。研究发现粗甘油中的金属离子,尤其是Zn2+对微生物转化生产二羟基丙酮有明显抑制作用。粗甘油经过预处理后,利用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在7 L发酵罐中进行补料分批发酵,48 h后DHA浓度达到89.5 g/L,生产强度为1.86 g/(L·h),甘油转化率为90.1%。本研究初步证明了弗托氏葡糖杆菌能高效和经济地利用生物柴油副产物粗甘油生产DHA。
- 郑小娟孙杨陈万河靳魁奇潘龙刘宇鹏
- 关键词:生物柴油二羟基丙酮甘油
- 衍生化气相色谱法分析降解液中麦草畏含量的研究
- 2013年
- [目的]建立衍生化气相色谱定量测定麦草畏的方法。[方法]以五氟苄基溴为衍生剂,乙醚为萃取剂,正十六烷为内标物,使用DB-WAX毛细管柱和FID检测器对麦草畏含量进行测定,并首次对微生物降解液中麦草畏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在麦草畏浓度为0~240μg/ml时方法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3.957x+0.015,相关系数为0.999 0,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51%,平均回收率在98.5%~101.8%,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好。[结论]该方法适合于微生物降解液中麦草畏含量的测定,能够满足检测工作的要求。
- 靳魁奇刘宇鹏金文究孙杨潘龙史欣诺
- 关键词:麦草畏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