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志杰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制氢
  • 2篇生物制氢
  • 2篇发酵类型
  • 1篇氧化还原电位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原位杂交
  • 1篇原位
  • 1篇原位杂交
  • 1篇氢经济
  • 1篇产酸相

机构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2篇任南琪
  • 2篇宋佳秀
  • 2篇段志杰

传媒

  • 1篇净水技术
  • 1篇给水排水

年份

  • 2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优势产氢-产酸发酵类型的建立及比较被引量:1
2006年
利用两套连续流搅拌槽式生物制氢反应器(CSTR),采用优化的启动参数,实现了优势产氢-产酸发酵类型(乙醇型和丁酸型)的启动和稳定运行;计算两者的投碱量,发现维持丁酸型发酵所消耗的碱是维持乙醇型发酵的7倍;在稳定运行阶段,在相同进水COD负荷情况下,两个反应器的产气及产氢能力基本相当,日产氢量在11.3-14.5 L范围内,而丁酸型发酵的生物持有量为乙醇型的1.8倍,而乙醇型发酵菌群的比产氢速率要高于丁酸型,分别为平均21.2 mol/(kgVSS·d)和11.1 mol/(kgVSS·d)。试验证明,乙醇型发酵茵群具有更宽的pH耐受幅,因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
宋佳秀任南琪段志杰
关键词:生物制氢氢经济荧光原位杂交
产酸相发酵类型的制氢转化规律及比较被引量:6
2006年
以葡萄糖为唯一碳源,通过调节进水基质碱度提高反应器内部pH值,使生物制氢反应器内的发酵类型发生连续转化,重点考察了发酵菌群从乙醇型发酵演替为丁酸型发酵的转化规律,并对液相末端产物、产氢速率、氧化还原电位(ORP)以及生物量的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在进水有机负荷恒定的情况下,乙醇型发酵经15d转化为丁酸型发酵,转化顺序为乙醇型-丙酸型-混合酸型-丁酸型。乙醇型发酵在稳定运行的情况下比产氢速率平均为22mol·kg^(-1)·d^(-1),明显高于丁酸型的12mol·kg^(-1)·d^(-1),丙酸型和混合酸型比产氢速率较低,但酸化率高于乙醇型和丁酸型,酸化率在混合酸发酵时达到最高,为85.6%。从投碱量上看,丁酸型发酵对碱的需求量(NaOH)为乙醇型的7.5倍。反应体系pH和ORP呈现负相关性,由最初的4.2、-476mV转为6.8、-562mV。
宋佳秀任南琪安东段志杰
关键词:生物制氢发酵类型氧化还原电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