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静

作品数:12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自然保护
  • 4篇自然保护区
  • 4篇保护区
  • 3篇大熊猫
  • 2篇卧龙自然保护...
  • 2篇国家级自然保...
  • 1篇大熊猫栖息地
  • 1篇单株材积
  • 1篇动物
  • 1篇新记录种
  • 1篇行为时间分配
  • 1篇畜牧
  • 1篇畜牧业
  • 1篇畜牧业发展
  • 1篇雪豹
  • 1篇盐井
  • 1篇野生动物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植物
  • 1篇森林草原

机构

  • 11篇四川卧龙国家...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四川省林业科...
  • 1篇中国保护大熊...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成都中科大旗...

作者

  • 11篇李文静
  • 2篇王鹏彦
  • 2篇唐卓
  • 1篇胡光万
  • 1篇朱志芳
  • 1篇周莎
  • 1篇叶平
  • 1篇陈诚
  • 1篇陈猛
  • 1篇王敏

传媒

  • 5篇四川林业科技
  • 2篇林业调查规划
  • 1篇中国林业教育
  • 1篇四川动物
  • 1篇森林防火
  • 1篇世界竹藤通讯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MaxEnt模型的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雪豹(Panthera uncia)适宜栖息地预测被引量:14
2017年
2013年11月到2016年3月,在卧龙自然保护区27个位点布设了红外相机,其中10个位点成功拍摄到雪豹影像,基于MaxEnt模型预测雪豹在卧龙的适宜栖息地。结果显示:雪豹的适宜栖息地面积为345km2,占总面积的12%。其中,279km2(81%)位于核心区,49km2位于缓冲区,17km2位于实验区。植被类型、年均温度和坡向是影响雪豹栖息地选择的主要环境因子。雪豹主要选择年均温度为-8~0℃的阳坡,最偏好的植被类型为草甸。
乔麦菊唐卓施小刚程跃红胡强李文静张和民
关键词:雪豹
浅谈卧龙的自然保护实践与发展对策被引量:2
2014年
本文对卧龙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的自然保护实践进行总结,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为保护区发展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李文静陈猛
四川省兰科植物一新记录种——齿突羊耳蒜
2023年
报道了四川省兰科(Orchidaceae)植物一新记录种,即齿突羊耳蒜(Liparis rostrata);同时提供了这一新记录种的形态描述、彩色图版以及地理分布,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植物标本馆(HIB);该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四川省植物多样性。
程跃红刘桂英李文静金森龙杨家鑫胡光万
关键词:兰科
卧龙自然保护区邓生站森林草原防火现状及建议被引量:4
2018年
森林和草原防火工作是林业类型自然保护区的一项法定任务,它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对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邓生保护站森林和草原防火现状进行了梳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结合保护站管护区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李文静宋晓蓉刘桂英陈诚程跃红何廷美
关键词:防火
利用柏木伐桩信息建立单株材积数学模型被引量:2
2010年
柏木是川中丘陵区主栽树种,充分利用其伐桩信息建立数学模型,编制并完善根径材积表,不仅有利于提高森林资源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且还可为森林资源调查、案件处罚以及相关科学决策提供比较真实的基础资料。本文通过实测柏木伐桩、树高、胸径,拟合了伐桩与材积的关系,筛选出了乘幂V=7E-5D2.4971和对数V=0.004 3 e0.165D两种材积数学模型,均通过适合性检验。其中,乘幂模型适合的径阶范围更大。
杨春齐朱志芳何锐李文静
关键词:伐桩材积数学模型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鹿越冬食性被引量:3
2020年
采用粪便显微图像分析法,对卧龙保护区水鹿的食性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分析。结果显示:水鹿有采食竹叶的习性,采食竹叶的量随季节变化。食物较丰富时多取食木本树叶和双子叶草本植物,取食利用竹叶比例相对较低。随着冬季来临,食物资源减少,水鹿会逐步增加对竹叶的依赖,特别是积雪较厚的二月,水鹿大量依赖竹叶为食,粪便中竹叶残渣的相对密度高达91.82%。水鹿的采食活动在冬季构成了与大熊猫的食物竞争关系,有效管理和控制水鹿密度是大熊猫栖息地保护需要考虑的方面。
管晓何鸣李文静唐卓刘明冲王鹏彦
关键词:食性
卧龙自然保护区人工种植大熊猫可食竹环境适应性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采用样方法调查了人工种植大熊猫可食竹当年的环境适宜性和生长差异。调查结果表明,竹子种植成活率除刺黑竹为60. 56%外,其它竹种都在84%以上,且刺黑竹与蓉城竹间的种植成活率有显著差异(P<0. 05);每100丛母竹平均发笋数量,拐棍竹、油竹子、蓉城竹、篌竹、八月竹、斑苦竹、刺黑竹分别为320、277、231、181、165、61和59株,其中拐棍竹、油竹子与蓉城竹休眠芽萌发相对较多而发笋数较多,斑苦竹和刺黑竹发笋数量较少;篌竹、蓉城竹和拐棍竹新生竹笋的存活率较高,达97%以上,油竹子、刺黑竹次之,最低的为八月竹和斑苦竹;新生竹平均基径八月竹最大,为0. 858 cm,其次是斑苦竹,为0. 662cm,拐棍竹最小,仅为0. 265 cm,且除刺黑竹—油竹子、刺黑竹—篌竹、篌竹—油竹子、篌竹—蓉城竹外,其它竹种新生竹基径间存在显著差异(P<0. 05);新生竹平均秆高以八月竹最高,为88. 4 cm,其次为斑苦竹,为64. 8 cm,拐棍竹最矮,为22. 0 cm,且除刺黑竹—篌竹、篌竹—蓉城竹、篌竹—油竹子、蓉城竹—油竹子、斑苦竹—八月竹外,其它竹种间新生竹秆高生长均存在显著差异(P<0. 05)。总体评价,在当地人工种植大熊猫可食竹,刺黑竹前期表现种植成效或环境适应性最差,斑苦竹次之,其它竹种表现较好。
黄金燕李文静刘巅张明春谢浩蔡水花李晓燕黄圣杰徐亚琳周世强周小平李德生张和民
关键词:大熊猫环境适应性
基于SWOT分析的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策略建议被引量:8
2020年
以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调查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法,对辖区开展自然教育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等进行分析。指出生物多样性丰富、知名度高,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提升,自然教育活动多样、认可度高是优势所在;机构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活动研发滞后、缺乏核心竞争力,功能布局不合理、有待优化,保护与发展矛盾依旧存在是其劣势;相关支持政策的不断出台、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行业的快速发展、山地轨道交通、“三九大”旅游新理念的提出等是其面临的机遇;同行竞争日趋激烈、行业制度体系尚未成熟、区域内地质灾害频发等挑战也必须高度重视。提出了完善机构设置、做好规划布局,加大自然教育的人才培养力度、搭建一支优秀团队,优化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分工合作、形成自然教育合力的策略。
程跃红龙婷婷李文静刘桂英杨攀艳
关键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SWOT分析
圈养繁殖大熊猫生存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大熊猫谱系数据被引量:3
2021年
提高圈养繁殖大熊猫存活率是维持圈养种群可持续发展和开展野化放归研究的基础,为了探究圈养繁殖大熊猫生存力的影响因素,基于2019年的大熊猫谱系数据,不仅统计分析了不同年代和不同龄级(月龄、年龄组)圈养繁殖大熊猫的存活率和死亡率,而且利用广义线性模型系统分析了影响圈养繁殖大熊猫存活时间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960—1989年圈养繁殖大熊猫的幼仔和种群存活率分别是31.61%和68.10%,1990—2019年为78.39%和94.06%;不同年龄组圈养繁殖大熊猫的死亡率呈“凹型”曲线,即幼年和老年大熊猫死亡率较高(26.85%、26.53%),而亚成年和成年的死亡率偏低(4.56%、12.60%);不同月龄则以初生幼仔(1月龄)的死亡率最高,达22.45%,其余月龄相对较低(0~20%)。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发现,个体性别、出生年代、母兽来源、母兽产仔年龄、育幼方式和胎儿数量等因素显著影响圈养繁殖大熊猫的存活、死亡和寿命长短。因此,加强大熊猫种源管理、提高人工育幼技术以及优化繁育配对等是大熊猫饲养管理的关键。
周世强罗波宋仕贤黄金燕李文静周季秋何胜山张和民
关键词:大熊猫谱系生存力影响因素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畜牧业发展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依据卧龙特区统计资料和大熊猫等野生动物调查统计报告,结合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畜牧业发展实际,针对畜牧业发展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境内放养的马、牛、羊数量持续增长,而圈养的猪数量持续下降。养殖户数量减少而放牧总头数持续增加,且呈现增长势头。由于放养牲畜与野生动物竞争生存空间,牧民为保护放养牲畜而采伐薪柴扩充草场并建设铁丝围栏等,导致保护区部分野生动物生存空间有所缩减,数量有所下降,其生态平衡和食物链受到一定影响。
刘明冲苟世兴王敏谭伟洪李文静
关键词:大熊猫栖息地野生动物畜牧业放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