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宇坤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射频
  • 3篇射频加热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分析
  • 1篇多酚
  • 1篇多酚氧化
  • 1篇多酚氧化酶
  • 1篇杀菌效果
  • 1篇烫漂
  • 1篇苹果片
  • 1篇微观结构
  • 1篇理化性
  • 1篇理化性质
  • 1篇灭活效果
  • 1篇果片
  • 1篇杆菌
  • 1篇大肠杆菌

机构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聊城大学

作者

  • 3篇王云阳
  • 3篇雷玉洁
  • 3篇李宇坤
  • 1篇陈香维
  • 1篇赵慧
  • 1篇郭超凡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大肠杆菌射频加热杀菌效果及动力学模型拟合被引量:9
2018年
为研究射频加热杀菌效果及微生物致死动力学。选取大肠杆菌为试验菌株,研究极板间距和菌悬液电导率对加热速度及杀菌效果的影响。选取4种常见的模型,即一级动力学、Weibull、Dose-response和Log-Logistic模型对大肠杆菌射频加热失活曲线进行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极板间距和电导率影响射频加热速度,极板间距越大升温速度越慢,杀灭微生物所需时间越长,当电导率接近1 000μs/cm时,升温速度最快。在极板间距115 mm,电导率1 083μs/cm的条件下,加热90 s,大肠杆菌致死率即可达100%。大肠杆菌的失活动力学曲线基本呈倒"S"型,不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Weibull、Log-Logistic和Dose-response模型都能较好地拟合射频杀菌失活曲线。通过对模型的拟合评价参数,即精确因子Af、偏差因子Bf、根平均方差RMSE和决定系数R2的比较,确定Log-Logistic模型拟合效果最好。
雷玉洁周良付李宇坤郭超凡张永迪赵慧王云阳
关键词:射频加热大肠杆菌
射频加热烫漂对苹果片理化性质和微观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0
2015年
烫漂是苹果乃至果蔬加工业中的一个重要步骤。采用中试型射频加热系统,在不同极板间距下对苹果片进行射频加热,测定射频加热升温曲线和均匀性,测定颜色、质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重量的变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射频加热过程中苹果片的微观结构,揭示苹果片射频加热烫漂过程中理化特性变化的机理。结果表明:115 mm时升温速度最快而125 mm下升温最慢,从22℃升到95℃,分别需95 s和140 s;苹果片呈现中间温度高,边缘温度低的现象。苹果片射频加热的PPO相对酶活是射频加热温度和持续时间的双重作用。随着烫漂温度的升高护色效果变好,苹果片硬度随着烫漂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苹果片细胞破坏程度随着烫漂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温速度越快苹果片细胞破坏越小。苹果片最佳的射频加热条件为极板间距105 mm下加热101 s。
张永迪周良付李宇坤孟创鸽雷玉洁赵慧王云阳
关键词:苹果片射频加热理化性质微观结构
多酚氧化酶的射频加热灭活效果及动力学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阐述多酚氧化酶(PPO)射频加热对灭活规律,本文研究了板间距和溶酶磷酸盐缓冲液电导率对加热速度及酶灭活效果的影响,进行了酶灭活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极板间距和电导率影响射频加热速度,极板间距越大升温越慢,电导率为0.1 S/m时,升温速度最快。在极板间距120 mm,电导率0.1 S/m时,射频加热105 s,PPO的灭活率为91.88%。对酶灭活的动力学曲线分别用一级动力学模型、Weibull模型和Log-Logistic模型进行拟合。通过对模型的拟合评价参数即精确因子Af、偏差因子Bf、根平均方差RMSE和决定系数R2进行比较,PPO的灭活动力学曲线不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Weibull和Log-Logistic模型都能较好的拟合PPO失活曲线。通过衡量三种模型的预测值和实测值的一致性,Log-Logistic模型能最好地拟合射频加热条件下多酚氧化酶的失活曲线。
周良付雷玉洁李宇坤陈香维牛海月王云阳
关键词:射频加热多酚氧化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