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
- 作品数:2 被引量:25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降水与人类活动对小清河上游径流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根据小清河流域黄台桥水文站1965~2013年径流序列资料以及黄台桥雨量站的降水量数据,采用5a滑动平均法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分析了小清河上游径流量和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径流量与降水量的双累积曲线对降水-径流序列进行了突变点分析,并对突变点前后径流量与降水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了分析与检验。结果表明:小清河上游径流量与降水量均呈现增加趋势,但径流量较降水量的增加趋势显著。将小清河上游径流演变过程分为1965~1974年,1975~2003年和2004~2013年3个阶段,1965~1974年为天然径流阶段,1975~2013年为受人类活动影响显著阶段。在径流变化过程中,径流量与降水量的Peason相关系数逐渐减小,而人类通过排污、引水等活动加大了对径流量的影响程度,成为影响径流变化的决定性因素。科学地区分降水与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可以为研究流域水文循环过程提供借鉴,对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也具有现实意义。
- 朱琳韩美
- 关键词:径流变化降水
- 近代黄河三角洲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分析被引量:22
- 2017年
- 为了深化研究近代黄河三角洲植被演化规律与机理,指导该地区合理开发和保护植被资源,选用Landsat等卫星遥感数据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并分析了该地区1986—2015年长时间序列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过程及影响因素(水分条件、盐分条件、人类活动)。结果表明,该地区近30年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明显,(1)空间变化上,植被覆盖度呈现由西南向东北递减,由河流两岸向沿海递减的趋势,并且随着时间变化,这两种趋势越来越明显。随着人类活动加强,植被覆盖破碎化显著。(2)时间变化上,1986—2015年该地区植被覆盖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由1986年的36.77%上升为2015年的37.83%。中高、高植被覆盖面积增幅最大,达到314.96 km^2。低植被覆盖度区逐渐转为高植被覆盖度区,特别是2001—2015年,随着研究区生态环境逐渐变化,转化速度逐渐加快。(3)环境因子与植被覆盖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采用基于像元的空间分析法分析不同时滞月降水量与近代黄河三角洲植被覆盖度相关性,发现月降水量与植被覆盖度有较大关系。通过遥感指数构建土壤反演模型,得到盐分空间分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盐分与植被覆盖度相关性系数为-0.331(P<0.02),近代黄河三角洲盐碱化对植被生长有一定阻碍作用。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主要以农业为主,通过对植被覆盖度与耕地进行相关性分析,得相关性系数为0.452(P<0.02),近代黄河三角洲耕地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该地区植被覆盖度的恢复。
- 路广韩美王敏朱琳李慧婷
-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水分条件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