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海彬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文化
  • 2篇传统村落
  • 2篇村落
  • 1篇地方性知识
  • 1篇修旧如旧
  • 1篇移情
  • 1篇移情理论
  • 1篇人文
  • 1篇人文素质
  • 1篇人文素质教育
  • 1篇食品
  • 1篇食品包装
  • 1篇视域
  • 1篇树人
  • 1篇素质教育
  • 1篇素质教育实践
  • 1篇贴心
  • 1篇情理
  • 1篇壮族
  • 1篇壮族文化

机构

  • 7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桂林旅游学院

作者

  • 7篇张海彬
  • 1篇何艳
  • 1篇张鏖
  • 1篇解庆林
  • 1篇陈蕾
  • 1篇李君
  • 1篇张海琳
  • 1篇王正红

传媒

  • 2篇包装工程
  • 2篇湖南包装
  • 1篇中国包装
  • 1篇大观(论坛)
  • 1篇河南教育(高...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活态保护”视角下的旅游型古镇保护与开发被引量:8
2021年
随着经济的飞速增长,旅游业成为热潮,发展越来越迅速,那些具有文化价值的古镇旅游也日趋兴旺,对于传统古镇的旅游开发和保护也成为时下一个热点话题。在“活态保护”视角下,对近年关于古镇保护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整理、总结和评价,分析了“活态保护”的提出与相关研究,提出古镇开发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在活态化视角下古镇的重振方式,以期能够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参照。
陈蕾黎嘉珺葛怡萱张海彬
关键词:活态保护传统村落古镇文化
论现代包装设计中互动基因的新风尚被引量:8
2011年
以互动设计的概念目的及本质特点,结合实际的包装案例,论述了只有真正实现消费者对于包装的参与、互动和共同成长,才能做出他们需要的贴心设计,互动基因业已成为现代包装与消费者之间建立有机关系的切入点,具有明显的科学化和个性化倾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包装设计必须融入现代人自主和参与的体验及向往,以互动设计不断满足他们的深层需求,诠释出新的现代设计与生活理念。
张海彬
关键词:贴心互动设计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野的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实践——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被引量:2
2019年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进入新时代,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也面临新的发展和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和重要目标,有助于丰富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有助于探索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新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学校面向全体学生,以弘扬“桂工精神”为路径,深化人文素养、拓展精神视野、激发创造活力,营造了具有鲜明人文特色和丰富内涵的校园文化氛围,构建了能积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张海彬解庆林李君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立德树人
文化归因理论下传统村落的空间保护与更新——以桂林大圩村为例
2024年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提取传统村落文化基因,促进传统村落空间体系的更新与保护具有现实意义。以空间更新为手段,从传统村落文化发展的视角探析传统村落空间保护要旨,以文化传承与转换为研究的基本点,探析传统文化的形成要素及符号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更新与保护策略,得出传统村落空间更新与传统文化活化传承的链接思路。最后引入桂林市大圩村作为研究案例,以期为其他传统村落空间更新与保护提供策略参考。
肖凯龙胡毅杰李孟璇张海彬
关键词:文化传承传统村落修旧如旧
何艳、张海彬、王正红、张鏖作品
2020年
何艳张海彬王正红张鏖
基于移情理论的儿童食品包装设计研究
2024年
儿童通常对事物有自己的情感和认知,其中蕴含的情感与成年人有着极大的不同。儿童食品包装旨在吸引儿童,提高儿童对产品的关注度,因此更应该从儿童的角度进行设计。本文基于移情理论,分析儿童的情感认知对包装设计的影响,再通过案例分析,总结移情理论在儿童食品包装中设计中的优势。
赵伊楠张海彬
关键词:移情理论儿童食品包装
地方性知识视域下壮族文化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以壮族文化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分析包装设计与地方性知识的互动过程,探究地方性知识在包装设计中的文化价值、应用方式及融入机制。方法以“地方性知识”理论为视角和基础,对接包装设计要素构建壮族文化元素的地方性知识体系,运用设计人类学的深描法及隐喻抽取技术(ZMET)对壮族文化元素的民族基因、文化迷思、设计符号进行解读和阐释,探寻壮族文化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挖掘和转化路径。结果得出壮族文化元素基于地方性知识的身份,并运用于包装设计的定位、风格及特色之中,增强消费者的文化想象和体验。结论从地方性知识视角出发,包装设计能够进一步实现民族文化自觉和差异化发展,从形式与内容、文化与体验层面促进包装设计的发展创新。
张海彬黎嘉珺张海琳
关键词:地方性知识壮族文化迷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