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97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57例脑梗死患者,检测其高敏C反应蛋白的血清水平。观察脑梗死不同病情含量变化,并分析与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脑梗死不同临床分型组间血清hsCRP水平比较,重型组明显高于中型、轻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含量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r=0.255,P<0.05)。结论血清hsCRP水平增高与脑组织受损程度有密切关系。hsCRP升高可能是脑梗死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hsCRP升高对治疗及估计预后有指导意义。
- 刘焰明牛万成张慧
- 关键词:高敏C反应蛋白脑梗死
- 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临床意义的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患者的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与脑梗塞的关系。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选择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患者214例,其中狭窄<70%者145例;狭窄≥70%者69例。将214例患者因脑供血不足而出现的神经精神症状分为无症状组、轻度症状组、明显症状组、危险症状组,分析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和神经精神症状及脑梗塞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程度的逐渐加重,引起的神经精神症状也逐渐加重;出现非特异性症状的患者与出现危险症状的患者脑梗塞的发生率分别为6.0%、8.1%,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21,P=0.670)。结论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患者的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引起脑梗塞的风险不容忽视,应及早进行干预和治疗,以有效控制或延缓脑梗塞的发生。
- 栾智勇史跃徐卫东张慧周军张耀文杭敏
- 关键词:颈内动脉粥样硬化脑梗塞彩色多普勒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