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彬
- 作品数:6 被引量:3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 沁水盆地和顺区块和6井组产能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从煤层含气量、吸附能力与渗透性三个方面对和6井组低产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井组资源量正常,但煤层吸附能力强和原始渗透率低是和6井组普遍低产的根本原因。煤层吸附能力强导致解吸压力低,低解吸压力使得煤层解吸后压降困难,压降漏斗难以向远端扩展,仅井筒周围地带解吸;煤层原始渗透率低,已解吸煤层气向井筒运移困难。渗透性相对较好的背斜翼部与已降压的煤矿采空区周围相对高产,为有利开发区。
- 付玉通徐志丹崔彬许祖伟
- 关键词:渗透率
- 织金区块煤层气井产能差异主控地质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从资源条件和产出条件两方面分析了织金区块珠藏、比德2个次向斜煤层气井产能差异的主控地质因素。结果表明:2个次向斜均具有较高含气量,具备煤层气高产的资源基础,产能差异主要受产出条件影响;织金区块煤岩兰氏压力较低使煤层气在低压区吸附量大、解吸效率高,比德次向斜煤层埋深大,储层压力高,降压至低压区较缓慢,造成产气上涨慢;煤层埋深大造成的地应力高,渗透率低是制约比德次向斜煤层气井产能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 崔彬
- 关键词:地应力渗透率
- 数值模拟技术在煤层气开发井网设计中的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南区块为例被引量:6
- 2014年
- 煤层气井网布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对于提高煤层气产能和整体开发经济效益十分关键。首先,基于延川南区块煤层地质条件、试采分析,利用COMET3.0煤层气数值模拟软件,针对区块典型煤层气井开展历史拟合,校正该区煤储层地质参数。其次,在历史拟合基础上开展不同井网产能预测,确定了合理布井样式。最后,通过开展不同井间距的敏感性分析及经济评价的结果,最终确定该区合理的布井间距。合理开发井网参数的确定,为延川南区块整体井网方案的部署提供了科学指导。
- 王宁王运海程翠房大志郭涛崔彬
- 关键词:煤层气历史拟合
- 和顺区块煤层气井产能主控地质因素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从煤层气产出机理出发,分析了直接影响煤层气井产能的主要地质因素包括资源条件方面的含气量、厚度和产出条件方面的解吸压力、渗透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和顺区块煤层气井产能的主控因素:区块东部X1井组煤层埋藏浅,受断层、陷落柱影响较大,保存条件差造成的储层压力低、含气量低是制约X1井组产能的主要因素。中部X2井组埋藏较深,保存条件较好,含气量高,具备高产的资源条件;低Langmuir压力造成的解吸压力低是井组高产的不利因素,受地应力影响的渗透率差异是X2井组井间产气量差异的主要原因。X2井组各井产气量与闭合压力呈负幂函数关系,产气量超过1 000 m3/d的井均分布在闭合压力小于8 MPa的区域。保存条件较好的深部煤层应力低值区是和顺区块煤层气井高产的有利区域。
- 崔彬许祖伟付玉通余林刘吉
- 关键词:产能等温吸附渗透率地应力
- 等温吸附曲线在煤层气排采中的应用——以织金区块为例被引量:9
- 2015年
- 煤的吸附和解吸特征是决定煤层含气量大小和煤层气开发潜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以等温吸附理论为基础,定量划分了合理的排采阶段和解吸阶段,制定了系统的排采制度体系。该体系在织金区块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排采效果。
- 许科崔彬
- 关键词:煤层气
- 煤层气井现代产量递减分析应用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为探索现代产量递减分析在煤层气井中的应用,在系统阐述现代产量递减分析方法发展的基础上,基于延川南区块某煤层气井组生产数据,应用Blasingame、Agarwal-Gardner、NPI、Transient四种现代产量递减分析图版定量评价了该井组储层渗透率、有效裂缝半长和泄流半径,研究了泄流半径与储层渗透率、有效裂缝半长以及有效裂缝半长与压裂总液量、加砂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该井组储层渗透率为0.008~0.064×10^(-15)m^2,非均质性较强;压裂有效裂缝半长为27~72 m,与压裂总液量和加砂量呈正相关关系;单井泄流半径为36~103 m,平均56 m,与储层渗透率和有效裂缝半长呈正相关关系;当有效裂缝半长大于50 m、渗透率超过0.06×10^(-15)m^2时,泄流半径可达100 m以上。
- 崔彬付玉通
- 关键词:煤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