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宁广

作品数:7 被引量:45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钢框
  • 4篇钢框架
  • 2篇装配式
  • 2篇自复位
  • 2篇抗震
  • 2篇抗震性
  • 2篇抗震性能
  • 1篇弹塑性
  • 1篇弹塑性分析
  • 1篇动力弹塑性
  • 1篇动力弹塑性分...
  • 1篇动力时程
  • 1篇动力时程分析
  • 1篇动力试验
  • 1篇短梁
  • 1篇型钢
  • 1篇型钢框架
  • 1篇应力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预应力

机构

  • 7篇北京建筑大学
  • 1篇北京市建筑设...

作者

  • 7篇张艳霞
  • 7篇宁广
  • 1篇陈媛媛
  • 1篇徐斌
  • 1篇李佳睿
  • 1篇李振兴

传媒

  • 2篇振动与冲击
  • 2篇工程抗震与加...
  • 1篇新型建筑材料
  • 1篇钢结构

年份

  • 5篇2016
  • 2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半刚接自复位装配式钢框架拟动力试验模拟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针对已经完成的柱脚采用半刚接自复位装配式钢框架1层子结构(原模型为4层)进行拟动力试验,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4层单跨有限元模型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分析钢框架的位移响应、开口变化、滞回曲线和各部位的应变发展状况,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和试验结果较为吻合,证明了半刚接自复位钢框架的优越性和有限元分析的可靠性,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张艳霞费晨超宁广王宗洋
关键词:拟动力试验
一种震后具有自复位功能的新型预应力钢框架梁柱节点
一种震后具有自复位功能的新型预应力钢框架梁柱节点,包括钢框架梁和钢框架梁。所述钢框架梁包括中间梁段、短梁段、加强装置、连接装置和耗能装置。所述中间梁段包括中间梁段腹板和连接在中间梁段腹板边缘的中间梁段翼缘;所述钢框架梁与...
张艳霞赵文占宁广费晨超
文献传递
木纤维混凝土空心砌块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针对15%体积掺量的木纤维混凝土分别进行了立方体试块与空心砌块的试验研究,变掺量的分析木纤维混凝土的材料配合比,测试不同水灰比、CR乳胶、减水剂含量下多组木纤维混凝土试块的力学性能。通过试验分析不同的水灰比、CR乳胶掺量与砌块尺寸对木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5%体积掺量的木纤维混凝土经碱液预处理后,在水灰比0.2,CR乳胶掺量5%条件下制备的空心砌块成型较好,密度较小,符合JG/T 327—2011《植物纤维工业灰渣混凝土砌块》中承重砌块的强度要求,实现了大掺量植物纤维混凝土作为承重砌块的目标。
张艳霞宁广徐斌张贺昕
关键词:水灰比
再生仿古建砖夹心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本文对3片再生仿古建砖夹心墙体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采用拉结砖和拉结筋两种不同拉结方式的再生砖夹心墙体的破坏形态、承载能力及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拉结砖拉结使内外叶墙在墙体开裂前具有良好的整体性,但是开裂后容易导致拉结砖断裂;拉结筋拉结使内外叶墙在墙体开裂前出现变形不协调,但是开裂后整体性较好;这两种不同的拉结方式对夹心墙承载力影响相似;通过合理地布置拉结砖的数量,拉结砖拉结可以和拉结筋拉结在夹心墙抗震性能方面达到相同的效果。
张艳霞宁广张贺昕王宗洋
关键词:拉结筋抗震性能
长孔螺栓摩擦阻尼器试验研究被引量:24
2015年
本文主要针对长孔螺栓摩擦阻尼器进行了往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研究摩擦接触面材料、长孔宽度及有无碟形垫片对阻尼器工作性能的影响,设计了5个试件进行循环加载试验。结果表明:摩擦接触面为钢-钢接触时,摩擦力稳定性较差,使用黄铜板做摩擦材料时,阻尼器在多次往复荷载作用下摩擦力变化幅度较小,稳定性良好;长孔宽度较大容易产生高强螺栓预紧力的损失,在摩擦面上分布不均匀以及黄铜板翘曲变形等现象,长孔宽度小的试件在摩擦力的对称性上表现出更加优越的性能;碟形垫片的使用能有效地控制摩擦力的离散程度。
张艳霞赵文占陈媛媛宁广
关键词:影响因素
改进型节点钢框架整体模型的抗震性能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钢框架梁柱加宽型节点、削弱型节点和加宽-削弱型节点,在已经完成了三种改进型梁柱节点试验与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8层三种改进型节点框架和普通刚接框架模型,对其进行模态和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分析,并详细对比分析四种钢框架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与刚接框架相比,三种改进型节点框架在8度罕遇地震下实现了节点塑性铰外移,保护了梁端焊缝。与节点削弱型框架相比,节点加宽-削弱型框架有效的控制了结构的层间位移角;与节点加宽型框架相比,节点加宽-削弱型框架对结构基底剪力影响不大,柱脚和节点域塑性应变小于节点加宽型框架,因此具有更为可靠的抗震性能。
张艳霞王宗洋宁广李佳睿
关键词:动力时程分析抗震性能
可恢复功能的预应力装配式钢框架动力弹塑性分析被引量:13
2016年
针对提出的可恢复功能的预应力装配式钢框架结构体系,采用ABAQUS软件对其整体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和动力弹塑性分析,并与刚接框架及可恢复功能的预应力钢框架在不同水准地震动下的楼层基底剪力、层间位移角、残余位移角、等效塑性应变以及结构耗能等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可恢复功能的预应力装配式钢框架在8度多遇、设防地震作用下基本保持弹性,在8度罕遇地震时结构主要依靠阻尼耗能和摩擦阻尼器耗能,非弹性耗能相对较少,减少了主体结构的塑性发展和损伤程度,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恢复结构功能的能力。可恢复功能的预应力装配式钢框架在层间位移角控制和减少主体结构塑性性能方面优于可恢复功能的预应力钢框架。
张艳霞费晨超宁广李振兴
关键词:动力弹塑性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