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菲菲
- 作品数:6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白藜芦醇对人胶质瘤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人胶质瘤U251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实验。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经终浓度为50和100μg/ml的白藜芦醇刺激后的人胶质瘤U251细胞的迁移距离。结果: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50μg/ml白藜芦醇组和100μg/ml白藜芦醇组刺激的U251细胞迁移率分别为(25.7±2)%、(19.8±7)%和(8.3±2)%,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白藜芦醇具有抑制人胶质瘤U251细胞迁移的作用。
- 何宁徐天娇王宁宁张国平孙菲菲
- 关键词:白藜芦醇人脑胶质瘤迁移
- 大庆市龙凤社区糖代谢异常的横断面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社区人群糖代谢异常水平、相关因素及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方法对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社区6 048例35岁及以上的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该人群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检出率为4.53%(274/6 048),其中男性为4.72%(120/2 543),女性为4.39%(154/3 505);糖尿病患病率为10.88%(658/6 048),其中男性为10.62%(270/2 543),女性为11.07%(388/3 505)。年龄、文化程度、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饮酒、血压和糖尿病家族史是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OR(95%CI)值分别为1.398(1.302~1.502)、1.101(1.017~1.192)、1.314(1.183~1.461)、1.731(1.328~2.257)、2.236(1.914~2.613)和1.247(1.176~1.323),而体力劳动强度和睡眠是糖代谢异常的保护因素,OR(95%CI)值分别为0.914(0.846~0.988)和0.643(0.546~0.757)。糖尿病知晓率为72.80%(479/658),治疗率为80.17%(384/479),控制率为2.92%(14/479)。结论黑龙江大庆市龙风社区糖尿病的患病率及空腹血糖受损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而糖尿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提示黑龙江省龙凤社区尚需加大糖尿病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糖尿病的一、二级预防,提高糖尿病的控制率。
- 秘子涵苏长龙李会敏张丽华张国平祝艳秋孙菲菲沈秋阳董奇霄韩梅赵景波
- 关键词:糖代谢异常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
- 齐齐哈尔地区股骨头坏死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齐齐哈尔地区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原则,于2014年10月—2016年3月,在该院骨科连续收集股骨头坏死患者200例作为病例组,在普外科收集年龄、性别与病例组相匹配的阑尾炎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吸烟饮酒行为因素,疾病史,血糖血脂等指标,通过对比分析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结果经分析发现,在齐齐哈尔地区,饮酒、服用激素药物、外伤是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同时,吸烟也是该病的危险因素,OR(95%CI)=1.72(1.16,2.56);高胆固醇血症增加了股骨头坏死的发病风险,OR(95%CI)=1.60(1.03,2.47)。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后结果显示,吸烟、高胆固醇血症、饮酒、服用激素药物、外伤仍为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结论吸烟、高胆固醇血症、饮酒、服用激素药物、外伤为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提示:戒烟、限酒、合理使用激素、控制血脂及减少外伤可能是预防股骨头坏死的有效办法。
- 赵忠福李晓光刘彩虹王宁宁张国平孙菲菲赵景波
-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影响因素吸烟
- 北纬53°地区人群体质指数、腰臀比与高血压关系的调查
- 2015年
- 目的解高寒地区人群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发生率及其与高血压的关系。以期为肥胖和高血压的防治措施制定提供研究依据。方法对北极村1064例体检者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等检测,并按照腰臀比值、体质指数进行分层分析各组与高血压相关性。结果受检者肥胖患病率为19.55%,超重的患病率为35.81%,中心性肥胖患病率为69.64%,高血压患病率为27.16%。正常人群随着BMI的增加,高血压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中心性肥胖人群随着BMI的增加高血压的患病率显著上升(P<0.0001)。将WHR和BMI作为自变量对高血压的患病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肥胖组和超重组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P<0.0001);中心性肥胖组的高血压率明显高于正常体型组(P<0.0001)。经多因素相关分析,WHR和BMI与高血压都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01)。结论该研究结果显示,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都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即使BMI仍在标准范围的人,若是任由腰围一直变大,对健康而言,仍是一种非常不良的信号。因此,如果只注意体重,而忽视腹部脂肪过多,仍有发生慢性疾病的危险。
- 何宁李雪岩高志影张昊王宁宁孙菲菲张国平
- 关键词:肥胖中心性肥胖高血压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对汉族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I/D和A2350G多态性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对汉族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方法基于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从黑龙江省兰西县农村选取10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030例正常对照;通过多聚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对ACE基因两个位点(I/D和A2350G)进行多态性检测;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研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ACE基因I/D和A2350G位点基因型在对照组中的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HWE)定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高血压家族史、体质指数(BMI)、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入模型,为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P<0.05),其中家族史尤为突出(χ~2=53.488,OR=2.140,95%CI 1.746~2.625)。通过两位点基因型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分析,发现两位点基因型与年龄、性别、BMI、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因素均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联合作用,仅发现I/D多态性与年龄存在相乘交互作用(P=0.0356,OR=1.021,95%CI 1.001~1.021)。结论 ACE基因I/D和A2350G多态性位点与多个环境因素存在联合作用,增加了患原发性高血压的风险。
- 孙菲菲张可勇李雪岩何宁赵景波邱长春
-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原发性高血压
- 大庆市龙凤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患病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5
- 2017年
-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社区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其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为高血压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5年2月—2016年4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在大庆市龙凤社区抽取9 419名≥15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大庆市龙凤社区9 419名≥15岁居民中,高血压患病2 181例,高血压患病率为23.16%;2 181例高血压患病居民中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66.35%、61.85%和8.6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5岁、饮酒、有高血压家族史、有糖尿病既往史、有脑卒中既往史、中心性肥胖、超重和肥胖是大庆市龙凤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人均年收入≥20 000元是大庆市龙凤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大庆龙凤社区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较高,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也有待提高;年龄、人均年收入、饮酒情况、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既往史、脑卒中既往史、中心性肥胖和体质指数(BMI)情况是大庆市龙凤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 李会敏苏长龙秘子涵张丽华张国平祝艳秋孙菲菲赵景波
- 关键词: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