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滔滔

作品数:6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篇柴油机
  • 3篇神经网
  • 3篇神经网络
  • 3篇燃机
  • 3篇内燃
  • 3篇内燃机
  • 3篇发动机
  • 3篇柴油
  • 2篇折叠
  • 2篇汽车
  • 2篇汽车柴油机
  • 2篇曲柄
  • 2篇燃烧
  • 2篇燃烧模型
  • 2篇网络
  • 2篇二冲程
  • 2篇二冲程内燃机
  • 1篇动力机械
  • 1篇动力机械工程
  • 1篇增压

机构

  • 6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山西柴油机厂

作者

  • 6篇吴滔滔
  • 4篇韩恺
  • 4篇刘杨杨
  • 3篇张付军
  • 3篇朱振夏
  • 2篇郭顺宏
  • 1篇章振宇
  • 1篇董雪飞
  • 1篇赵长禄
  • 1篇赵振峰
  • 1篇罗国良
  • 1篇王斌

传媒

  • 2篇内燃机工程
  • 2篇2013年I...
  • 1篇内燃机学报
  • 1篇兵工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DOE和神经网络的增压柴油机实时模型建模方法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基于一维仿真物理模型,研究了发动机实时模型的建模理论和方法。将发动机划分为进排气管路、中冷器、涡轮增压器和气缸四个子系统,分别探讨了各个子系统的建模方法,并重点研究了利用DOE和人工神经网络构建发动机气缸模型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以道依茨BFM1015增压中冷柴油机为对象,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面向控制的平均值模型相比,运用新方法建立的面向控制的发动机实时模型误差小于5%,具有精度高、对试验数据依赖低等特点。
韩恺吴滔滔赵长禄朱振夏刘杨杨
关键词:内燃机增压柴油机人工神经网络
柴油机高原功率恢复供油参数仿真研究
针对高原环境下发动机功率下降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供油系统参数的调节实现发动机高原功率的恢复.基于GT-POWER软件建立了某V型6缸增压柴油机仿真模型,以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详细校核,为研究高原性能重新匹配了流量和压比范围...
朱振夏韩恺吴滔滔刘杨杨罗国良
关键词:汽车柴油机发动机功率高原环境
文献传递
基于神经网络的零维预测燃烧模型及建模方法被引量:17
2015年
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零维预测燃烧模型,适用于发动机稳态和动态过程的燃烧计算.以建立高原增压柴油机燃烧模型为例,介绍了基于神经网络的零维预测燃烧模型的建模步骤,主要包括放热率计算、放热率参数化、构建和训练神经网络.介绍了缸压处理和放热率计算方法;以三韦伯函数形式拟合放热率曲线,增加一系列约束解决拟合参数的多解问题;构建并训练了神经网络,完成建模.通过训练误差分析、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的对比,对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验证.
朱振夏张付军吴滔滔韩恺刘杨杨彭倩商海坤董长龙
关键词:神经网络放热率
对置活塞折叠曲柄内燃机刚体动力学特性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对置活塞折叠曲柄内燃机的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其标定转速下运动机构的运动学规律和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各个销轴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作用力变化曲线、各轴承比压及主要轴承的载荷图。分析结果表明:折叠曲柄系使活塞运动学具有不对称性,膨胀时间增长、压缩时间缩短,有利于提高内燃机的充气效率和加快内燃机燃油气的混合速率,会缩短着火延迟时期。动力学上,活塞侧压力较传统内燃机大幅度减小,有利于减小气缸壁的磨损;机构竖直方向的受力远小于传统内燃机,水平分量易被抵消,系统平衡性较好。
赵振峰郭顺宏张付军吴滔滔胡清欣
关键词:内燃机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发动机燃烧模型建模方法研究
本文基于GT-Power发动机仿真平台,研究了发动机动态模型的建模理论和方法.重点研究了利用神经网络的发动机动态燃烧模型的建模.在此基础上,以道依茨BFM1015增压中冷柴油机为对象,使用GT-Power软件建模,对该方...
张林晖吴滔滔韩恺刘杨杨
关键词:汽车柴油机燃烧模型GT-POWER软件BP神经网络
文献传递
对置活塞二冲程内燃机折叠曲柄系方案设计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结合一种新型对置活塞内燃机折叠曲柄系设计要求,提出4种折叠曲柄系统方案,利用Matlab/Simulink和ADAMS建立了仿真模型,通过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分析进行方案优选。计算结果表明,与传统内燃机相比,这4种折叠曲柄系活塞运动学关于上止点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相同转速下使得膨胀时间和压缩时间均不相同,因而将对气流湍动能、扫气质量和燃烧等容度均产生不同影响;动力学上,活塞侧压力较传统二冲程内燃机大幅度减小,有利于减小气缸壁的磨损。由于方案4具有空间结构布置灵活性大,系统平衡性较好,活塞运动规律有利于提高内燃机的充气效率和加快内燃机燃油与空气的混合速率,同时可以缩短着火延迟时期的特点,所以方案4为最优方案。
张付军郭顺宏王斌章振宇吴滔滔董雪飞
关键词:动力机械工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