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雪松

作品数:21 被引量:97H指数:5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乳腺
  • 10篇乳腺癌
  • 10篇腺癌
  • 7篇细胞
  • 7篇槐耳
  • 5篇清膏
  • 5篇槐耳清膏
  • 3篇乳腺癌MCF...
  • 3篇肿瘤
  • 3篇文献复习
  • 3篇免疫
  • 3篇化疗
  • 3篇教学
  • 3篇复习
  • 3篇PBL教学
  • 3篇MCF-7细...
  • 2篇医学教学
  • 2篇增殖
  • 2篇肉瘤
  • 2篇乳腺癌细胞

机构

  • 21篇三峡大学第一...
  • 8篇武汉市中心医...
  • 3篇中山大学

作者

  • 21篇鲁明骞
  • 21篇冯雪松
  • 8篇孔庆志
  • 8篇李薇
  • 4篇张蓉
  • 4篇卢宏达
  • 3篇许新华
  • 3篇孔亚婷
  • 3篇夏忠军
  • 3篇郭蓉
  • 3篇徐冰清
  • 2篇雷章
  • 2篇李书国
  • 2篇宋浩
  • 2篇苏进
  • 2篇卢忠心
  • 2篇陈路
  • 2篇李圣杰
  • 1篇周刚
  • 1篇刘宇飞

传媒

  • 4篇中国老年学杂...
  • 4篇东南大学学报...
  • 2篇山东医药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生命的化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病案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iRNA-126抑制乳腺癌转移的作用靶点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8年
miRNA-126作为乳腺癌的抑癌基因,对乳腺癌的转移具有抑制作用。目前被报道得最多的与miRNA-126对乳腺癌转移抑制作用相关的靶点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β,其他的可能靶点还包括类表皮生长因子7、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型芽生性相关络氨酸激酶结构域、CD97、胰岛素受体底物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磷脂酰肌醇转移蛋白和c-Mer酪氨酸激酶,可为基于miRNA-126靶向治疗新药的开发提供参考靶点及科学依据。
冯雪松高琦鲁明骞陆海燕苏进
关键词:乳腺癌肿瘤转移作用靶点
二氢嘧啶脱氢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二氢嘧啶脱氢酶(DP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140例胃癌组织和90例癌旁组织中DPD表达情况,并分析胃癌组织中DPD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疗效、不良反应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DPD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4. 29%(118/140),癌旁胃黏膜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6. 67%(42/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胃癌组织中DPD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 05)。可评价的84例DPD表达阳性胃癌患者化疗有效率为20. 24%(17/84),明显低于DPD阴性表达患者的59. 09%(13/22,P<0. 05)。DPD阳性表达患者的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腹泻等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DPD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DPD阳性与阴性表达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23. 73%(28/118)与68. 18%(15/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胃癌组织中DPD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DPD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但DPD高表达患者5-氟尿嘧啶(Fu)化疗后不良反应更小,但其疗效和预后更差。DPD可作为5-Fu化疗敏感性、毒副反应和预后的一个指标,为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鲁明骞陆海燕孔庆志夏忠军许新华高嫣冯雪松李薇徐冰清
关键词:胃癌二氢嘧啶脱氢酶
槐耳清膏对乳腺癌MCF-7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与调控miR-126表达的关系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槐耳清膏对乳腺癌MCF-7细胞裸鼠致瘤性生长抑制作用及其与调控miR-126表达的关系。方法:建立裸鼠乳腺癌MCF-7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将裸鼠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槐耳清膏(浓度150mg·ml^-1)0.2ml灌胃,对照组采用0.9%生理盐水0.2ml灌胃,每天两次,共30d,观察裸鼠瘤体积及瘤体重的变化;RT-PCR检测裸鼠移植瘤组织中miR-126的表达。结果:(1)裸鼠在接种MCF-7细胞3周后,实验组裸鼠移植瘤体重为(0.20±0.07)g,而对照组裸鼠移植瘤体重为(0.57±0.32)g,实验组裸鼠移植瘤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实验组裸鼠移植瘤体积为(0.32±0.74)cm^3,而对照组裸鼠移植瘤体积为(0.84±0.62)cm^3,实验组移植瘤体积较对照组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裸鼠移植瘤组织中miR-126表达实验组是对照组的2.406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槐耳清膏能抑制裸鼠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miR-126的表达从而抑制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鲁明骞陆海燕冯雪松孔庆志张蓉高嫣李圣杰
关键词:槐耳清膏MCF-7细胞裸鼠移植瘤MIR-126
槐耳颗粒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槐耳颗粒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行"FEC"(环磷酰胺0.6 g·m^(-2),d1;表柔比星100 mg·m^(-2),d1;氟尿嘧啶0.6 g·m^(-2),d1)方案化疗,同时给予槐耳颗粒口服,20 g·次-1,3次·d^(-1),连续服用2个月;对照组单纯行"FEC"方案化疗。2周期后对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症状及免疫功能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NK细胞、CD3^+、CD4^+、CD4^+/CD8^+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周期后治疗组各项免疫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中医症候群和提高生活质量评分中,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槐耳颗粒能提高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鲁明骞冯雪松孔庆志夏忠军许新华李薇刘洋徐冰清
关键词:乳腺癌槐耳颗粒化疗免疫功能生活质量
长链非编码RNA与乳腺癌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9年
乳腺癌全球发病率及死亡率分别超过20%和10%[1]。目前乳腺癌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但治疗效果有时亦不太理想。长期持续放化疗会导致一定毒副反应且降低患者抵抗力而杀伤癌细胞治疗效果也较差[2,3]。徐兵河[4]在中国肿瘤临床中对乳腺癌的靶向治疗进行了总结,主要体现在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内分泌靶向治疗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阳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上。
冯雪松鲁明骞陆海燕苏进郭蓉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乳腺癌促癌抑癌耐药
槐耳清膏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2021年
目的槐耳清膏作用于乳腺癌MCF-7细胞后,探讨槐耳清膏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槐耳清膏作用于乳腺癌MCF-7细胞及MCF-7细胞转染miR-126 inhibitor或者control后,采用RT-PCR检测miR-126及其Pre-miR-126的表达,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随着槐耳清膏浓度的增加,miR-126及Pre-miR-126的表达越高。6 mg/ml槐耳清膏能明显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但转染miR-126 inhibitor后,槐耳清膏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作用明显减弱。结论槐耳清膏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miR-126的表达相关。
鲁明骞周东奎高嫣冯雪松陆海燕李薇孔庆志卢宏达李莉娥
关键词:MCF-7细胞槐耳清膏MIR-126细胞增殖
胃癌组织TS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20年
目的探讨胸苷酸磷酸合成酶(TS)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在胃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经临床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14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TS表达,并分析TS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效果、化疗后不良反应和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TS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7.86%(95/140),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22.22%(20/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TS阳性表达与分化程度相关(P<0.05),但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是否转移、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在可评价的84例胃癌患者中,TS阳性表达组化疗有效率为28.07%(16/57),TS阴性表达组化疗有效率为74.07%(20/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S阳性表达组与阴性表达组在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腹泻等不良反应中无明显差异(P>0.05)。TS阳性表达组的1年生存率为52.63%(30/57),阴性表达组1年生存率为48.15%(13/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TS表达与分化程度相关,但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TS表达可作为氟尿嘧啶类药物化疗疗效判断较为有价值的指标,但对化疗毒副反应和预后的判断无明确的参考意义。
鲁明骞陆海燕冯雪松高嫣周东奎张蓉李莉娥
关键词:胃癌免疫组化化疗疗效
小肠及回盲部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020年
目的:分析小肠及回盲部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FDCS)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小肠和回盲部FDC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小肠及回盲部FDCS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患者,女性,61岁,因下腹隐痛9 d、发现盆腔肿物5 d入院。子宫及附件彩超,盆腔偏右侧低回声包块,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性大。腹部增强CT检查,右下腹部-盆腔新生物伴周围种植转移,淋巴结增大。子宫及附件增强MRI,右侧下腹部-盆腔肿块、回盲区结节,考虑恶性肿瘤。患者行手术治疗切除肿物,术后病理诊断为小肠及回盲部FDCS。患者术后未接受放、化疗,好转出院。结论:FDCS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恶性肿瘤,无特异的影像学表现,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式,病理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是诊断本病的金标准。FDCS患者术后应定期随访。
周东奎鲁明骞冯雪松刘宇飞宋浩徐亮
关键词:小肠回盲部计算机断层扫描
肾间叶性软骨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17年
0引言 间叶性软骨肉瘤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骨和骨外软组织,其中肾间叶性软骨肉瘤则更是极其罕见的一种,它具有明显的未分化的肿瘤细胞和分化良好的软骨成分。临床上比较少见,需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明确诊断[1]。本文通过分析1例肾间叶性软骨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以提高对肾间叶性软骨肉瘤的认识。1病例资料1.1临床资料患者45岁,女,绝经2年。
冯雪松鲁明骞陈路
医学教学中科学研究训练结合PBL教学模式浅析被引量:2
2018年
PBL教学模式是一种非常重要和流行的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学生自学,老师辅导,并结合科学研究训练,大大提高了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医学生科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其具有创新理念,为培养全面、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储备复合型的医学人才提供了保障。
鲁明骞陆海燕冯雪松郭蓉李书国孔亚婷
关键词:PBL医学教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