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瑞 作品数:35 被引量:163 H指数:8 供职机构: 贵州大学林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文化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禾谷镰孢菌蛋白激酶FgCdc15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2 2018年 细胞分裂是真核细胞生长发育的重要环节。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通过使用酵母菌Cdc15蛋白激酶序列比对,发现禾谷镰孢菌中只存在一个Cdc15蛋白激酶。基因缺失的功能研究表明Fg CDC15(FGSG_10381)基因敲除后,突变体菌落生长速度减慢,对小麦和玉米无致病力。Fg CDC15基因敲除突变体产生的分生孢子外观形态正常,但隔膜数量变少,同时发现该基因在分生孢子阶段表达量最高。在有性生殖阶段,Fg CDC15基因敲除突变体可产生极少量的子囊壳,但不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本文研究表明,禾谷镰孢菌蛋白激酶Fg Cdc15可能参与了有性和无性阶段的细胞分裂和生长,同时影响禾谷镰刀菌的致病毒力。 侯瑞 王晨芳关键词:禾谷镰孢菌 基因敲除 表型 细胞分裂 林木病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贵州大学林学专业为例 被引量:1 2020年 林木病理学是林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实验教学是林木病理学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实验与实践操作,可以提高学生识别和鉴定林木病害的能力.针对贵州大学林学专业林木病理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陈旧、实验手段单一及学生兴趣不高等问题进行了改革探索.主要包括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改革后实验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明显增强,提高了林木病理学课程教学质量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侯瑞 赵龙山 徐芳玲 于存 谢莉华关键词:林学专业 实验教学 教学模式改革 坡度对农业耕作措施水土保持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0 2017年 农业耕作措施是水土保持三大措施之一,在坡耕地水土保持中起关键作用。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方法,对不同坡度条件下农业耕作措施水土保持作用进行了研究。农业耕作措施包括等高耕作、人工掏挖和人工锄耕,以平整坡面为对照措施;降雨试验在长4m,宽1m的径流小区完成;坡度为5°,10°,15°,20°,25°;降雨强度为1,1.5,2mm/min。结果表明:与平整坡面相比,等高耕作、人工掏挖和人工锄耕分别减小产流量38.19%,32.25%和15.84%;减小产沙量均在50%以上,说明农业耕作措施具有明显的水土保持作用。通过对坡度与产流量、产沙量关系分析表明,在耕作坡面,坡度会影响产流量,但是大坡度与小坡度之间差异不显著。相反,坡度对产沙量具有显著影响,在小坡度条件下,产沙量受坡度的影响较小。当坡度大于15°后,坡度每增加1°,等高耕作、人工掏挖和人工锄耕耕作措施保土作用平均降低3.08%,4.74%和7.61%。回归分析表明产沙量与坡度之间存在指数函数关系。可见,坡度对农业耕作措施保水作用和保土作用的影响不同。 赵龙山 侯瑞 吴发启 戴全厚关键词:产流产沙 土壤侵蚀 地表糙度 耕作措施 贵州栽培笃斯越橘DSE真菌、AM真菌与ERM真菌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1 2021年 为探明贵州省栽培笃斯越橘根系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DSE)、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与欧石南菌根(ericoid mycorrhiza,ERM)真菌的定殖及地理分布情况,揭示共生真菌在栽培笃斯越橘生长中的地位,本研究在贵州省笃斯越橘主栽区麻江县、凤岗县和高坡乡分别选取主栽品种圆蓝、粉蓝、奥尼尔和莱格西的根样及根围土样,观测不同地区不同品种根样DSE真菌、AM真菌和ERM真菌的定殖结构和定殖率,并测定土样土壤理化性质,分析不同真菌与土壤因子相关性。结果表明,3个地区的4个笃斯越橘品种均有DSE真菌、AM真菌和ERM真菌定殖,栽培笃斯越橘能与3类真菌形成共生关系,平均定殖率分别为61.11%、25.55%和22.50%。DSE真菌定殖率:高坡(62.50%)>麻江(61.66%)>凤岗(59.16%);AM真菌定殖率:凤岗(34.14%)>麻江(25.83%)>高坡(16.66%);ERM真菌定殖率:高坡(35.00%)>凤岗(20.00%)>麻江(12.5%)。相关性分析表明,DSE真菌中的菌丝与微菌核的定殖率呈负相关,AM真菌的总定殖率及定殖强度与微菌核的定殖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DSE真菌菌丝的定殖率呈负相关。ERM真菌总定殖率与DSE真菌菌丝的定殖率及AM真菌定殖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DSE真菌总定殖率呈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效磷与DSE真菌和ERM真菌总定殖率呈显著正相关,与AM真菌定殖率呈显著负相关。土壤铵态氮与DSE真菌中微菌核结构定殖率及AM真菌定殖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ERM真菌定殖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pH值与DSE定殖强度呈显著负相关,与ERM定殖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本研究分析比较贵州省3个笃斯越橘种植基地不同品种栽培笃斯越橘DSE真菌、AM真菌和ERM真菌的定殖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为贵州省栽培笃斯越橘的管理和发展提供技术基础和理论依据。 尚晓静 张富美 李思 侯瑞关键词:土壤因子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为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对土壤侵蚀原理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做了一些新的改革与探索。[方法]在全面分析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目标,就本课程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革新等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探索。[结果]整合了课程教学内容和试验内容,突出课程的理论性和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课堂讨论环节。优化了课程考核方法,提高了学生平时学习和实践能力的考核权重。[结论]对于土壤侵蚀原理课程,通过上述教学改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赵龙山 侯瑞 戴全厚 吴发启关键词:水土保持 教学改革 土壤侵蚀 黄土坡面细沟侵蚀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1 2017年 细沟侵蚀是黄土高原地区坡面土壤侵蚀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土壤剥蚀—搬运—沉积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开展细沟侵蚀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坡面土壤侵蚀机理与建立水土流失模型具有重要意义。从野外调查研究、室内模拟研究及细沟形态定量化等3个方面对坡面细沟侵蚀与特征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细沟侵蚀研究的发展趋势。 赵龙山 侯瑞 吴发启关键词:细沟 土壤侵蚀 地表糙度 黄土高原 生防菌株L2-2的分离鉴定及其对蓝莓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2025年 为明确生防菌株L2-2对蓝莓灰霉病的防治机理,根据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对菌株L2-2进行鉴定,利用平板对峙法测定其对蓝莓灰霉病致病菌灰葡萄孢菌HM4-1菌丝和生长的抑制效果;同时,通过盆栽试验测定菌株L2-2对蓝莓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和对蓝莓相关防御酶活性的影响,并分析蓝莓叶际微生物群落组成变化。结果显示:(1)菌株L2-2为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L2-2及其发酵液对蓝莓灰霉病原菌抑制率分别为72.01%、41.56%;(2)菌株L2-2回接蓝莓盆栽苗处理中对蓝莓灰霉病预防和治疗效果达75.55%、69.58%;(3)植物防御酶SOD、POD、CAT、PPO、PAL活性出现不同程度提高,出现的最高提升分别为142.04%、199.35%、428.85%、1318.74%、127.33%;(4)叶际微生物群落分析中,菌株L2-2处理的盆栽苗芽孢杆菌属相对丰度提高了52.53%。可得结论:菌株L2-2能够有效降低蓝莓灰霉病的发生,研究结果能够为蓝莓灰霉病生物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杨威平 颜倩 侯瑞关键词:苏云金芽孢杆菌 生物防治 防御酶活性 基于智能手机的玉米冠层叶面积指数测定 被引量:3 2021年 作物冠层在降雨分配与水土保持中具有重要作用,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常见的作物冠层量化指数。本研究根据玉米冠层特征,模拟不同生育期(拔节期、小喇叭期、大喇叭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玉米植株冠层模型,通过手机图像获取,冠层阴影面积提取及修正、模型构建与验证等流程进行玉米冠层LAI的测定实验。试验包括3个太阳高度角(30°、60°和90°),玉米株数分别为1、2、3、6和9株,以代表不同采样面积,株行距为30 cm×50 cm。结果表明:笔者设计的LAI测定方法可行,即通过提取智能手机拍摄照片的阴影面积可测定冠层LAI(R^(2)=0.96)。该方法简化了玉米冠层叶面积测量方法,为田间冠层参数的监测提供便捷的解决方案。 尹晓爱 杨秀超 侯瑞 赵龙山 赵龙山关键词:冠层结构 玉米 禾谷镰孢碳源代谢调控因子FgCreA的功能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敲除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中碳源代谢调控因子FgCreA,并对其营养生长、有性生殖和致病力等方面进行研究,为研究禾谷镰孢中碳源代谢机制提供依据。【方法】根据酵母数据库SGD和NCBI数据库中的序列,利用酿酒酵母中碳源代谢调控因子Mig1确定禾谷镰孢中的碳源调控因子FgCreA;在NCBI数据库中检索其他物种中碳源代谢调控蛋白,使用Clustal W2软件进行多重序列比对,并用MEGA5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同时在Inter Pro Scan网站上预测其蛋白结构域;在NCBI数据库中检索与禾谷镰孢碳源吸收相关的结构基因和真菌毒素DON生物合成的相关基因,调取起始密码子上游1 000 bp的片段,预测FgCREA基因结合位点位置;用Primer5软件设计引物,利用Split-PCR和PEG介导原生质体转化的方法进行基因敲除,并通过PCR和Southern blot验证获得FgCREA基因敲除突变体Fgcrea。根据突变体Fgcrea营养生长、有性生殖和致病力等方面的变化分析FgCREA的功能。【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明确禾谷镰孢中只有一个碳源代谢调控因子基因FgCREA(FGSG_09715),氨基酸序列416 aa,共包含两个保守的C2H2锌指结构区域。FgCreA同源蛋白在各类真菌中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同源性,具有较高的保守性。禾谷镰孢碳源吸收相关结构基因(XYL2、ARA1、ICL1、PG1、SUC2)和真菌毒素DON生物合成相关基因(TRI1、TRI3、TRI4、TRI5、TRI6、TRI7、TRI8、TRI10、TRI12、TRI101)启动子区均含有FgCREA DNA结合位点。采用Split-PCR技术和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通过PCR和Southern blot获得并验证了两个FgCREA基因敲除突变体。表型观察发现,突变体Fgcrea的生长速度与野生型相比下降90%;分生孢子形态正常,但产孢量与野生型相比降低88%;有性生殖阶段,突变体Fgcrea可以产生正常的子囊壳、子囊和子囊孢子,但需要比野生型长20—28 d;突变体Fgcrea对钠盐较敏感,侵染小麦穗不发病 侯瑞 王晨芳关键词:禾谷镰孢 基因敲除 表型 贵州栽培蓝莓DSE真菌、AM真菌与ERM真菌空间分布研究 为明确贵州省栽培蓝莓根系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DSE)、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AM)与欧石南菌根(ericoid mycorrhiza,ER... 尚晓静 张富美 李思 侯瑞关键词:土壤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