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鹏飞
- 作品数:2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游览高峰期千岛湖森林公园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特征被引量:4
- 2017年
- 为探索千岛湖森林公园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特征,选择游客游览高峰期5月、10月晴朗天,对3类游憩地12个监测点的大气颗粒物(TSP、PM10、PM2.5、PM1.0)浓度、气象因子等数据进行采集分析。研究了园内大气颗粒物浓度日变化规律、不同类型游憩地变化规律及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与气象因子、游客游览行为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5月、10月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均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大粒径颗粒物浓度呈早晚高,中午低的"V"字型,小粒径大气颗粒物浓度(PM2.5和PM1.0)呈"L"字形;2)以3类游憩地划分,大气颗粒物浓度从低到高的区域依次为游憩林地、临水休憩地、观景台;3)海拔、温度、气压、湿度对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影响较大;4)千岛湖森林公园内大气颗粒物浓度与游客游览活动关系密切,特别是对大粒径(TSP和PM10)颗粒物的增加最为明显。
- 杨小可朱志鹏陈梓茹许媛张轩溢蓝若珂余鹏飞郭真真傅伟聪王敏华董建文
- 关键词: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大气颗粒物
- 闽西乡村道路景观评价研究被引量:20
- 2017年
- 综合SBE,SD及AHP法对闽西地区乡村道路景观进行美学质量评价分析,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闽西乡村,结合游览者视觉感观及心理感受,以期全面地评价闽西地区乡村道路景观美学质量并为乡村整体景观提升提供指导。结果表明:1)多数受访者认为:道路景观是乡村整体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趋同化明显,急需改造提升;2)影响乡村道路景观美学质量的主导因素为:野趣程度(贡献率23.63%),其次依次为总体协调性(22.58%)、铺地形式(21.77%)、植物色彩(11.62%)、场景整洁度(11.2%),植物层次(9.2%);3)通过相关性分析,SD法评价要素中道路线条、铺地形式、协调性、愉悦感、留恋感、场景整洁度、总体协调性与美景度值呈极显著正相关,野趣程度与其呈显著负相关。
- 朱志鹏陈梓茹蓝若珂傅伟聪余鹏飞丁国昌董建文
- 关键词:乡村道路景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