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浩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广东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毒蘑菇
  • 1篇驯化
  • 1篇液体发酵
  • 1篇英文
  • 1篇营养
  • 1篇营养需求
  • 1篇生物量
  • 1篇物量
  • 1篇菌丝
  • 1篇菌丝生物量
  • 1篇环境参数
  • 1篇胞外多糖
  • 1篇
  • 1篇草腐菌

机构

  • 2篇广东省菌种保...

作者

  • 2篇李泰辉
  • 2篇林群英
  • 2篇黄浩
  • 1篇邓旺秋
  • 1篇宋斌
  • 1篇钟月金

传媒

  • 2篇食用菌学报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铅绿褶菇的驯化被引量:3
2012年
从铅绿褶菇(Chlorophyllum molybdites)野生子实体经组织分离获得菌种,在8种培养基上进行人工驯化。初步试验结果显示:铅绿褶菇菌丝在这8种培养料中均生长良好。以稻草为主的培养料进行培养时,经覆土后培养可形成子实体,而以小麦、木屑或废木屑等为主要基质的培养料上未见子实体的形成。在生长温度25~30℃、空气相对湿度80%~95%、光照强度1000~2000lx、自然通风的条件下,铅绿褶菇的生长周期为70~80d。
林群英钟月金邓旺秋黄浩李泰辉
关键词:毒蘑菇驯化草腐菌
液体发酵条件对广东虫草菌丝生物量和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
2012年
研究了液体发酵的温度、起始pH、碳源、氮源和碳氮比对广东虫草菌丝生物量和胞外多糖的影响。当发酵温度为25℃,培养基起始pH为7.0~9.0,麦芽膏和大豆浆粉分别为碳氮源时菌丝生物量最高;当发酵温度为28℃,培养基起始pH为5.0~7.0,葡萄糖和酵母膏为碳氮源时胞外多糖产量最高;以菌丝生物量和胞外多糖的产量为指标最优的碳氮比为12∶1。正交试验表明:以菌丝生物量为指标,优化的培养基为30g/L葡萄糖,30g/L麦芽膏,8g/L大豆浆粉和10g/L酵母膏;以胞外多糖产量为指标,优化的培养基为40g/L葡萄糖,30g/L麦芽膏,10g/L大豆浆粉和10g/L酵母膏。
林群英黄浩宋斌李泰辉
关键词:营养需求环境参数液体发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