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文卓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污泥
  • 4篇颗粒污泥
  • 4篇好氧
  • 4篇好氧颗粒
  • 4篇好氧颗粒污泥
  • 3篇低水
  • 2篇污泥稳定
  • 2篇污泥稳定性
  • 2篇关键组分
  • 2篇胞外聚合物
  • 2篇EPS
  • 1篇释磷
  • 1篇热解
  • 1篇磷回收
  • 1篇磷酸铵镁
  • 1篇磷酸铵镁法
  • 1篇镁法
  • 1篇回收
  • 1篇碱解
  • 1篇搅拌

机构

  • 4篇河海大学
  • 1篇南京市市政设...

作者

  • 4篇暴瑞玲
  • 4篇吴娟
  • 4篇顾文卓
  • 2篇严晓菊
  • 2篇付尧

传媒

  • 1篇净水技术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工业水处理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低水力负荷下好氧颗粒污泥的特性及胞外聚合物关键组分对该污泥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使用一种快速启动SBAR反应器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在此基础上研究污泥颗粒化过程与解体过程中好氧颗粒污泥的特性、反应器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以及三种胞外聚合物(EPS)关键组分含量的变化对颗粒污泥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低水力负荷条件下,通过缩短沉淀时间、改变进水基质浓度等措施,反应器在92 d时完全形成淡黄色、小粒径、不规则形状的颗粒污泥;同时完全颗粒化后,SVI保持在50mL/g以下,MLSS保持在4.0g/L以上。(2)在144 d的运行时间内,反应器对COD的去除率均在91.18%以上,出水COD浓度均在50 mg/L以下;而TP的处理效果波动较大,去处率在49.25%~99.22%;除启动过程外,反应器对NH_4^+-N的去除效果达到80%以上。(3)颗粒污泥中溶解型EPS(S-EPS)、松散结合型EPS(LB-EPS)的含量较少且变化不明显,而紧密结合型EPS(TB-EPS)中的蛋白质(PN)在颗粒污泥的形成与解体过程中变化明显,当维持在35~40 mg/g MLSS时,颗粒污泥可以保持稳定。
付尧暴瑞玲顾文卓严晓菊吴娟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
磷酸铵镁法处理好氧颗粒污泥破胞释磷废水的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针对目前国内利用磷酸铵镁(MAP)法回收废水中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浓度含磷废水这一现状,对好氧颗粒污泥破胞释磷后上清液含磷质量浓度为30~80 mg/L的废水,采用MAP法回收低浓度含磷废水中的氮、磷。研究了初始pH和温度对氮、磷的去除效果及MAP结晶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最适宜pH范围均为9.5~10.0,考虑到回收MAP晶体的纯度,初始pH为9.5可作为MAP结晶回收磷的控制条件。
吴娟暴瑞玲顾文卓徐坚
关键词:磷酸铵镁磷回收
低水力负荷下好氧颗粒污泥的特性及胞外聚合物关键组分对该污泥稳定性的影响[2017 no.2]
使用一种快速启动SBAR反应器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在此基础上研究污泥颗粒化过程与解体过程中好氧颗粒污泥的特性、反应器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以及二种胞外聚合物(EPS)关键组分含量的变化对颗粒污泥稳定性的影响。
付尧暴瑞玲顾文卓严晓菊吴娟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
低水力负荷下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释磷特性被引量:1
2017年
为研究在低水力负荷下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的破胞释磷特性,以厌氧颗粒污泥为接种污泥,使用SBR反应器在水力负荷为0.4~1.02kg/(m^3·d)的条件下培养具有脱氮除磷能力的好氧颗粒污泥,设置静置、热解、酸解、碱解和搅拌五种条件,分析每种条件下其上清液中磷氮浓度的变化趋势并得出最佳释磷条件。结果表明,在静置条件下PO_4^(3-)-P净增长可达到5.02mg/L;热解条件下在60℃时PO_4^(3-)-P净增长可达到36.057mg/L;酸解条件下当pH=3时PO_4^(3-)-P净增长可达到12.097 mg/L;碱解条件下pH=10时PO_4^(3-)-P净增长可达到19.732mg/L;搅拌条件下在100r/min时PO_4^(3-)-P净增长可达到约23.641mg/L。对比分析五种不同条件可知,温度和碱解对低水力负荷下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破胞释磷的影响最大。研究成果为减少污泥量及磷的资源回收提供了理论依据。
顾文卓暴瑞玲吴娟付尧徐坚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热解碱解搅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