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德成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星火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生物信息
  • 2篇生物信息学
  • 2篇生物信息学分...
  • 2篇葡萄
  • 2篇葡萄孢菌
  • 2篇灰葡萄孢
  • 2篇灰葡萄孢菌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活性
  • 1篇淫羊藿
  • 1篇致病力
  • 1篇内生真菌
  • 1篇嘧霉胺
  • 1篇系统发育
  • 1篇系统发育分析
  • 1篇霉病
  • 1篇菌株
  • 1篇菌株鉴定
  • 1篇抗药
  • 1篇抗药性

机构

  • 5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张传博
  • 5篇董德成
  • 3篇易萌
  • 1篇翁庆北
  • 1篇徐慧
  • 1篇王艳明
  • 1篇王艳丽

传媒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江苏省天王镇磨盘山金蝉花分离菌株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被引量:12
2013年
蝉花是一种名贵的传统中药,其分离物多样性丰富,不同菌株的药理作用及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差异明显,因此,分离物的确证是蝉花研究的关键环节。对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磨盘山采集的金蝉花标本分离物进行菌落形态、产孢结构观察,并依据ITS区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确定为蝉棒束孢菌的不同地理株。该研究对于扩大传统中药资源,进一步深入研究该菌株的药理作用及活性成分具有重要意义。
张传博王艳丽易萌董德成苏晓庆
关键词:系统发育分析
灰葡萄孢菌BCRho3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灰霉病菌中BCRho3基因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信号肽、亚细胞定位、结构及功能等进行预测研究,同时构建BCRho3同源基因的系统发育树,为下一步功能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BCRho3基因编码产物为亲水性蛋白,不具有信号肽和跨膜结构,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主要在细胞质中发挥生物学作用。序列分析表明,BCRho3基因编码产物可能作为生长因子来发挥作用,同时参与转录及转录调控过程,可能在产孢等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调节作用,因此可能在灰霉病的致病性中起关键作用。Rho3基因编码产物同源性及进化树表明,灰霉病菌BCRho3基因编码产物与核盘菌、杨盘二孢菌等菌种的Rho3基因编码产物具有高度的同源性,遗传距离较近。
董德成易萌张传博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
灰葡萄孢菌Rac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014年
利用多种不同序列分析软件,基于生物基因组学数据库,对灰葡萄孢菌Rac1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预测BCRac1基因编码产物的理化性质、结构与功能,同时构建Rac1基因同源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BCRac1基因编码产物由150个氨基酸构成,为亲水性蛋白,没有信号肽,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与无规则卷曲为主,推测其主要在细胞核中发挥生物学作用。结构功能域分析表明,BCRac1基因编码产物可能主要具有生长因子的功能,对灰葡萄孢菌的激素调节有影响。构建的Rac1基因编码产物系统进化树显示,BCRac1基因与核盘菌、稻瘟病菌、炭疽菌等物种Rac1基因遗传距离较近,具有高度同源性。
兰俊董德成张雷李安达张传博
关键词:灰葡萄孢菌生物信息学
淫羊藿内生真菌的分离及抑菌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从淫羊藿根、茎、叶分离出23株内生真菌,对分离出的真菌利用琼脂块法进行初选与滤纸片法进行复选,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4种微生物为指示菌对分离到的内生真菌进行抗菌活性检测。结果发现,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中有10株菌株具较好的抑菌活性。对大肠埃希菌抑菌效果最好的为标号K7的菌株,抑菌圈直径为18.0 mm;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好的均为标号B3的菌株,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0、15.0 mm;而对灰霉病菌抑菌效果最好的为标号K6的菌株,其抑菌圈直径达到12.0 mm。
易萌王艳明董德成翁庆北张传博
关键词:淫羊藿内生真菌抑菌活性
西南地区草莓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药性及致病力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为了明确西南地区草莓灰霉病对嘧霉胺的抗药性及致病力状况,从贵阳、重庆、成都等14个地区的不同草莓品种上采集82株草莓灰霉病菌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其对嘧霉胺的敏感性,离体叶片接种法检测各菌株致病力。结果表明,高抗菌株36株(43.90%),中抗菌株26株(31.71%),低抗菌株4株(4.88%),敏感菌株16株(19.51%);强致病力菌株6株(7.32%),中等致病力菌株21株(25.61%),弱致病力菌株55株(67.07%)。西南各草莓种植区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都有较高的抗药性,致病力以中等、弱为主。这表明,西南地区草莓灰霉病菌对嘧霉胺已产生抗药性,致病力分化明显。
徐慧董德成张传博
关键词:草莓灰霉病菌嘧霉胺抗药性致病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