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冰 作品数:13 被引量:34 H指数:4 供职机构: 深圳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深圳市南山区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68株临床分离粪肠球菌万古霉素药敏特点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深圳大学附属南山医院分离出的68株粪肠球菌药敏特点,了解万古霉素(Van)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微生物室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分离出的68株粪肠球菌,统计屎肠标本来源、科室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情况,采用肉汤稀释法检测Van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分析耐药分离患者临床特点。结果:68例粪肠球菌标本主要来自于中段尿、导管和血液,分别为51%、12%和12%。同时屎肠对Van不敏感株占5.9%(仅4株),最高MIC值为16μg·m L-1,均无Van用药史。结论:在粪肠球菌Van不敏感菌株仍低,需要注意其MIC值动态变化以指导临床Van治疗。 邓向斌 蔡博涛 徐广健 蒲彰雅 廉婕 潘伟光 白冰 邓名贵 刘晓军 王红燕 李多云 邓启文 余治健关键词:粪肠球菌 万古霉素 药敏试验 替加环素体外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株16SrRNA基因突变位点分析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体外诱导替加环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核糖体16Sr RNA基因位点变异研究。方法收集4株替加环素均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编号为S2、S3、MS2和N315,通过体外不同浓度梯度多步诱导替加环素耐药;挑取单克隆,经BD公司viet自动药敏分析仪分析常规药敏特点;用E-test条测定母株和诱导菌株替加环素MIC值,并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诱导系列Omacycline和Eravacycline的MIC值;提取耐药菌株基因组DNA,PCR扩增金黄色葡萄球菌5个拷贝的16Sr RNA基因,扩增产物经测序后与野生株比较获得突变位点。结果经体外多步法诱导替加环素耐药的不同MIC值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共8株。PCR测序分析4株母株均无变异位点,16Sr RNA的突变位点主要是C1036T、G848C,此外还有T1043C、T1125C、T1038G、A1053G、T1283C、C1042T、C1047T、G1035A、C817G、G1107C、G697T、C819G。结论体外多步法可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替加环素耐药,耐药机制可能与16Sr RNA位点发生C1036T和G848C突变相关,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突变位点与耐药的关系。 徐广健 白冰 李多云 姚伟明 邓向斌 邓名贵 程航 孙翔 郑金鑫 陈重 王红燕 林志伟 邓启文 余治健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 16SRRNA基因 利奈唑胺治疗反复发作脊柱术后植入物感染1例 被引量:4 2016年 脊柱术后植入物感染(spinal implant infection)属于难治性感染,需在系统分析患者基础状况、临床症状、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病原菌类型及病原菌耐药谱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内外科治疗手段给予患者个体化治疗,治疗相对困难。治疗方法通常需要在静脉使用抗菌药物的基础上,联合外科清创、持续引流和内固定取出等外科治疗措施。部分患者可能造成内固定失败、局部愈合不良、神经功能障碍、假关节形成,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本院于2014年10月—2015年2月诊治1例脊柱术后植入物感染反复发作患者,现将其诊断和治疗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蒲彰雅 余治健 白冰 林佛君 韩雪莹 邓向斌 刘晓军 邓名贵 李多云 邱宇 邓启文关键词:脊柱手术 脊椎关节病 手术部位感染 利奈唑胺 128株临床分离屎肠球菌利奈唑胺药敏特点分析 2018年 目的:分析深圳大学南山医院临床分离128株屎肠球菌利奈唑胺(LZD)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大学南山医院微生物室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分离出的128株屎肠球菌,采用肉汤稀释法检测LZD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统计分析LZD的MIC值与屎肠球菌标本来源、科室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关系及临床特点,并对耐药株进行耐药机制检测。结果:128株屎肠球菌对LZD不敏感株占4.69%(仅6株),最高MIC值仅为16μg·m L-1。主要分布科室为新生儿科(28.13%)、重症医学科(17.97%)、泌尿外科(6.25%)、肝胆外科(14.84%)和呼吸科(2.34%);标本主要来源于中段尿(46.88%)、胆汁(10.16%)、导管(导管、静脉导管和气管导管)(9.38%)和血液(14.06%)。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红霉素和呋喃妥因三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比较高,对LZD、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具有较好敏感性。LZD耐药株存在23S r RNA V区基因2576位点变异。结论: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和LZD对屎肠球菌仍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可以根据临床优先选择;耐药机制与23S r RNA V区基因位点变异有关;但散在的耐药株仍能检出提示需警惕其MIC值动态变化。 徐广健 白冰 陈重 王红燕 姚伟明 邓向斌 邓名贵 程航 孙翔 郑金鑫 林志伟 邓启文 李多云 余治健关键词:屎肠球菌 利奈唑胺 药敏实验 耐药机制 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药物敏感性及ST分型特点分析 2018年 目的:分析本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药物敏感性及ST分型特点,揭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本地区的临床规律。方法:收集深圳大学南山医院2010-2015年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138株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90株为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经BD phonixtm 100公司全自动药敏鉴定系统及琼脂稀释法测定其药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其管家基因进行多位点测序分型(MLST)分型,并分析其药敏与MLST的关系。结果:32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咽拭子、气管分泌物、血液、伤口拭子和脓液,MRSA的检出率为42.07%,阿米卡星、红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48.12%、95.62%、50.37%、65.94%、50.37%,MLST主要流行型别为ST239、ST59、ST1。MSSA红霉素、四环素、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3.65%、40.42%、40.11%,主要型别为ST7、ST59、ST398、ST188。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替考拉宁耐药株。结论:本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标本来源于呼吸系统,MRSA对呋喃妥因,奎奴普汀,利福平敏感,MSSA对呋喃妥因,奎奴普汀,利福平,阿卡米星,环丙沙星敏感,ST239–MRSA、ST7–MSSA、ST398–MSSA、ST88–MSSA、ST120–MSSA多重耐药(3种或3种抗菌药物以上耐药)。 陈俊文 李多云 王红燕 陈重 白冰 郑金鑫 涂浩鹏 潘伟光 徐广健 廉婕 程航 孙翔 余治健 邓启文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医院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医院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及30 d内死亡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大学南山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2月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这些菌株的药敏特点;根据是否暴露于危险因素进行30 d内死亡相关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分别比较不同危险因素之间死亡率差异,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入组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46例患者中男性26例(56.5%),女性20例(43.5%),平均年龄为(53.65±2.04)岁。死亡相关单因素分析显示:肾功能不全(χ2=5.285,P=0.022)、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II(APACHE II)评分≥22分(χ2=5.999,P=0.014)与死亡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肾功能不全(OR=19.541,P=0.022)、使用化疗药物(OR=22.949,P=0.037)及APACHE II评分≥22分(OR=25.132,P=0.003)为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30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肾功能不全、APACHE II评分≥22分、化疗药物的使用为患者死亡危险因素,且化疗药物使用是本地区导致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死亡风险系数最高的危险因素。 丘宇 马孝煜 李多云 白冰 姚伟明 邓向斌 王红燕 郑金鑫 邓启文 余治健关键词:医院获得性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 血流感染 148例粪肠球菌培养阳性尿路感染药敏和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深圳大学南山医院临床分离中段尿培养粪肠球菌临床及细菌耐药特点。方法:收集2011至2015年深圳大学南山医院住院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培养粪肠球菌阳性病例,统计细菌科室分布,对各种常用抗生素药敏分布情况,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基础疾病特点及抗感染治疗效果。结果:共收集148例住院患者中段尿培养粪肠球菌阳性的病例,临床分离中科室最常见的是泌尿外科(59.5%)、肿瘤科(8.1%)、肾内科(5.4%)和新生儿科(5.4%),临床资料分析提示尿路梗阻及尿路功能异常是尿路感染发生最常见的原因。结论:尿路梗塞及功能异常是导致复杂性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其对氨苄西林和万古霉素具有较好的敏感性,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感染治疗尿路粪肠球菌感染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韩雪莹 林佛君 蒲彰雅 徐广健 蔡博涛 白冰 邓向斌 潘伟光 廉婕 余治健 邓启文关键词:粪肠球菌 尿路感染 药敏试验 卡泊芬净对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能力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卡泊芬净抑制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的情况。方法选取临床来源生物膜强阳性粪肠球菌1株及不同生物膜形成能力的粪肠球菌菌株10株,同时设卡泊芬净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加卡泊芬净,浓度为20μmol/L,对照组加生理盐水。采用结晶紫染色法,通过酶标仪检测两组粪肠球菌浮游菌生长及生物膜形成情况。结果卡泊芬净对粪肠球菌临床株的浮游菌生长无抑制作用,可显著抑制菌株生物膜形成。结论卡泊芬净对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能力有显著抑制作用。 白冰 林志伟 徐广健 孙翔 陈俊文 涂浩鹏 李多云 余治健 邓启文 郑金鑫关键词:卡泊芬净 生物膜 粪肠球菌 利奈唑胺耐药粪肠球菌感染患者临床分离株与定植株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研究1例患者体内利奈唑胺(LZD)耐药粪肠球菌临床分离株与定植株同源性特点。方法对1例肺部感染患者分离的10株粪肠球菌(其中2株分离自尿标本,8株分离自粪便标本)进行细菌耐药分析,并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确定粪肠球菌之间的同源性。结果患者进行LZD治疗前后,尿标本分离出的2株粪肠球菌均为LZD耐药株(MIC值分别为8 mg/mL,16 mg/mL),粪便中培养挑取的8株(治疗前6株,治疗后2株),其中LZD敏感4株,中介2株,耐药2株(MIC值波动在0.25~12 mg/mL)。通过PFGE分型检测提示10株粪肠球菌具有同源性。结论该例患者泌尿道和肠道检出的粪肠球菌具有同源性,提示LZD耐药肠球菌可能长期定植于患者体内,并可能发生移位导致耐药细菌感染。 蒲彰雅 余治健 陈重 邓向斌 白冰 李多云 刘晓军 韩雪莹 林佛君 邓启文关键词:利奈唑胺 粪肠球菌 临床耐药 同源性 红霉素耐药粪肠球菌耐药基因erm(A)、erm(B)和erm(C)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株红霉素耐药粪肠球菌耐药特点及耐药基因erm(A)、erm(B)和erm(C)分布特点及耐药机制。方法采用BD 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对2010~2016年临床分离的313株粪肠球菌进行药敏试验,并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红霉素的MIC值,比较红霉素耐药组和红霉素敏感组细菌的耐药性差异,使用PCR方法检测erm(A)、erm(B)和erm(C)基因并分析其分布特点。结果 313株粪肠球菌主要分离自患者的中段尿、血液、胆汁和分泌物,红霉素耐药组和红霉素敏感组细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氨苄西林、替考拉宁和呋喃妥因的敏感性高,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均>90%。红霉素耐药基因erm(A)、erm(B)和erm(C)基因检出比例分别为3.51%、66.77%和0.32%;携带红霉素耐药基因erm(A)细菌利奈唑胺(LZD)耐药为81.82%。粪肠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为76.04%。结论红霉素耐药株粪肠球菌主要携带erm(B)基因。红霉素耐药基因erm(A)阳性菌株LZD的MIC值偏高。 邓向斌 李多云 徐广健 白冰 姚伟明 邓名贵 程航 孙翔 郑金鑫 林志伟 邓启文 余治健关键词:粪肠球菌 药敏试验 红霉素耐药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