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上肢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梗死
  • 1篇动功
  • 1篇运动功能障碍
  • 1篇针刺
  • 1篇针刺疗
  • 1篇针刺疗法
  • 1篇针疗
  • 1篇针疗法
  • 1篇中风
  • 1篇上肢痉挛
  • 1篇上肢痉挛状态
  • 1篇上肢运动
  • 1篇上肢运动功能
  • 1篇上肢运动功能...
  • 1篇卒中
  • 1篇芒针疗法
  • 1篇脑梗死后

机构

  • 2篇黑龙江中医药...
  • 2篇大连市友谊医...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2篇杨加顺
  • 2篇高潇
  • 2篇王绚
  • 2篇王虹
  • 2篇孙茹
  • 1篇孙海舒

传媒

  • 1篇针刺研究
  • 1篇中医药信息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拮抗针法结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梗死后上肢痉挛状态的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研究拮抗针法结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上肢痉挛状态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100例脑梗死上肢痉挛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拮抗针法结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组(治疗组)和巴氯芬组(对照组),各50例。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评定法和Fugl 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法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Ashworth及FMA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拮抗针法结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能显著改善脑梗死后的上肢痉挛状态,综合临床疗效优于巴氯芬。
杨加顺孙茹王绚王虹张居婵高潇
关键词:脑卒中上肢痉挛状态
电芒针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观察电芒针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脑梗死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针刺组和电芒针组,各50例。常规针刺组针刺患侧肩髃、极泉、手三里、尺泽、内关、合谷;电芒针组应用电芒针透刺肩髃与臂臑、手三里与外关,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采用简式Wolf运动功能试验(WMFT)、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及三角肌表面肌电均方根(RMS)比值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上肢运动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WMFT评分、FMA评分及三角肌表面肌电RMS比值均优于治疗前(P<0.01,P<0.05);电芒针组治疗后WMFT评分、FMA评分及三角肌表面肌电RMS比值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P<0.01)。结论:电芒针疗法可以显著改善脑梗死后患侧上肢运动功能,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杨加顺高潇孙茹王绚王虹张居婵孙海舒
关键词:中风针刺疗法上肢运动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