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燕
- 作品数:19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劳动教育融入高职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研究——以“食品原料学”为例被引量:1
- 2024年
- 作为“五育”之一的劳动教育,是实现新时代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和实际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劳动教育融入食品原料学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及面临的问题,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进行探讨,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教学实践经验,进而促进了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发展。
- 赵春杰黄海英李晓娟王春燕
- 关键词:劳动教育教学方式课程考核
- 一种营养配餐营养检测设备
-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营养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营养配餐营养检测设备,包括粉碎处理筒,粉碎处理筒为空心的圆柱体,粉碎处理筒的外壁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把手,粉碎处理筒的顶端壁面上设置有顶盖,粉碎处理筒的腔内设置有粉碎搅拌组件...
- 张美枝楠极雷蕾张保霞张慧敏郑海武杨俊峰胡炜东王春燕
- 一种果酒发酵罐液位可视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果酒发酵罐液位可视装置,包括果酒发酵罐及其侧部安装的可视液位计,可视液位计包括上下两个与果酒发酵罐连通的端座,两个端座之间设置有玻璃液位管,玻璃液位管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滑动的磁吸组件,...
- 赵春杰郑海武王春燕
- 本土优良酿酒酵母的酿造学特性被引量:3
- 2020年
- 为了筛选国产优良酿酒酵母菌,对全国多个酿酒葡萄产区采样得到的4株优良酵母菌进行了酿造学特性研究。经过与商业菌株的嗜杀性、产硫化氢特性、起泡性、絮凝性以及发酵性能对比,研究显示酵母菌S12具有高产硫化氢特性;酵母菌S21发酵时间过长不能满足优良酵母菌酿造学特性;酵母菌WJ1和Q12具有明显嗜杀性,中产硫化氢特性,低产泡性,高絮凝性,模拟发酵性能达到国标要求。结果表明,只有Q12、WJ1能够满足优良酵母菌酿造学特性,并且经过后期驯化有望为我国葡萄酒酿造工业领域提供新的本土菌种,同时为本土酿酒酵母多样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郑海武雷蕾李正英赵雪平张美枝李婷黄海英李晓娟王春燕
- 关键词:酿酒酵母发酵特性起泡性絮凝性
- 一种燕麦加工用灭酶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燕麦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燕麦加工用灭酶装置,包括箱体,箱体连接有筛分箱,筛分箱安装有进料斗,筛分箱开设有方槽,卡槽安装有震动器,两个震动器之间连接有第一筛分网,箱体安装有大电机,大电机连接有转轴,转轴连...
- 史晓霞杨晶曹志军王燕荣王春燕
- 一种收集香气物质的南瓜酒发酵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收集香气物质的南瓜酒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箱,第一加热板,第二加热板,透气板,进气管,热水箱,冷凝管,支架,连接管,进水管,出水管,串联管,样品溶液瓶,冷水箱,潜水泵;所述发酵箱的内部两侧壁设有第一加热板...
- 张美枝郑海武王晓政厍银柱雷蕾王春燕
-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速溶咖啡中丙烯酰胺含量分析
- 2025年
- 目前,丙烯酰胺是公认的主要引起神经毒性物质,在一些油炸和烧烤的淀粉类食品及高温加工的咖啡豆等中均可产生。向速溶咖啡样本中添加13C3标记的丙稀酰胺内标溶液,用水作提取溶剂,通过固相萃取柱净化后,采用液质联用法进行测定。根据基质的干扰和丙烯酰胺的极性,对流动相配比及柱效进行优选,最终确定选用C8型色谱柱和初始流动相水项占比大,增加石墨化碳净化降低基质干扰。方法定量限为10μg/kg,回收率为94.2%~103.5%,精密度为2.41%~2.79%,相关系数为0.999 6。该方法净化处理样品效果较好,且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灵敏度,重现性好,可达到对咖啡中丙烯酰胺含量测定的技术指标。
- 赵春杰王春燕
- 关键词:丙烯酰胺速溶咖啡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食品检测
- 一种南瓜酿酒用除渣过滤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南瓜酿酒用除渣过滤装置,包括箱体,前面板,支撑挡板,滚筒,第一电动推杆,第一推板,第二电动推杆,第二推板,齿条,齿轮,电机,残渣收集盒,液体收集盒,推拉挡块,拉杆;所述箱体的表面中部设有进料口;所述箱...
- 张美枝郑海武赵雪平雷蕾张慧敏厍银柱赵永来楠极赵改梅王春燕
- 一种葡萄酒降酸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葡萄酒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葡萄酒降酸装置,包括降酸反应釜,所述降酸反应釜顶部设置有顶盖,降酸反应釜底部外侧呈圆阵列分布固定安装有三个支撑腿,所述顶盖顶部中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顶盖一侧设置有进料口...
- 张美枝郑海武郭帅雷蕾厍银柱王燕荣王春燕吴卓举
- “五育并举”视域下高职院校“1+2+N”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 2025年
- “五育并举”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是我国为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教育方针与政策。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时期的劳动教育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提高质量、提升素养、协调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文章以对新时期劳动教育理念的阐释为基础,分析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在遵循高职院校“1+2+N”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原则的前提下,设置层次丰富、结构完整的课程体系,在建设师资队伍、完善课程资源和建立评价机制的有力措施保障下,对改革效果进行评价,满意度非常高,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有的放矢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赵春杰马腾王春燕
- 关键词:五育并举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