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理学

主题

  • 6篇光催化
  • 6篇催化
  • 4篇配位
  • 4篇配位聚合
  • 4篇配位聚合物
  • 4篇晶体
  • 4篇晶体结构
  • 4篇光催化性
  • 4篇光催化性质
  • 4篇催化性
  • 3篇水热
  • 3篇水热合成
  • 3篇热合成
  • 2篇配合物
  • 2篇化合物
  • 2篇光催化活性
  • 2篇光性质
  • 2篇光致
  • 2篇光致发光
  • 2篇光致发光性质

机构

  • 7篇渤海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辽宁华兴机电...

作者

  • 7篇熊莹
  • 4篇刘国成
  • 3篇王桂娇
  • 3篇李乔敏
  • 2篇陈乃丽
  • 2篇李新华
  • 1篇曾凌
  • 1篇王青林
  • 1篇王秀丽
  • 1篇王祥
  • 1篇武晓梅
  • 1篇吴昊
  • 1篇沙晓婷
  • 1篇于海飞

传媒

  • 5篇渤海大学学报...
  • 1篇应用化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不同共轭体积的半刚性双吡啶双酰胺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
本论文设计并合成了两种具有不同共轭体积的半刚性双吡啶双酰胺配体N,N′-双(4-亚甲基吡啶基)苯-1,4-二甲酰胺(4-bmbpd)和N,N′-双(4-亚甲基吡啶基)萘-2,6-二甲酰胺(4-bmnpd)作为主配体,以不...
熊莹
关键词:配位聚合物水热合成光催化性质
文献传递
一个二维超分子化合物[Co(bbbm)(dnba)_2]的合成、结构及性质
2014年
以1,4-二苯并咪唑基-丁烷(bbbm)和3,5-二硝基苯甲酸(Hdnba)为混合配体,利用水热合成方法获得了一个环状双金属Co(II)配合物:[Co(bbbm)(dnba)2],并通过元素分析、IR和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了其结构.该配合物分子式为C32H24Co N8O12,三斜晶系,P1空间群,a=10.859(5),b=12.325(5),c=13.119(5),α=100.638(5)°,β=108.858(5)°,γ=92.309(5)°,Z=2,V=1623.5(12)3,Mr=771.52,Dc=1.578 g/cm3,F(000)=790,μ=0.609 mm-1,S=1.062,R=0.0423,wR=0.0967.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中的CoII与来自两个bbbm配体的两个N原子、两个dnba阴离子的单齿羧基O原子配位形成四面体配位构型.相邻的两个CoII通过两个bbbm配体连接成环状结构,相邻的双金属Co(II)配合物通过π-π堆积作用拓展成一维超分子链,该超分子链进一步通过C-H…π作用拓展成二维超分子网络.另外,还研究了该化合物的电化学和荧光性质.CCDC:1025167.
刘国成陈乃丽王桂娇李新华熊莹邵继岩
关键词:钴配合物水热合成晶体结构电化学性质光致发光性质
一个基于Cd-(P_4Mo_6)的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被引量:1
2016年
以1,4-二咪唑基-丁烷(bbi)为有机胺模板剂,利用中温水热合成方法获得了一个三维镉超分子化合物:[Cd(H2O)]2[Cd(H2PO4)2(HPO4)4(PO4)2(Mo O2)12(OH)6]·(bbi)·(H2bbi)2·4H2O,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了其结构.该化合物分子式为C30H72Cd3Mo12P8N12O68,三斜晶系,P 1空间群,a=13.274(5),b=13.927(5),c=23.360(5),α=89.943(5)°,β=82.633(5)°,γ=77.037(5)°,Z=1,V=4172(2)3,Mr=3425.24,Dc=2.656 g/cm3,μ=2.760 mm-1,F(000)=3135,S=1.026,R=0.0499,wR=0.1150.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中存在两种配位环境的Cd2+.其中一种Cd2+与来自两个[P4Mo6O28(OH)3]9-[P4Mo6]中的六个Mo O6八面体的桥O配位形成Cd-(P4Mo6)2二聚物结构单元,另一种Cd2+通过来自不同P4Mo6中的PO4中的两个桥O连接成[Cd O(H2O)]2二聚物结构单元.上述两种结构单元交替连接成为一维无机配位聚合物链.相邻的无机链通过bbi配体以及结晶水分子拓展成三维超分子网络.另外,还研究了该化合物的光催化降解亚甲蓝活性和荧光性质.
刘国成沙晓婷马康富李乔敏李新华熊莹
关键词:超分子光催化活性
一个二维Keggin型多酸基银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光催化性质被引量:3
2016年
以3-吡啶双三氮唑(H_2L)为有机连接子,利用水热环境进行自组装,获得了一个二维Ag(I)配位聚合物:[Ag4(H_2L)(HL)(PMo12O40)]·2H_2O.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得该配合物为三斜晶系,P 1空间群,a=13.035(5),b=13.714(5),c=16.606(6),α=97.835(7)°,β=92.547(7)°,γ=107.895(4)°,Z=2,V=2786.9(18)3,Mr=2715.19,Dc=3.236 g/cm3,μ=4.113 mm-1,F(000)=2532,S=1.016,R=0.1556,wR=0.4692.配合物中,四种配位环境的Ag+通过两种配位模式的3-吡啶双三氮唑配体连接成一维金属-有机带,相邻的金属有机带通过三连接的多酸阴离子PMo12O403-拓展成二维配位聚合物网络.该配合物对亚甲基蓝在紫外光下的光催化性能也被研究.
王祥武晓梅李乔敏熊莹于蕙瑄王桂娇
关键词:自组装晶体结构光催化性质
一个一维双吡啶双酰胺基铜配位聚合物的晶体结构及光催化性质被引量:3
2017年
利用水热合成方法,获得了一个一维管状Cu配位聚合物:[Cu(L)(bdc)]·3H_2O[1,3-H2BDC=1,3-苯二甲酸,L=N,N'-双(3-吡啶基)-5-羟基苯-1,3-双酰胺].配位聚合物的单晶结构测定为单斜晶系,P2_1/c空间群,P21/c,a=13.7463(15)?,b=18.768(2)?,c=10.096(3)?,α=90°,β=91.31°,γ=90°,Z=4,V=2604.1(8)?~3,M_r=616.03,Dc=1.571 g/cm^3,μ=0.906 mm^(-1),F(000)=1268,S=1.0,R=0.0732,wR=0.1314.结构分析指明,具有四方锥配位模式的Cu^(2+)通过μ_3-bdc连接成一维线性金属-有机链,两个上述链通过成对的μ_2-L配体连接成一维管状结构.此外,标题化合物对亚甲蓝和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活性被研究.
刘国成李乔敏吴昊于海飞熊莹于蕙瑄
关键词:间苯二甲酸晶体结构光催化性质
一个二维钴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光催化性质被引量:4
2015年
以N,N'-二(3-吡啶基)-吡啶-3,5-二甲酰胺(bppdca)和2-巯乙酸基烟酸(L)为混合配体,利用水热合成方法获得了一个二维的Co(Ⅱ)配位聚合物:{[Co(bppdca)(L)]·3H2O}n,并通过元素分析、IR和单晶X射线衍射等技术手段确定了其结构。该配合物分子式为C25H24N6O9SCo,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a=1.07419(9)nm,b=0.86166(6)nm,c=2.9853(2)nm,β=96.772(1)°,Z=4,V=2.743 9(4)nm3,Mr=643.49,Dc=1.558 g/cm3,F(000)=1324,μ=0.766 mm-1,S=1.051,R=0.0406,wR=0.1160。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中的CoⅡ与来自2个bppdca配体的2个N原子、1个L阴离子的单齿羧基O原子和S原子以及来自另一个L阴离子的一个羧基中的2个O原子配位形成八面体配位构型。相邻的CoⅡ通过L阴离子连接成一维螺旋链[Co(L)]n,相邻的左、右螺旋链通过成对的bppdca配体拓展成二维配位网络。最终,相互平行的二维网络通过氢键作用拓展成三维超分子框架。另外,还研究了该化合物的热稳定性、电化学性质、荧光性质以及选择性光催化性质。
刘国成陈乃丽王秀丽熊莹
关键词:钴配位聚合物水热合成晶体结构光致发光性质
基于Keggin型多酸和双三唑配体的一维Ag配位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
2016年
以H_2pyttz为有机连接剂,利用水热合成方法制备了一个一维的配位聚合物:[Ag_2(Hpyttz)(H_2pyttz)(H_2O)][H_2PMo_(12)O_(40)]·3H_2O,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获得了该配位聚合物的结构.该配位聚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_1/c空间群,a=12.7564(4),b=13.2926(4),c=31.8827(10),β=93.800(1)°,Z=4,V=5394.3(3)~3,M_r=2530.44,D_c=3.113 g/cm^3,F(000)=4748,μ=3.548 mm^(-1),S=1.035,R=0.0323,wR=0.0981.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位聚合物中的Ag+通过两种配位模式的H_2pyttz配体拓展成一维配位聚合物Ag-pyttz链,成对的Keggin型多阴离子通过Ag-O键将一对互相平行的Ag-pyttz链连接成一维管状结构.另外,该配位聚合物的光催化活性被研究.
王青林熊莹李乔敏王桂娇于蕙瑄曾凌
关键词:光催化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