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英娣
- 作品数:23 被引量:83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重点学科“森林保护学”建设项目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一种淡紫紫霉属真菌菌株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淡紫紫霉属真菌菌株及其应用,所述的淡紫紫霉属真菌菌株分类命名为<I>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I>,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日:...
- 洪永生伍建榕马焕成魏玉倩洪英娣马翔张东华闫晓慧
- 文献传递
- 一种淡紫拟青霉属真菌菌株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淡紫拟青霉属真菌菌株及其应用,所述的淡紫拟青霉属真菌菌株分类命名为<I>Paecilomyces lilacinus</I>,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日:2...
- 伍建榕马焕成魏玉倩洪英娣马翔刘丽洪永生龙娟
- 文献传递
- 一种栗褐链霉菌菌株CPAT-W03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栗褐链霉菌菌株CPAT‑W03及其应用,所述的栗褐链霉菌菌株2分类命名为Streptomyces badius,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日:2020年01月...
- 伍建榕陈健鑫马焕成魏玉倩洪英娣马翔郑艳玲王芳竺永金
- 文献传递
- 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污染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2年
- 空气微生物是存在于空气中的微生物总称,包括真菌、细菌、放线菌及低等藻类等肉眼不可见的生物,它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空气微生物中很大一部分是动植物的病原微生物,它们的存在对人类身体健康、畜牧业发展、农作物产量以及其他生物有潜在的威胁〔2〕。为了保护和改善人类居住环境卫生,预防空气微生物带来的潜在风险。
- 傅本重赵洪波永保聪任翔洪英娣李宗波
- 关键词:公共场所微生物污染
- 滇朴丛芽病植原体的分子鉴定被引量:2
- 2021年
- 滇朴Celtis kunmingensis Cheng et Hong是云南的乡土树种,适宜全国大部分地区种植,极具观赏价值,是近年来最热门的绿化首选树种―绿化行道树,云南部分地区滇朴近年常表现丛芽的症状。本研究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结合的方法,对染病的幼嫩枝条进行扫描电镜(SEM)观察;利用16S rDNA植原体通用引物P1/P7和R16F2/R16R2进行常规PCR和巢式PCR,分别获得1.8 kb和1.2 kb的特异性基因片段,将该特异性片段与其他已知分类地位的植原体16S rDNA片段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同时利用邻接法(NJ)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在染病的滇朴韧皮部组织中可见植原体存在,滇朴丛芽病植原体与芝麻叶状植原体同源性高达99.40%,通过系统发育树可进一步推测滇朴丛芽病植原体是属于16SrⅠ-B亚组成员,本研究结果为该病害的诊断与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 陈健鑫张宏雁魏玉倩洪英娣马焕成伍建榕
- 关键词:植原体PCR系统发育树
- 一种栗褐链霉菌菌株CPAT-W03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栗褐链霉菌菌株CPAT‑W03及其应用,所述的栗褐链霉菌菌株2分类命名为Streptomyces badius,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日:2020年01月...
- 伍建榕陈健鑫马焕成魏玉倩洪英娣马翔郑艳玲王芳竺永金
- 一种西唐链霉菌菌株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西唐链霉菌菌株及其应用,所述的西唐链霉菌菌株分类命名为Streptomyces setonii,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日:2020年01月13日,保藏编号...
- 马焕成魏玉倩伍建榕陈健鑫刘丽冯俊洪英娣闫晓慧吕则佳
- 昆明市不同功能区夏季空气微生物污染监测被引量:15
- 2012年
- 为了监测和评价昆明市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通过平皿自然沉降法,于2010年夏季对其不同功能区空气真菌和细菌进行了初步监测。结果表明:昆明市夏季空气微生物以细菌为主;以空气真菌含量评价为清洁;8月空气真菌含量最高,7月空气细菌含量最低;空气微生物含量日变化不明显。
- 傅本重赵洪波永保聪任翔洪英娣李宗波
- 关键词:夏季空气微生物污染
- 一种高地芽孢杆菌菌株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地芽孢杆菌菌株及其应用,所述的高地芽孢杆菌菌株分类命名为Bacillus altitudinis,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日:2018年12月28日,保藏...
- 魏玉倩伍建榕马焕成洪英娣马翔王芳潘启强郑艳玲
- 文献传递
- 森林病理学精品课程建设与探索被引量:3
- 2013年
- 为提高林业综合性人才培养水平,针对林业高等院校森林保护专业及林学专业《森林病理学》课程发展现状,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条件及课程建设等方面,总结和探讨了《森林病理学》精品课程的建设思路和建设过程。建设中应注重青年教师培养,加强教师团队质量;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学模式不断改进,逐渐使课程形成一定的教学特色;编写本课程相对应的教材,完善教材体系;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并进行教学实践,实现了课程教学的资源共享和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积极性;课程考核采取综合评定的方式并强化学习过程的重要性,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师队伍质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 伍建榕刘丽韩长志洪英娣张东华张俊忠
- 关键词:森林病理学精品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