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萍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多糖
  • 2篇炎性
  • 2篇炎性因子
  • 2篇脂多糖
  • 2篇脂多糖诱导
  • 2篇转录
  • 2篇细胞激活
  • 2篇小胶质细胞
  • 2篇小胶质细胞激...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细胞
  • 1篇叶黄酮
  • 1篇荧光
  • 1篇元宝枫
  • 1篇皂苷
  • 1篇三七皂苷
  • 1篇三七皂苷RG...
  • 1篇同型半胱氨酸
  • 1篇逆转

机构

  • 3篇昆明医学院
  • 2篇昆明医学院第...

作者

  • 3篇陆地
  • 3篇宗一
  • 3篇杨萍
  • 2篇戴纪男
  • 2篇詹东
  • 2篇孙俊
  • 2篇张伟
  • 1篇刘世昌
  • 1篇艾青龙
  • 1篇钟莲梅
  • 1篇何颖

传媒

  • 2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解剖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三七皂苷Rg1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激活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三七皂苷Rg1(Rg1)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系BV-2细胞炎性因子释放的抑制作用。方法用LPS刺激BV-2细胞构建炎症模型,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Rg1对BV-2细胞活力的影响,免疫荧光染色和反转录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Rg1(10、20、40μmol/L)对细胞炎性蛋白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环氧合酶-2(COX-2)、细胞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炎性信号分子NF-κB蛋白与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Rg1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上明显抑制了LPS诱导的细胞炎性蛋白酶iNOS和COX-2、细胞炎性因子TNF-α和IL-1β与炎性信号分子NF-κB的上调,并且iNOS、COX-2和NF-κB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Rg1可通过调控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系BV-2细胞炎性因子释放从而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发挥抗神经炎症的作用。
宗一戴纪男孙俊杨萍张伟艾青龙陆地
关键词:三七皂苷RG1脂多糖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免疫荧光
17β-雌二醇抑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破骨细胞Raw 264.7激活的作用研究
2011年
探讨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17β-E2)对高同型半胱氨酸(High Homocystine,HHcy)诱导的破骨前体细胞株Raw 264.7炎性因子释放的抑制作用.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ine,Hcy)刺激Raw264.7细胞构建炎症模型,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检测17β-E2对Raw 264.7细胞的活力影响,免疫荧光双标和RT-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17β-E2(1,10 nmol/L和1μmol/L)对环氧合酶-2(COX-2)和细胞炎性蛋白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细胞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炎性信号蛋白核因子-κB(NF-κB)蛋白与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不同浓度的17β-E2在翻译水平和转录水平上明显抑制了Hcy诱导的细胞炎性蛋白酶COX-2和iNOS,细胞炎性因子TNF-α和IL-1β与炎性信号蛋白NF-κB的上调,并且COX-2和IL-1β蛋白和mRNA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上述结果表明17β-E2可通过调控Hcy诱导的破骨前体细胞株Raw264.7细胞炎性因子释放从而抑制破骨激活,发挥抗骨质疏松的作用.
何颖陈学秋宗一詹东杨萍刘世昌陆地桂莉
关键词:17Β-雌二醇同型半胱氨酸炎性因子RAW逆转录PCR
元宝枫叶黄酮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激活的作用被引量:5
2011年
探讨枫叶黄酮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株BV-2细胞炎性因子释放的抑制作用.用LPS刺激BV-2细胞构建炎症模型,采用免疫荧光双标和RT-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枫叶黄酮(5,10,15μmol/L)对细胞炎性蛋白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细胞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炎性信号蛋白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蛋白与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不同浓度的枫叶黄酮在翻译水平和转录水平上明显抑制了LPS诱导的细胞炎性蛋白酶iNOS和COX-2,细胞炎性因子TNF-α和IL-1β与炎性信号蛋白NF-κB的上调.上述结果表明枫叶黄酮可通过调控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株BV-2细胞炎性因子释放从而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发挥抗神经炎症的作用.
钟莲梅宗一戴纪男杨萍张伟詹东陆地孙俊
关键词:脂多糖炎性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