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芳

作品数:2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穴位
  • 2篇穴位刺激
  • 2篇模拟失重
  • 1篇电针
  • 1篇电针刺
  • 1篇电针刺激
  • 1篇心功能
  • 1篇心功能变化
  • 1篇穴位电针
  • 1篇穴位电针刺激
  • 1篇针刺
  • 1篇内关
  • 1篇肌萎缩
  • 1篇骨骼
  • 1篇骨骼肌萎缩
  • 1篇比目鱼

机构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中国航天员科...
  • 1篇北京京煤集团...

作者

  • 2篇张鹤
  • 2篇陈文娟
  • 2篇汪德生
  • 2篇刘书娟
  • 2篇张剑锋
  • 2篇李志利
  • 2篇王红晖
  • 2篇李莹辉
  • 2篇袁明
  • 2篇王惠娟
  • 2篇王颜晴
  • 2篇嵇波
  • 2篇杜芳
  • 1篇丁柏
  • 1篇张家源
  • 1篇曹宏卿
  • 1篇曲丽娜
  • 1篇宋艳
  • 1篇阚广捍

传媒

  • 2篇航天医学与医...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内关穴位刺激对抗模拟失重大鼠心功能变化的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研究内关穴位刺激对抗模拟失重大鼠心功能变化的作用,探索对抗失重环境下生理学变化的新措施。方法采用尾部悬吊模拟失重生理效应。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Con),尾吊30天组(TS),尾吊30天加内关穴位隔日刺激组(TS+neiguan),每组10只大鼠。结果与Con组比,TS组和TS+neiguan大鼠空腹体重明显下降(P<0.05)。超声心动图指标TS组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室间隔收缩末期厚度(IVSs)、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d)下降(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室射血分数(EF)显著下降(P<0.01);心率(HR)显著升高。穴位刺激组尽管所有指标有类似于TS组的变化趋势,但与Con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且TS+neiguan组LVDd明显高于TS组(P<0.01)。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PI)含量TS大鼠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TS+neiguan组(P<0.05);TS+neiguan与Con组比无明显差别。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皮质酮(CORT)含量各组间无差别。醛固酮(ALD)含量TS组和TS+neiguan组明显高于Con组(P<0.05,P<0.01)。结论模拟失重主要引起左心室功能降低和结构变化,心血管调节功能变化,内关穴位刺激能较好对抗这些不利影响,在对抗失重生理变化方面可能有较好应用前景。
汪德生张鹤杜芳李志利宋艳朱日宁王红晖袁明刘书娟王惠娟陈文娟张剑锋王颜晴曹宏卿阚广捍嵇波李莹辉
关键词:模拟失重心功能
多穴位电针刺激对抗模拟失重大鼠比目鱼肌萎缩作用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研究电针刺激对抗模拟失重大鼠比目鱼肌萎缩的作用。方法采用-30°尾吊大鼠模型模拟失重的生理效应。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n=10):对照组(CON)、30 d尾吊组(TS)和30 d尾吊+多穴位刺激组(TS+MA)。CON组自由活动;TS组大鼠尾吊30 d;TS+MA组大鼠尾吊30 d,外加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双侧对称穴位隔日刺激30 min。结果 TS组大鼠比目鱼肌肌纤维束排列不规则,肌纤维横截面积变小,间质水肿并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TS+MA组与TS组变化相似,但肌细胞核数量增多,没有观察到炎性细胞浸润。与CON组比,TS和TS+MA组大鼠Ⅱ型肌纤维数量均出现显著增加(P<0.01);与TS组比,TS+MA组肌纤维数量显著下降(P<0.01)。与CON组比,TS组大鼠比目鱼肌指数显著降低(P<0.05),TS+MA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多穴位电针刺激对抗模拟失重所导致的大鼠比目鱼肌萎缩作用明显,但更好的穴位刺激处方和刺激方式有待进一步探索。
汪德生张鹤杜芳李志利王红晖袁明刘书娟曲丽娜丁柏王惠娟陈文娟张剑锋王颜晴钟悦张家源汪闵杰嵇波李莹辉
关键词:模拟失重穴位刺激骨骼肌萎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