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菌病
  • 1篇突发公共
  • 1篇突发公共卫生
  • 1篇突发公共卫生...
  • 1篇卫生事件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流行病学研究
  • 1篇聚类分析
  • 1篇监测点
  • 1篇监测点监测
  • 1篇公共卫生
  • 1篇公共卫生事件
  • 1篇布鲁杆菌
  • 1篇布鲁杆菌病
  • 1篇布鲁氏菌
  • 1篇布鲁氏菌病

机构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2篇余晓花
  • 2篇王大力
  • 2篇李晔
  • 2篇李铁峰
  • 1篇刘凤岐
  • 1篇王赢

传媒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2006—2010年国家级布鲁杆菌病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59
2012年
目的分析2006—2010年国家级布鲁杆菌病监测点监测结果,掌握全国布鲁杆菌病流行现状,为评价监测工作质量、制订全国布鲁杆菌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中国重点传染病和病媒生物监测报告》和《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布鲁杆菌病监测数据按常规监测和监测点监测进行分类汇总、描述分析。采用二阶段聚类统计分析进行监测点分类。结果2006—2010年全国常规疫情监测报告发病率从2006年的1.55/10万逐年上升至2010年的2.62/10万,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山西省、黑龙江省等地区,时间集中在3—8月,占79.87%(114265/143064),以青壮年、男性、农牧民为主。2006—2010年国家级布鲁杆菌病监测点监测,共流行病学调查217648人,血清学检查61905人,阳性率为19.66%(12169/61905),其中新发病例10318例;各监测点血检阳性率以内蒙古扎兰屯最高,为41.19%(2757/6694);病原学培养总出菌率为2.49%(29/1165);牛、羊血清学检查阳性率分别为1.07%(2355/219352)、0.93%(2766/296176):聚类分析将国家级布鲁杆菌病监测点分为4类。结论我国布鲁杆菌病人间疫情持续上升,国家级监测点监测工作贡献突出,但血清学与病原学监测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可据此分类结果对不同类别的监测点进行分类管理。为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率和布鲁杆菌病防控工作水平提供一定依据。
李晔余晓花李铁峰刘凤岐王赢王大力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流行病学研究聚类分析
2006-2012年全国布鲁氏菌病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分析被引量:25
2013年
目的分析2006-2012年全国布鲁氏菌病(布病)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处置措施现状,为早发现、识别并有效防范和应对此类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2年《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布病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分析。结果 2006-2012年全国共报告布病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9起(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以下同),报告病例数151例;报告集中在我国东南部地区,山东省(39起)、江苏省(10起)报告较多;主要发生在家庭(49起);时间集中在3-8月;126例个案报告中,实验室诊断119例、临床诊断7例,职业以农民为主;病例处理措施主要是对症治疗(74起)、采样检验(56起)、明确诊断(53起);事件处置措施主要是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宣传教育、消毒。结论我国布病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年增多,布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报、处置缺乏统一标准,需制定适合当前形势的防治策略并积极开展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工作。
李晔余晓花王大力李铁峰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公共卫生事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