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英

作品数:17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信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艺术
  • 6篇文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8篇纪录片
  • 6篇人类学
  • 6篇人类学纪录片
  • 4篇影视
  • 4篇影视人类学
  • 4篇审美
  • 3篇叙事
  • 3篇文化
  • 2篇电影
  • 2篇影像
  • 2篇情感
  • 2篇文学
  • 1篇动画
  • 1篇动画电影
  • 1篇新媒体
  • 1篇叙事方式
  • 1篇叙事分析
  • 1篇叙事观念
  • 1篇叙事机制
  • 1篇叙事结构

机构

  • 11篇信阳师范学院
  • 7篇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17篇李文英
  • 2篇修倜
  • 1篇郑雅心

传媒

  • 3篇现代传播(中...
  • 2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当代电视
  • 1篇电影文学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中州学刊
  • 1篇芒种
  • 1篇民族艺术研究
  • 1篇商丘职业技术...
  • 1篇西华大学学报...
  • 1篇基督宗教研究
  • 1篇华中学术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曹禺戏剧叙事理论探究
2017年
曹禺戏剧叙事理论的探究可从叙事观念、叙事主体、叙事方式、叙事结构等方面展开。在叙事观念上呈现为曹禺的人生经验和西方戏剧理论的影响;在叙事主体上强调隐含的叙事主体的话语策略以及角色人物的多重身份和"看"与"被看"之关系;在叙事方式上交互应用对比叙事、同一意象反复迭现、悲喜剧交叉叙事、表现主义手法、"回溯法"等丰富叙事技巧;在叙事结构上采用多维渐进结构,从而达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叙事效果。
李文英
关键词:叙事理论叙事观念叙事主体叙事方式叙事结构
莎夫茨伯利基于“热忱”的宗教思想探析
2020年
"热忱"在十七世纪的英国意指备受指责的宗教狂热主义。莎夫茨伯利利用了这个广受争议的概念来建构他的宗教思想,这反映其思想的超前性和原创性。在早期作品《关于热忱的一封信》中,莎夫茨伯利对于"热忱"持一种微妙的、复杂的态度,他既批评它,又为它辩护。在其成熟期的《道德家们》中,莎夫茨伯利则更为坚定地为"热忱"辩护,它被视为一切人类特有活动的标志和源泉,每种具有想象力的建构——一切艺术,音乐,数学,科学和宗教——无不是来自于它,"热忱"已被他看作具有决定性力量的人类经验,它具有三重相关关联的含义:情感、启示、和审美。
叶长红李文英
关键词:宗教情感
文化与影视的审美互动:人类学纪录片审美创造探究
2017年
在真实记录的同时,一部优秀的人类学纪录片,也需注重美学品格的创造和提炼。其审美创造可从两方面进行考察:其一,文化审美创造方面,体现为对民族审美事象和审美活动的文化建构,以及文化传承者审美经验与审美情感的变动性和复杂性的创造性表达;其二,影视审美创造方面,体现为创作主体从特定的审美观念出发,深入观察拍摄对象而产生强烈的创作激情与冲动,并通过相应的技术与艺术手段传达出自己的审美感悟与体验。通过文化与影视的审美互动,可以充分揭示人类学纪录片审美创造的价值和意义。
李文英
关键词:人类学纪录片影视人类学审美情感
魔幻化与民族性——《百年孤独》与《红高粱家族》作品比较被引量:1
2014年
《百年孤独》是马尔克斯的成名作,也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一颗璀璨的明星;《红高粱家族》是莫言非常有名的作品,也是中国八十年代"寻根文学"代表作之一。前者魔幻色彩浓厚,后者在这一方面有所继承。与此同时,两部作品在生死观问题、主色调的选择和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也都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性成分。
李文英
关键词:民族性马尔克斯
商城毛布底鞋手工技艺的文化传承与影像纪实被引量:1
2020年
商城毛布底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古老的地方性文化记忆、传承人的工匠精神以及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希望。纪录影像创作为毛布底鞋文化提供了一个进入大众视野的平台,诠释了民间技艺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持续发展。文章通过田野调查与非遗纪录影像的纪实活动生动地再现商城毛布底鞋传承人生活状况以及毛布底鞋的制作工艺和活态流变,彰显出其文化魅力与经济活力。然而,在生活方式与文化剧烈变迁的当今时代,商城毛布底鞋手工技艺面临着诸多的生存困境,只有通过培养熟练的手工艺人、创新设计理念和营销渠道、与国家改善民生政策相结合才能使之走出困境,实现有效传承。
李文英
关键词:文化传承传承人
试论新媒体与影视人类学的发展被引量:6
2016年
新媒体语境下,影视人类学发展机遇与困境共存。其发展机遇体现在技术的扶持与优化、视觉认同心理的巩固和视觉文化互动的加强、影视人类学信息传播和研究渠道的拓宽等方面。同时,新媒体又是一把双刃剑,新媒体环境使影视人类学的思想性削弱,导致高科技下人类学信息的失真,促发影视人类学的同质化以及其发展趋势的碎片化倾向。因此,在合理、有效借力新媒体优势的同时,应该重新发现、阐释和建构传统人类学精神,追求人文精神内涵,通过新媒体丰富影视人类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
李文英
关键词:新媒体影视人类学人类学纪录片同质化碎片化
论人类学纪录片的审美创造机制被引量:3
2016年
人类学纪录片是纪实与审美的融合统一,其审美创造机制在心理层面上源于创作者对被拍摄对象的理解、感悟而产生的创作冲动,在技术层面上主要体现为摄影和剪辑所带来的独特魅力,在艺术层面上主要以修辞和叙事的妙用来创造富有审美文化内涵的影像符号。审美创造机制的综合作用使人类学纪录片得以超越"政论性"的话语模式,呈现为带有某种意识形态色彩的审美幻象,在真实的风景下潜藏着品读不尽的审美文化意义。
李文英修倜
关键词:人类学纪录片审美幻象影视人类学
试论20世纪以来语言批评的文化转向问题
2017年
20世纪以来,语言批评逐渐从原来的形式批评转向语言的文化研究。其文化转向基本表现为:由内部研究转向外部研究、由语言静态研究转向语言动态研究、由语言工具论转向"语言本体论"。当语言进入文化转向后,语言批评的功能被扩大化的同时,语言的话语批评局限性随之凸显,具体呈现为语言表征难度加大,对语言的过度释放和自由拼贴引发文学批评的反思,以及不可言说的思想与意义被普遍忽视,致使语言批评面临表述的困境。
李文英
关键词:语言批评文化转向话语语言本体论
市场经济语境下文学批评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被引量:2
2015年
受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影响,文学批评领域出现价值失范危机,主要表现为文学批评的庸俗化、批评价值的不确定性以及不同价值取向相互冲突与失语的困境。文学批评肩负着解释文学和变革文学的双重任务,重塑文学批评的价值维度,建构文学批评的核心价值体系,任重而道远。建构文学批评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尊重文学本质特性,坚守文艺批评家职责,践行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价值观,坚持"美学的和历史的"评价标准。
李文英
关键词:文学批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看”与“被看”:人类学电影主体间性关系探究被引量:10
2015年
对于人类学电影主体关系的思考,不能囿于二元主客关系,而应从三维视角重新加以审视。人类学电影的主体间性关系包括两点:一是电影制作主体与拍摄对象之间的关系,主要存在于人类学电影的摄制过程;二是作为接受主体的观众与人类学影片之间的关系,主要存在于人类学影片的观看过程。两种关系形成"看"与"被看"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组合。电影制作者与拍摄对象之间的"看"与"被看"关系体现为文化权力引发的伦理问题和叙述方式的差异性,接受主体与人类学影片之间的"看"与"被看"则表现为电影文本的意向性投射与接受主体自身文化系统下价值与精神观念的反馈。"看"与"被看"的双向作用,引发影视人类学对人类生存本质的思考。
修倜李文英
关键词:主体间性影视人类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