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成杰

作品数:16 被引量:121H指数:7
供职机构:云南省烟草公司丽江市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烟草总公司科技项目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科技项目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9篇烤烟
  • 7篇烟叶
  • 3篇烤烟烟叶
  • 3篇产质
  • 3篇产质量
  • 2篇学成
  • 2篇烟区
  • 2篇叶位
  • 2篇致香物质
  • 2篇上部叶
  • 2篇烤烟产质
  • 2篇烤烟产质量
  • 2篇化学成分
  • 1篇性状
  • 1篇蚜虫
  • 1篇蚜茧蜂
  • 1篇烟草
  • 1篇烟草种植
  • 1篇烟区土壤
  • 1篇烟蚜

机构

  • 16篇云南省烟草公...
  • 15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云南省烟草农...
  • 1篇云南省基础地...
  • 1篇江苏中烟工业...
  • 1篇湖南中烟工业...

作者

  • 16篇李成杰
  • 15篇李佛琳
  • 12篇杨焕文
  • 9篇蔡寒玉
  • 9篇陈茂建
  • 8篇胡小曼
  • 7篇杨悦章
  • 6篇方志存
  • 4篇李兰周
  • 3篇范业晨
  • 3篇胡喆文
  • 2篇韩天华
  • 2篇崔宇翔
  • 1篇李文华
  • 1篇朱卫星
  • 1篇张树堂
  • 1篇韩志华
  • 1篇王忠平
  • 1篇马荣彬
  • 1篇李学卫

传媒

  • 13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Agricu...

年份

  • 15篇2011
  • 1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施用不同微生物肥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0
2011年
为了探究不同微生物肥料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的作用,在云南丽江永胜采用大田试验比较了德根贝和保得两种土壤微生物肥及移栽时施用和移栽成活后施用两种施用方法对烤烟大田期、生物量和根系、烟叶叶绿素、农艺性状、大田病害发生、经济性状、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德根贝对生物量和根系的效应好于施用保得,施用德根贝使根鲜重、茎鲜重、叶鲜重、根深度、根幅、根干重、叶干重、茎干重分别显著增加14.4%~15.6%,7.9%~13.8%,29.1%~47.6%,7.9%~10.6%,12.4%~16.1%,7.1%~12.2%,1.33%~2.22%,6.3%~10.2%。(2)德根贝增加节距、株高、茎围、叶片数、下部叶(第2叶)叶面积、中部叶(第9叶)叶面积、上部叶(第17叶)叶面积分别为2.0%~5.0%,8.6%~9.7%,8.0%~11.1%,9.8%~14%,8.6%~9.7%,9.9%~11.3%,16.3%~20.6%,63.9%~75.1%。(3)施用保得和德根贝对经济性状效应明显,增加的幅度德根贝较保得大,施用德根贝使上等烟、中上等烟比例、产量、产值、均价、级指、产指分别增加1.40%,5.93%,10.88%,15.68%,4.71%,4.62%,15.67%。
徐双红王翔李佛琳易克何荣刘敏张锦韬李成杰杨悦章杨焕文史军
关键词:微生物肥烤烟农艺性状经济学性状生长发育
施钙对烟叶拉断强度、拉伸强度的效应被引量:2
2011年
为了探讨钙对烟叶拉断强度、拉伸强度的效应,在丽江烟区开展了Ca(OH)_2施用量0,150,750,1 500,2000,2 500 kg/hm^2对烟叶拉断强度、拉伸强度效应的试验。结果表明:(1)上部叶中处理6[Ca(OH)_22 500 kg/hm^2]的烟叶拉断强度最大为1.87 N,中部叶中处理6的烟叶拉断强度最大为1.19 N,下部叶中处理5[Ca(0H)_2 2000 kg/hm^2]的烟叶拉断强度最大为1.14 N。(2)上部叶中处理4[Ca(OH)_2 1 500 Kg/hm^2]的最大拉伸率最大为8.64%;中部叶中处理5[Ca(0H)_2 000 kg/hm^2]的最大拉伸率最大为6.07%;下部叶中处理5的最大拉伸率最大为4.78%。(3)拉断强度和拉伸强度均存在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的关系,说明上部烟叶的弹性和抗破碎性最好,而下部烟叶最易破碎。
杨悦章胡小曼李佛琳李成杰蔡寒玉崔宇翔杨焕文
关键词:烤烟
不同揭膜时间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为了综合评价丽江烟区地膜覆盖对烤烟生产的作用,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不覆盖地膜、移栽后20 d揭膜培土、移栽后35 d揭膜培土、移栽后50 d揭膜培土、全生育期盖膜共5个不同揭膜时间的处理对烟叶产量、均价、上等烟比例、总糖含量、烟碱含量、K_2O含量、香气量、香气质、杂气、刺激性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移栽后35 d揭膜为最优处理,其烟叶产值量最优,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协调,评吸得分高,品质好,其产量、均价、上等烟比例、总糖、烟碱、K_20、香气量、香气质、杂气、刺激性分别为167.25 kg/666.7m^2,12.13元/kg,56.4%,38.36%,2.52%,2.13%,6,6,5.5,5.5。分析结果与生产实际表现一致。
陈茂建蔡寒玉李成杰李兰周范业晨李佛琳杨焕文
关键词:揭膜时间烤烟产质量
新型秸秆燃料对烟叶烘烤的影响
2011年
为了提高丽江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利用和改善环境污染的现状,利用大量的废弃物"烟秆"等为原料,进行了对烟叶烘烤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1)无论是半密集式烤房还是卧式密集式烤房,烘烤出一炉烤烟所需的纯煤重量大于秸秆煤的重量,用秸秆煤进行烘烤,每一炉烤烟可以节省77 kg左右煤的重量。(2)每公斤鲜烟叶所需煤量处理1(半密集式烤房使用秸秆煤)的最少为0.32 kg,费用也最低为0.16元;每公斤干烟叶所需煤量处理1最少为1.87 kg,费用也最低为0.94元。(3)处理1均价最高为18.14元,处理2上等烟和中等烟产量最高分别为378,78 kg,处理1上等烟比例最高为86.15%。
韩志华杨悦章胡小曼李佛琳刘忠蔡寒玉马荣彬李成杰王忠平阮红艳杨焕文
关键词:烤房秸秆燃料
滇西北高原烟蚜茧蜂繁育及田间防治蚜虫效果被引量:22
2011年
为对丽江滇西高原烟蚜茧蜂繁殖技术作出评价和适合当地提供基础,采用蜂蚜同接技术,在18个简易温室塑料小棚大量繁殖烟蚜茧蜂,并进行田间释放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试验。结果表明:(1)烟蚜繁殖较快,接蚜15 d后与20 d后,数量分别达到接蚜时的10倍与20倍,寄生率为7.83%与9.15%。在烟蚜繁殖的同时,寄生蚜数量也在增加,且寄生率控制在适合的范围内,为单株饲养烟蚜茧蜂创造条件。(2)接蚜15 d,烟蚜数量达到994头/株,是接蚜时的8倍,僵蚜数量61头/株;接蚜20 d,烟蚜达到1 344头/株,是接蚜时的11倍,僵蚜数量284头/株。烟蚜的快速繁殖为烟蚜茧蜂的繁殖创造了条件,同时,烟蚜茧蜂的繁殖能力也相当快,能满足大田散放烟蚜茧蜂数量的需求。(3)放蜂烟田比对照烟田少使用农药3次,生物防治效果显著,达82%,农药施用金额平均减少4.12元。
崔宇翔胡小曼李佛琳方志存杨悦章陈茂建李成杰李学卫杨焕文
关键词:烟蚜茧蜂烟蚜防效
基于空间栅格技术的丽江烟区植烟生态评价被引量:1
2011年
着重介绍了基于空间栅格的定量评价方法,并应用GIS的空间栅格技术、空间插值及空间分析技术,以及层次分析法AHP,选取气象、土壤、地形环境方面9项指标,对丽江市全景范围进行了植烟生态的适宜性定量化评价,就定量化评价结果给出丽江烟草种植的发展建议。
李文华段树苍陈茂建李成杰蔡寒玉李佛琳
关键词:烟草种植生态评价空间插值
云南丽江烟区土壤养分状况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为烤烟的科学合理施肥提供参考,对云南省丽江市华坪、永胜、宁蒗、玉龙和古城5个烟区土壤取样分析。结果表明,丽江市植烟土壤pH平均值为6.13,全市大部地区土壤酸碱度适宜烤烟生长;有机质含量较丰富,有56.4%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40g/kg;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水溶性氯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36.30,31.24,222.22,38.37 mg/kg。针对丽江市土壤养分状况,认为全市大部分烟区应施行"控氮、降氯、稳磷"的施肥措施,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改善土壤酸碱度状态。
段树苍谭松李成杰蔡寒玉和勋胡喆文李佛琳
关键词:土壤养分状况
丽江主产烟区大田期气象条件与烟叶化学成分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为了进一步揭示气象要素与烤烟品质之间的关系,通过相关分析法对丽江主产烟区的烟叶化学成分与大田生长期逐月的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丽江主产烟区C3F等级烤烟的烟气总体平衡性较好,烟叶燃烧性好,但香味略显不足;(2)主产烟区大田期的气象条件适宜优质烟叶的生长;(3)丽江主产烟区气温条件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不显著,部分时段的降水量与烟叶的烟碱、总糖、糖碱比、淀粉、钾氯比、钾含量相关性较显著,日照条件与烟叶的烟碱、糖碱比和钾含量相关性好,部分时段相关系数达到显著相关(P<0.05)。
陈茂建何其晶李成杰李兰周子福兰胡喆文李佛琳
关键词:气象条件烟叶化学成分
丽江烤烟烟叶叶位间化学成分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为了合理利用烟叶资源,对丽江4县1区37个取样点的347份烤烟烟叶样品进行常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丽江地区烤烟的总糖、还原糖含量偏高,其含量最高的古城分别为34.39%,27.70%,含量最低的华坪分别为27.07%,19.33%;钾的含量普遍偏低,其含量最高的古城为1.88%,含量最低的华坪为1.26%。随叶位的上升总糖、还原糖含量先增加后降低,烟碱和总氮含量逐渐增加,钾含量逐渐降低。(2)不同叶位,含碳化合物与含氮化合物极显著负相关(P<0.01);钾含量与含碳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相关性不显著(P>0.05)。不同地区,含碳化合物与含氮化合物的相关性,宁蒗和古城相关性不显著(P>0.05),其余地区负相关(P<0.05);钾与含碳化合物的相关性,玉龙和古城相关性不显著(P>0.05),其余地区极显著负相关(P<0.01);钾与含氮化合物的相关性,宁蒗相关性不显著(P>0.05),其余地区极显著负相关(P<0.01)。(3)丽江各县区分可为3类,即Ⅰ类古城,其总糖、还原糖、烟碱、钾和总氮等化学成分含量分别为34.39%,27.70%,2.06%,1.88%,1.44%;Ⅱ类玉龙、宁蒗和永胜,其化学成分含量分别29.11%,22.35%,3.04%,1.55%,1.74%;Ⅲ类华坪,其化学成分含量分别为27.07%,19.33%,3.47%,1.87%,2.10%。
方志存李佛琳李成杰韩天华胡小曼杨焕文
关键词:烤烟叶位化学成分
丽江烟区烤烟烟叶致香物质和常规化学成分及其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为了进一步明确丽江烟区烟叶质量特征,合理科学使用烟叶提供理论依据,对2009~2010年丽江4县1区生产的云烟87、云烟85和云烟97等3个主栽品种的优质烟叶致香物质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检的75种致香物质中,新植二烯含量最高,为427.19μg/g,占73.82%;醛酮类共39种,51.68μg/g,占8.93%;醇类9种,49.75μg/g,占8.60%;酯类及内酯类7种,15.58μg/g,占2.69%;酸类4种,21.77μg/g,占3.67%;酚类3种,1.87μg/g,占0.32%;氮杂环类9种,2.00μg/g,占0.35%;芳香烃类3种,8.83μg/g,占1.53%。(2)3个主栽品种中,云烟87致香物质含量最高,为638.30μg/g,其次是云烟97,为535.09μg/g,最低是云烟85,为510.00μg/g。烟叶致香物质含量高原平坝区最高,湿润河谷区最低,分别为659.55μg/g,533.25μg/g,3个生态区变异系数分别为0.20,0.18,0.11。(3)致香物质随海拔的升高没有太明显的变化规律,含量集中在500~650μg/g范围内。(4)丽江烟区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较高,烟碱、钾含量较适宜,氯含量偏低,各类致香物质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与化学成分相关性不大。
胡小曼李佛琳杨焕文方志存杨悦章李成杰陈茂建
关键词:烤烟致香物质常规化学成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