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鑫
- 作品数:7 被引量:101H指数:5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偏远地区微网结构探讨
- 2013年
- 典型微网网架结构是微网能量管理、控制、保护与稳定的基础。结合普通电网结构特点,参考当前国内外微网结构特点及其发展方向,依据典型偏远地区地理特点,将偏远地区的微网结构根据其人口分布的特点设计为人口极为稀疏的单户结构和偏远村落的多户结构,并对其运行的控制过程进行了说明。其中,重点介绍了在多户微网中采用的Agent控制方式。
- 周惟婧朱鑫刘俊勇向月闫占新张文涛
- 关键词:微网单户AGENT
- 基于滑模变结构的含不平衡负荷微电网控制策略研究被引量:16
- 2015年
- 不平衡负荷会增加系统运行电压的不平衡度和谐波畸变率,影响微电网电能质量。利用滑模变结构控制鲁棒性强、动态响应性好的特点,将其应用于含不平衡负荷微电网运行控制中。对各系统建立了相关数学模型,并设计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实现了微电网不同运行模式间的平滑切换。PSCAD/EMTDC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朱鑫刘俊勇刘洋向月朱国俊戴松灵成思琪田昊
- 关键词:微电网滑模变结构电能质量不平衡负荷控制策略
- 基于可扩展性标记语言的校验及修正系统
- 2016年
-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前提是拥有规范化与标准化的智能用电信息模型,以实现信息在多种系统及平台中进行无缝互动。目前用电信息标准化模型研究方面,由于不同机构不同厂商在对模型标准化理解上的不同,不同系统中对信息的描述产生了异构,严重阻碍了系统间信息数据无缝交流的能力,违背了用电信息标准化模型的设计初衷。为改变标准化模型应用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可扩展性标记语言校验方式的智能用电信息校验系统,并设计了逻辑算法,以实现对不同模型的转换、信息的校验及信息的智能纠错等深层次功能。实验结果证明,本系统具有良好的数据适应性与工作能力。
- 周昊黄炜果刘洋刘俊勇沈晓东田昊朱鑫
- 关键词:互操作
- 含光伏发电集中型充电站充放电策略的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的高渗透率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较大影响,如何有效地提高新能源的综合利用率及合理安排电动汽车充放电,成为当前电网运行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提出了计及光伏发电的集中型充电站模型,以网损最小为目标函数,引入方差优化函数,以IEEE30节点作为仿真系统,利用遗传算法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合理安排集中型充电站的充放电计划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网损和平滑负荷曲线,也能提高光伏发电的利用率。
- 田昊吕林朱鑫汪彦含秦磊
- 关键词:电动汽车光伏发电充放电调度策略
- 基于混合智能算法考虑时序性的风光电源多目标规划被引量:6
- 2015年
- 随着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在配电网中被越来越多的应用,探究分布式电源的选址定容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为降低配电网负荷及DG出力时序特性对DG规划的影响,文章分析了负荷和DG出力时序特性曲线,建立了多目标数学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多目标函数处理,采用遗传--模式搜索混合智能算法(IGABPS)进行一年全时段寻优求解。最后采用IEEE33节点系统对方案进行验证,算例结果表明了考虑时序特性的规划方案更能真实反映配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
- 秦磊孙曼李松朱鑫王刚
-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规划层次分析法混合智能算法多目标优化
- 微网中混储/柴协调运行策略研究被引量:21
- 2015年
- 提出一种基于混储/柴的专家协调控制系统和算法。目的是在研究混合储能和微网中可调度单元在相同容量下,与传统单一储能和其他调度单元策略对比,以最大化微电网整体运行经济性和延长储能寿命。模型对比传统含单一储能协调控制策略,拟定负荷波动指标,将微网调度分为上层决策和下层实时调度,求解微网可调度单元的合理组合运行方式。采用费用折算耦合微网运行成本、环境效益和储能寿命量化为单目标函数,结合分阶段优化算法和自适应遗传算法求解。通过对实际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能有效提高电池使用效率,延长寿命,同时提高微网整体运行的经济性。
- 成思琪刘俊勇向月田昊朱鑫李卓艺许立雄朱国俊戴松灵
- 关键词:微网混合储能柴油机专家系统
- 计及电网运行特性的配电网动态重构被引量:50
- 2015年
- 为了保证配电网重构工作更加实际有效,提出了一种兼顾经济性和电能质量的网络重构方法。首先提出系统运行性能指标——网络损耗和电压总偏移量,再利用归一化方法对多指标融合并形成配网运行综合性能指标,通过设定综合性能指标标准差,划分重构时段,该划分方法可以限制网络重构次数。结合配电网的特点对复杂结构进行简化处理,有效降低了遗传算法的寻优空间,在优化过程中采用自适应调整的交叉率和变异率,较好地提高了算法的性能。通过IEEE33节点系统的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及正确性。
- 田昊吕林高红均李敏王刚成思琪朱鑫
- 关键词:配电网遗传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