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国
- 作品数:8 被引量:47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龄初产妇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4
- 2020年
- 目的探究高龄初产妇的产后出血风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某北京三级甲等医院分娩的产后出血高龄初产妇126例作为产后出血组,同期在该院分娩的正常高龄初产妇449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产后出血组、对照组一般资料,不同产程时间及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性分析高龄初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产后出血组总产程、第一、第二、第三产程均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组与对照组在总产程,第一、第二产程、高血压相关疾病、胎盘剥离、产钳、引产、子宫收缩乏力方面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子宫收缩乏力(OR:175.625,95%CI:61.727~499.68)、胎盘剥离(OR:8.313,95%CI:1.976~34.965)、高血压相关疾病(OR:4.769,95%CI:2.523~9.013)、总产程时长(OR:1.101,95%CI:1.040~1.166)是高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剥离、高血压相关疾病、总产程时长与高龄初产妇产后出血有关,临床需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降低发生产后出血发生率。
- 胡珊珊朱建国费秀珍
- 关键词:产后出血高龄初产妇
- 病案数字化管理模式下的质控要求被引量:10
- 2018年
- 病案数字化管理系统颠覆了传统纸质病案管理系统,使病案更加安全,存储空间更节约,信息利用、复印工作更高效。但对病案数字化下的质控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对病案原件的顺序、完整性进行质控,保证病案的顺序及完整;对病案扫描件的扫描质量、完整性、信息准确性进行质控,对于质控内容下的纸张尺寸异常、粘贴不满意,内容错误、资料迟归,扫描件因扫描人员素质导致质量不佳的问题,采取以下措施:多方沟通合作,规范粘贴方式,统一病案纸张规格;完善相关制度,统一处理方法;加强数字化工作人员培训,探讨解决途径,总结经验。尽早厘清病案数字化管理流程中的各个关键环节,严抓质控要点的落实,以保证病案数字化工作质量。
- 朱建国程玉梅
- 关键词:病案数字化病案质控
- 足月单胎低出生体重儿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 探讨孕妇孕前BMI、孕期增重、孕期血脂及其他因素对发生足月单胎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为减少足月单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分娩的300例足月单胎低出生体重儿孕产妇及同期1200例足月正常体重新生儿孕产妇病例,记录孕妇的孕前BMI,孕期增重、孕期血脂等数据,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孕妇孕期BMI、孕期增重、孕期血脂等对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影响。结果 低出生体重儿组孕产妇孕中期及孕晚期高密度脂蛋白平均水平均高于正常体重儿组孕产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孕前BMI<18.5(OR:2.705,95%CI:1.497,4.890)、孕期增重不足(OR:1.780,95%CI:1.163,2.727)、孕晚期高密度脂蛋白(OR:4.320,95%CI:2.691,6.936)、妊娠期高血压(OR:4.222,95%CI:2.421,7.363)、是低出生体重儿的风险因素(OR>1);孕晚期总胆固醇(OR:0.837,95%CI:0.721,0.972)、分娩孕周(OR:0.264,95%CI:0.219,0.319)、经产妇(OR:0.317,95%CI:0.214,0.468)是低出生体重儿的保护因素(OR<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前BMI,孕期增重,孕期血脂,妊娠期高血压,孕周及经产妇都是影响足月单胎低出生体重儿的因素。应及早关注指标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预防低出生体重儿,维持正常妊娠状态。
- 朱建国朱建国
- 关键词:低出生体重儿孕期增重血脂水平
- 妇科住院患者非计划出院后31天内再入院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妇科住院患者非计划出院后31天内再住院情况,寻找影响患者31天内再入院的相关因素。方法检索2017年1月1日-2018年9月30日北京某三甲医院妇科住院患者中非计划出院后31天内再住院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再入院的原因与导致患者再入院的相关因素。结果非计划出院患者31天内再住院比率最高的原因是月经相关问题及呼吸系统疾病。单因素分析中呼吸系统疾病、个人原因、手术条件不足、月经相关问题具有统计学意义,住院天数、呼吸系统疾病、手术条件不足、月经相关问题是导致非计划出院患者31天内再住院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呼吸系统疾病和月经相关问题是非计划出院患者31天内再住院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加强再入院管理。
- 赵会林朱建国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单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 探讨孕妇孕前BMI、孕期增重、孕期血脂及其他因素对单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收集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分娩的430例巨大儿孕产妇及同期860例正常体重新生儿孕产妇病例,记录孕妇的孕前BMI,孕期增重、孕期血脂等数据,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孕妇孕期BMI、孕期增重、孕期血脂等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影响。结果 巨大儿组产妇孕早期、孕中期及孕晚期甘油三酯(TG)平均水平均高于正常体重儿组甘油三酯(TG)平均水平;高密度脂蛋白(HDL)平均水平均低于正常体重儿组孕产妇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前BMI≥24.0(OR:1.688,95%CI:1.223~2.329)、孕期增重过多(OR:1.645,95%CI:1.245~2.173)、孕晚期总胆固醇(OR:1.189,95%CI:1.023~1.382)、孕晚期甘油三酯(OR:1.168,95%CI:1.037~1.136)、糖尿病(OR:1.66,95%CI:1.205~2.287)、初经产(OR:1.664,95%CI:1.266~2.189)、分娩孕周(OR:1.571, 95%CI:1.374~1.796)是巨大儿的风险因素;孕前BMI <18.5(OR:0.384,95%CI:0.243~0.604)、孕期增重过少(OR:0.596,95%CI:0.408~0.870)、孕晚期高密度脂蛋白(OR:0.443,95%CI:0.276~0.709)是巨大儿的保护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前BMI,孕期增重,孕期血脂,妊娠期糖尿病,孕周及经产妇都是影响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因素。保持孕前BMI,按照IOM标准要求合理控制孕期体重增加,关注孕晚期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关注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关注孕周、初经产因素。
- 朱建国
- 关键词: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孕期增重血脂水平
- 开展病案网络复印服务的探讨被引量:8
- 2018年
- 本文基于传统的病案复印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从转变传统病案复印服务模式的角度出发,提出病案网络复印服务的新模式,通过网络上传身份信息,验证入院时登记的手机号码来完成身份信息审核。可以进行复印内容选择及缴费,最后以邮寄方式直接送达患者手中。该网络平台有效解决了病案管理人员忙于应付日益扩大的工作量的困境,并很好地满足了患者的需求,极大的便利了患者。但是,病案网络复印服务模式的推行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如减少等待周期,即时看到急需的检查结果等等。需要我们重新制定相关流程,更新电子系统,不断完善服务,努力解决问题,提高病案服务的满意度。
- 朱建国程玉梅
- 关键词:病案复印网络服务
- 2010-2013年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用药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了解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ICU)用药情况,为促进我院新生儿科ICU合理使用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将新生儿科用药按照药理作用机制进行分类统计,根据用药数量进行排序并计算百分比,统计分析2010年至2013年用药频度排名前10位的药品。查阅各药品说明书,核对各药品的实际使用情况,统计新生儿科ICU超说明书使用情况。结果:从2010年到2013年,新生儿科ICU用药数量呈上升趋势,维生素及水电解质平衡营养药物、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作用于血液造血系统药物居前3位,DDDs排名前3位的药物分别为维生素AD滴剂、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和复方碳酸钙泡腾颗粒。2012-2013年,抗感染药物、作用于自主神经系统药物、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增幅分别为55.53%、43.62%和28.68%。说明书中未提及新生儿用药的48种,占31.6%,主要包括维生素、水电解质平衡营养类药物、血液造血系统和消化系统药物。结论:我院新生儿科ICU用药特点比较明确,超说明书用药所占比例较大,应加强不合理用药的干预,进一步提高我院新生儿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
- 唐红波庄太凤王芳朱建国种伶俐孙雪梅冯欣
-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合理用药
- 智能门诊病历探讨被引量:3
- 2019年
- 将人工智能与传统诊疗相结合,提出智能门诊病历系统的设计概念,以期整合医院长久累计的数据资源,改革原有就诊模式。在个人端收集基础信息及具体病情上传至医师端,患者充分参与就医;医师端提前了解患者基本病情,通观全局,提前处理;两端数据上传至医院端,在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协助下,高效诊疗,快速完成门诊诊疗的过程。通过诊前、诊中及诊后患者与医师的互动,达到高效、精准、满意的互动诊疗体验。智能电子病历尚处于发展阶段,需要积极沟通,确定电子病历的法律地位,构建安全防护措施,逐步推动智能门诊病历系统的发展。
- 施丝朱建国郝伟
- 关键词:人工智能临床决策支持系统